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结尾,杨过小龙女告别众人。作为“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典型,想必最为不舍的就是郭襄郭二小姐了。这里金庸先生是这样描写离别情景的:  

卻聽得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說著袍袖一拂,攜著小龍女之手,與神鵰並肩下山。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呀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  正是:  「秋風清,秋風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神鵰俠侶》第四十回 华山之巅

杨过和郭襄在一起的诗(金庸小说诗词考)(1)

郭襄

这里结尾为了衬托郭襄的心情,引用了一首诗,严格来说金庸先生已经把全诗完完整整的引在了结尾,但是现有的《全唐诗》中,这首诗还有后半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全文:

《三五七言(秋风词)》

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首诗起手写景:秋风,秋月,落叶,寒鸦。都是诗词描写秋景的常用意向。其中,清风、明月在唐诗中经常被用来描写相思,例如王维的《伊周歌》中就有“清风明月苦相思”语,王勃《江南弄》亦有“清风明月遥相思”。然而在李白的手中,“秋风清,秋月明”六个字,单纯写景,不论相思,却把一个寂寥相思的“我”的视觉感受展现给了读者,紧接着两句“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又从视觉感受转向直观听觉感受。并以此类比,用落叶的聚散,寒鸦的停留飞起点出人的聚散别离。最后“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两句,深切的把相思之苦写了出来。

此处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难为情”并非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不好意思,此处的“难为”与“曾经沧海难为水”中的难为意思一致。这句的意思是我和你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啊,这个时节这个夜晚,这样的景色也难以表达我现在的感情。

紧接着第二部分,笔锋直转,开始直抒胸臆,“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很多人很难理解后半句,这里呢采用的是互文的手法,说的是:我的相思,长久,恒远,无穷无尽。或者可以理解成,我的相思平日里是对你常常挂念的想念,然而一旦被景色所触动,就会变成浓烈而无穷尽的感情,也就是短相思。从而引出尾句:这样的思念着你,使我自己都心生牵绊,唉,早知道会这样,是不是当初没有相识会好一些呢?从内涵上来说,最末句和清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有共通之处的。

这首诗金庸先生只用了前半段,是极为明智的。因为一直以来考据家们对第二段是否为太白所做是有争议的。

首先“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一句韵脚不合,其次第二段文学形式偏骚体,与前文体式不搭。所以一般《李太白全集》只收录前半段。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只说郭二小姐面临离别,无法和杨过携手同行,只能遍历天涯,以期再会。

却终究孤单终老。

从此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只要能够远远的再看你一眼,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我喜欢你

杨过和郭襄在一起的诗(金庸小说诗词考)(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