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深度解读(三体读后感)(1)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

三体深度解读(三体读后感)(2)

如果说有一本书可以迅速的改变你的人生观,那就是《三体》

如果说有一本书可以让你更深层的明白生活的意义,那就是《三体》

如果说有一本书可以让你更有勇气面对所有的必须面对的困难但同时心怀敬畏那还是《三体》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每个星系又有着几百到几万亿颗恒星,银河系就有着大约400亿颗星球。而这些观测可能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因为更多的空间世界上最强大的望远镜也无法触及。

三体深度解读(三体读后感)(3)

当罗辑掉入寒夜中的冰湖那一刻,宇宙在人类思想里的认知变了,当我们看完《三体》那一刻,或许生活在我们的认知里完全变了。

你会尝试理解很多事,也会逐渐和一些过往的不友好的经历和解,也会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另一个维度的思考。

因为有些人注定将成为章北海,但所有的注定源自于生存空间的改变,因为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

罗辑、章北海、泰勒、雷迪亚兹、比尔希金斯所有的一切在做的都是为了让人类活下去,保留文明的火种,而保留火种意味着取舍,意味着放弃,因为必须满足生存第一需求的基础要素。

或许有一天可控核聚变,曲率驱动光速飞船会成为现实,当人类突破了我们这个年代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阻隔,真正意义上飞向太空,寻找宇宙的终极规律,那一刻人类文明才从婴儿时期过渡到幼年时期。

在这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霍金的警告,不要试图联系任何文明!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黑暗森林法则我相信是对整个宇宙空间存在的,地球人类文明只有几千年的时间,相对于类似三体这样的文明来说太脆弱,太渺小。

对于单个个体而言,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而是一种所研究核心领域的知识输出,因为所有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最终的意义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因此每个个体的知识结构汇集起来决定了整个文明的发展速度。

三体深度解读(三体读后感)(4)

2008年,猎鹰1号发射成功。它是全世界首个由私人投资的轨道级液体燃料火箭;

2010年6月,猎鹰9号1.0首次发射并获得成功,它的第一级不可回收;

2013年9月29日,猎鹰9号1.1版首次发射,但该版本所有的回收实验全部失败;

2015年12月22日,猎鹰9号全推力版首次发射,第一级火箭返回着陆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陆上软着陆回收一级火箭;

2016年4月8日,猎鹰9号全推力版的第一级火箭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上的回收驳船上,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海上软着陆回收一级火箭;

2017年3月30日,再次成功发射并回收这枚一级火箭,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一级火箭重复使用,还首次回收了火箭的整流罩。

2018年2月6日,猎鹰9号基础上改进成的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2020年12月10日北京时间周四凌晨5:45,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终于在德州南部的测试中成功发射大型星际飞船SN8。飞船成功升空了约13千米,但在下降过程的最后阶段由于燃料系统出现问题,发生坠毁,“成为一团大火球”

2020年12月29日SpaceX星际飞船原型SN9已上发射架 最早1月进行飞行测试。

三体深度解读(三体读后感)(5)

这是美国巨头企业埃隆马斯克(2020年11月18日,埃隆·马斯克在到访瑞典后被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在做的事情,与此同时,中国的巨头企业阿里巴巴的马云隐身近两个月,正在被国家进行反垄断调查。

或许马斯克就是现实版的托马斯韦德,在生存的必然需求面前,人类文明只能前进,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