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位61年,共有儿女五十多个,其中儿子35个,排序的24个。其中九个皇子参与了康熙晚年皇位的争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九子夺嫡”。九个皇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接下来我们就一一介绍这九位皇子。

康熙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儿子 康熙朝九子夺嫡(1)

康熙皇帝

皇长子胤禔(1672年-1735年),其在成年皇子中年龄最大,所以被列为皇长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直郡王, “大千岁党”之首。其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所以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是十分觊觎。一心想夺嫡继大统,他密切注视着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的态度。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因诅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康熙削爵囚禁。

胤礽

皇三子胤祉(1677年-1732年),荣妃生,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诚郡王,第二年九月因在敏妃丧百日中剃头,降贝勒。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胤祉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胤祉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胤祉在熙春园23年(1707-1730年),文化盛事频繁。他主持编纂了两部大书《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四十八年,在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的同时,晋其为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其在私下里发牢骚,并且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病逝于景山禁所。

康熙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儿子 康熙朝九子夺嫡(2)

胤祉

皇四子胤禛(1678年-1735年),即雍正帝,德妃生,皇后佟佳氏(隆科多之姐)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为雍亲王。四爷党之首。在太子胤礽被废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务,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非常关键,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康熙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儿子 康熙朝九子夺嫡(3)

雍正皇帝

皇八子胤禩(1681年-1726年),良妃生,惠妃抚养,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为多罗贝勒,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为廉亲王,“八爷党”之首。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继位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雍正上位后,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意为“畜生”。同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康熙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儿子 康熙朝九子夺嫡(4)

胤禩

皇九子胤禟(1683年-1726年),宜妃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被封为贝子,八爷党。胤禟自幼好学嗜读,喜欢发明,曾亲手设计战车式样, 并首开满族人其端用拉丁语转写满文。胤禟十分热爱外国文化和西学,曾自学外语, 胤禟善于结交朋友, 为人 重情重义,因为其是皇八子和皇十四子的大力支持者, 而被雍正深为忌恨。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交直隶总督监禁,令改名“塞思黑”,也意为“畜生”的意思。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传说是被毒死的。乾隆年间恢复原名、宗籍。

康熙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儿子 康熙朝九子夺嫡(5)

胤禟

皇十子胤䄉(1683年-1741年),温僖贵妃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封敦郡王,八爷党。因与 胤禟、胤禵支持皇八子 胤禩争夺 皇太子之位, 康熙帝很反感。 雍正元年,雍正帝命他遣送泽卜遵丹巴、胡图克 图灵龛还喀尔喀,胤俄托病不行,奉差擅回。后来他在疏文中连写“雍正新君”字样,被雍正帝发觉,斥为不敬,被夺爵,禁锢在京师,直至乾隆二年才被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病逝。

皇十三子胤祥(1686年-1730年),敏妃生,(德妃抚养),雍正元年(1723年)被封为怡亲王,四爷党。胤祥与雍正关系最亲密。雍正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成为雍正的得力助手。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雍正帝待他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雍正一朝中唯一一个无需避讳的皇族。 

康熙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儿子 康熙朝九子夺嫡(6)

胤祥

皇十四子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胤祯,德妃生,雍正同母弟,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固山贝子,雍正元年五月封多罗郡王,八爷党。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允禵固山贝子,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至乾隆帝即位后,才恢复了自由。乾隆二年(1737年),允禵被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1748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1749年)晋为多罗恂郡王,并先后任正黄旗汉军都统、总管正黄旗觉罗学。乾隆二十年病逝。

康熙九子夺嫡指的是哪九个儿子 康熙朝九子夺嫡(7)

胤禵

以上便是,“九子夺嫡”中的九位皇子。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帝王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