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书画作品中的钤印 钤印的艺术(1)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章、斋号章、引首章、闲章等。

一、印章的作用

1、印章的使用应与书法创作相匹配。

(1)篆刻水平与书法创作水平相匹配。如果篆刻粗劣,反而会成为书法上的污点。

(2)篆刻的风格要与书法作品相协调。一工俱工,一放俱放,才能相得益彰。

(3)闲章的文字内容与书法创作主题相契合,有点明、加深主题的作用。或藏弦外之音,使观者有余味。

2、印章能调整、强化书法构图。

书画作品中的钤印 钤印的艺术(2)

(1)平稳重心。印有轻重,朱文轻,白文重。两印相叠,朱文在上,白文在 下。印有大小,小的在上,大的在下。方形印最重,其次是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其它形状一般不用。

姓名章、压角章一定要用正方形。

引首章以长方、椭圆形为多。

闲章可用长方、椭圆、圆形。

(2)增加变化。死板之处加印可使其变化,空疏处添印可使其充实,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平正。

二、书法作品的钤印须知

1、引首章:书法作品应钤在右边第一列的第一、二字之间的右侧,或第一字的右侧并稍高于字头。

2、压角章又称押角章:一般只用在书画上,是画中最大的印,书法作品可不用。

书画作品中的钤印 钤印的艺术(3)

3、姓名印是钤在落款下面,一到二枚,不宜太多。如落款是有姓有名,可只用姓或名章。后面的次序是字号印、年龄印、斋馆印。斋馆印可当闲章使用,但要取正方形之外的形状,姓名印不可作闲章使用。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

4、闲章钤在画幅的左、右两侧。如左右都用,不应平行。

三、钤印时的注意事项。

1、用印时主要是不要盖反,盖歪,盖糊。

2、印章大小适中。印章要与作品匹配,应与题款字等大或略小。使用多枚时,应上小下大。

3、数量宜少。古代常用奇数,书法作品一般印不过三,画作也不宜用印过多,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4、位置恰当。钤印需注意虚实疏密,要保持适当间隔,如名章应与款尾有两个字左右的间隔,对联单款时印于中下部,上联引首印在第一二字间,册页中如内容独立,每页可单独盖名章,也可最后归总。

5、风格一致。注意章之间,章与字之间,章与书写内容之间都应匹配。可制作序列印章,成套使用。

6、注意礼仪。盖印之下,不再题字。上款人名之上不可盖闲章,一副好作品盖上不适宜钤盖低劣的印章。

7、慎用印泥。大字适用殷红,小字适用朱红。

8、书法横卷只需名章一二,中堂可加引首及压角,多了就俗滥了。

9、闲章一般用于引首章,阴阳都有,但阳刻居多。

10、印章的大小的最基本的讲究是要和落款的字的大小相符,大了小了都不好。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一般名号印两方,一朱一白。

11、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法上端空白处,容易喧宾夺主。

12、同时盖两个印,不要一方一圆,应该用同形印,比如两方或两圆;印章一大一小也不适合;不应上阳文下也阳文,也不要上阳文下阴文,应上阴下阳;同理,也不要上下都是阴文,只应上阴下阳;两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两印不可东倒西歪,用力轻重一致。

13、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美感。

14、作者已经落款盖印书法,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赠人,会显得对受赠人不敬。

15、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一来失礼,二来破坏画面。

书画作品中的钤印 钤印的艺术(4)

16、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17、书法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18、书法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