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吴小平

来源 | 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刚刚结束的2022年一季度,多家机油厂商纷纷宣布涨价。

据《汽车服务世界》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二十多家润滑油厂家及分公司发布了涨价通知单。

国内润滑油市场分析(一季度超20家润滑油企业涨价)(1)

在涨价通知单中,不乏有美孚、嘉实多、统一、壳牌等大牌润滑油企业,并且这其中还有重复多次发布涨价通知的润滑油厂。

2月11日,统一宣布:将在3月1日、3月15日、4月1日分阶段对所有产品价格进行上调,涨幅2%-10%。

长城华南分公司表示:连续三次对所有商品进行价格上调。上调日期分别是2022年2月15日、2月22日、3月1日,调整区间为500/吨-1200元/吨。

壳牌也已经两次宣布涨价,第一次涨价宣布3月20起,涨价8%-10%。第二次涨价宣布自4月15日起调整全线润滑油产品的销售价格,预计涨幅为8%-15%。

据悉,此番涨价潮在行业引起强烈反响。

有机油经销商无奈表示:“开年就是润滑油涨价,今年又是难做的一年。

而持续不断的涨价潮,甚至还引发了行业的焦虑。

在某润滑油经销商微信群,甚至出现了“今天的最低价就是昨天的最高价”、“油价永远是昨天的更便宜”等信息不断刷屏。

一、成本上升倒逼“涨价潮”

事实上,2022年伊始,已经有业内分析人士强调:迫于原材料价格跨年度的持续高位运行,2022年新一轮的润滑油涨价潮仍是不可避免。

而根据上述涨价通知单来看,各企业提到涨价的原因皆为原材料(包括基础油、润滑油添加剂、包装材料等)价格上涨,也证实了以上的预测。

众所周知,原油价格走势直接影响着机油的市场价格。

因此,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是润滑油涨价的根源。

截止到3月31日,国内油价2022年国内油价已经进行了第六次调价也是年内油价“六连涨”、跨年度“七连涨”。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复苏,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供应,导致国际原油交易价格上涨;

另一方面,2月以来爆发的俄乌战争,导致原油供给受损,国际油价从去年12月初60多美元,一度涨到100多美元每桶,3个月涨幅超50%。

此外,过去的2021年,氢氧化锂最低时的价格不到4万每吨。现在价格已经维持在36万每吨以上,而且有马上要接近40万每吨的趋势,涨幅接近突破10倍!

对于应用最广泛的锂基润滑脂,氢氧化锂价格大幅度的上涨,也推动润滑脂价格的上涨。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另一边,工厂的产能跟不上也导致了机油的上涨。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目前上游的炼厂停工、减产、物流不畅等导致供应趋紧,无论大小机油厂商,供货履约能力都受到了影响。

总结下来,成本上升、产能减少,倒逼不得不涨。

二、4成经销商表示要补货

据悉,机油涨价潮由来已久。

最早在2018年3月,以“美嘉壳”为代表的国外润滑油品牌率先开始涨价,其他国产品牌则属于按兵不动的状态。

据当时《汽车服务世界》针对汽服门店做的一则调研显示,大部分门店老板都显得无比淡定,甚至有不少汽服老板表示,“不是非得用三大品牌,目前国内的润滑油也有很多比较不错的,况且三大品牌根本就没多大利润,还不如卖国产品牌”。

不过,相较于前几年的主要由国外润滑油品牌“美嘉壳”发起并主导,此次涨价潮主要则属于“普涨”,从国外知名润滑油品牌到国内二、三线品牌均纷纷调价。

而且,从当下来看,2022年,国内行业的大环境受疫情加重的影响开始变得无比艰难,且国际形势仍旧比较严峻。

所以,此轮润滑油涨价潮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以往要更长。

据行业人士预判,机油涨价会在年中出现拐点;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拐点会在2022年下半年出现。

无论何时出现拐点,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此轮涨价潮,已经确定无疑地对厂家、经销商、终端门店/车主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据中国润滑油信息网日前针对这波“涨价潮”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经销商对此轮“涨价潮”最为敏感。

其中,60%的经销商认为成本倒逼下,必须涨价;40%的受访者表示“要主动补货”,因为全行业润滑油价格上涨已是大概率事件;20%的经销商认为“市场需求不振,要趁机减少库存”,还有10%的人直接表示“门店卖不出去,涨价没有用”。

可见,少数润滑油经销商目前拿货仍较为谨慎。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润滑油涨价对代理商/批发商较为有利。因为,他们的信息相对超前,可以在正式涨价之前低价囤货,涨价后再出货。

与经销商不同,终端门店的老板对此轮涨价则并不是十分敏感。

有汽车维修保养店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由于使用周期相对较长,用户对于润滑油的终端价格并不是十分敏感。

“尽管产品价格涨了,但销售基本没有受到影响。用户更关心的还是品牌和品质,很多顾客都会直接指定用大品牌,目前店内的库存已经开始吃紧,正在准备提前备货。”

与此同时,门店老板还强调,涨价传导到终端时,由于竞争激烈,会先选择观望,并不会迅速将涨价压力转给车主。

三、涨价潮叠加机油打假,或引发行业洗牌

除了频繁涨价,机油市场最被门店/车主诟病的还有“山寨造假”。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6月份以来,网络渠道所报道的假机油事件,不完全统计也有23起,涉案金额近30亿,比2021年全年加起来的数量都多。

国内润滑油市场分析(一季度超20家润滑油企业涨价)(2)

造假事件、涉案金额创新高之外,假机油的销售渠道变得更加隐蔽。

众所周知,以往的假机油销售渠道一直是以汽配城和电商渠道为主。

一桶成本价只需40元的劣质机油,经过加工炼成所谓的“二线油”,再通过“专业”包装,摇身变成价值上百元的“名牌机油”,通过汽配城及网上商城销售给门店/车主的假机油事件,屡屡扰乱市场。

近几年,随着短视频带货模式的兴起,抖音等平台逐渐成为新的售假渠道。

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有着“专家身份标签”的网红带货山寨假机油,危害的人群更多。

今年2月,抖音粉丝近200万的抖音网红“*工聊车”所卖的“KOOGEL”机油,被证实为假机油。据打假人证实:KOOGEL是一家生产卡车车厢的公司,从未出过机油,且这个品牌早已倒闭。

事件曝出后,粉丝大为震惊:“假的说假的”、“原来你是假的”、“防来防去没防住你”……即便是最近的视频,评论区仍有不少网友呼吁其出来解释“知假售假”的事情。

截至2021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亿辆,毫无疑问汽车后市场是大市场。

作为细分领域,机油市场是其中一块巨大的蛋糕,引来了众多玩家挺进机油领域。

这当中,一些中小品牌在行业激烈的竞争当中为了获利,开始恶意造假、售假,造成润滑油业的无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持续的涨价潮叠加机油打假或引发机油市场大洗牌,加之“环保督查”、“消费升级”,一批落后、缺乏服务场景和用户粘性、没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品牌将会被市场淘汰。

参考文章:

中国信息网:《润滑油巨头首当其冲迎战涨价大潮,经销商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