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

重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熟悉的、带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欣赏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艺术新锐们的创作,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文化自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题记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大社会变革,美术如何适应社会进步,满足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论述,才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制定的艺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50年代,为了使包括亿万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民大众享用美术,遵照党中央指示精神,美术界和出版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大力发展在群众中易于传播的连环画、年画和宣传画艺术。其中以图为主、辅以文字, 既能传播文化知识,又能普及美育的连环画,尤其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50年代中期,李可染、傅抱石、石鲁、赵望云、关山月等艺术名家外出写生,在全国美术界掀起写生热潮,创造了许多反映祖国山河面貌的新作品,促进了中国画的前进步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冲击,美术界开展的关于中国艺术如何走向现代的学术讨论,使大家认识到,西方艺术的现代创新之路值得我们研究,其中某些观念和技巧可以适当借鉴,但它反传统的激进思想和一些违背艺术规律的实践,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中国现代艺术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人们审美需求出发,参照国际视野,探求自己的前行之路。中国艺术家以平和、镇定的心态对待之,关注和吸收其利用新信息媒介丰富艺术创造手段的一些新成果,为我所用。他们坚信兼重理性和感情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永恒价值。属于视觉艺术的美术创造,乃依靠形式承载思想感情,刺激人们的视觉和感动人们的心灵,只有创作者运用心、眼、手合作的创造,作品才能有动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新中国美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正是由于艺术家有对艺术发展历史的深刻认识,有以雄厚中国传统文化为傍依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我国几千年的优秀美术传统,是培育有中华民族和时代特色美术的沃土,只要我们扎根于民族传统,面向澎湃的现实生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新时代的美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今天我们来分享当代画家陈家冷绘画作品。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

陈家泠,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俨少。现为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陈家泠,初习人物画,上世纪七十年代师从陆俨少先生学山水、书法、后攻学花鸟。

陈家泠最初学习的是人物画,八十年代开始吸收中国古代壁画和外国水彩的技法,且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创造出了具有中国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新流派。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成名的那一辈画家中,陈家泠可说是非常"另类"的一 位。家泠先生在画坛上崭露头角之时已不算年轻(以二十出头即能举办个展的标准来看),然而他却能在其后十几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表现出青年人才有的敏感和超前意识,完成由技法到观念的一大飞跃,确立了强烈的个性风貌,并在九十年代初跻身上海"现代水墨"画派,在当时真颇有些前卫画家的味道呢。

陈家泠先生的传统观实际上是一种体悟与实践型的传统观,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勇于创新的传统观。这就使得他虽然系出名门,却一开始就没有门户之见,虽然“出身”于中国画,却一上手就是现代中国画,甚至是年轻蓬勃的中国现代画。

在当代中国画坛,陈家泠是一位有鲜明个性风格的艺术家。有别于当下流行的画风,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观察自然,把握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他用别具一格的绘画语言写形抒情,做创新的努力.

陈家泠的艺术,简洁、新颖、灵动、虚静、飘逸、巧妙,既富于现代感,又与传统脐带相连;陈家泠的为人,聪明、灵敏、文气、潇洒、快活、幽默,办事是大都市的节奏,言谈则三句话不离老庄。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主要绘画作品有:《井冈山主峰》《梁家河》《娄山关》《南湖胜境》《双清别墅》《西柏坡》《延安晨韵》《一大会址》《国画不经常见滚滚来》《国画恒山(五岳之北岳)》《国画华山(五岳之西岳)》《国画飞流》《国画峨眉山(佛教圣地之三)》《国画大江东去》《国画黄山》《国画赤水河畔丙安镇》《国画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国画漓江青韵》《国画西湖十景之雷锋夕照》《国画五台山(佛教圣地之一)》《国画江南春意》《国画九华山(佛教圣地之四)》《国画亿万年的对话》《国画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国画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国画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国画匡庐银河(三山之三)》《国画云中五彩》《国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青城》《国画泰山(五岳之东岳)》《国画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国画西湖十景之三潭映月》《国画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国画人仙居》《国画西湖十景之双峰插云》《国画西湖景色(二号)》《国画梦游天姥吟留别》《国画嵩山(五岳之中岳)》《国画万顷刀郎花》《国画西湖十景之花港观鱼》《国画千年胡杨树》《国画青岩白石》《国画青云》《国画生命之源》《国画太行山之铜墙铁壁》《国画韶山》《国画普陀山(佛教圣地之二)》《国画雁荡金秋(三山之二)》《国画清荷》《国画向日葵》《国画牡丹》《国画鸟系列》《国画虫系列》《国画花系列》《国画鸟系列》《国画鱼系列》《国画慈航观音》《国画美女》《国画江南好瓷缸》《红叶小鸟服装系列之一缂丝》《行云书房场景》《贵美静安》等。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井冈山主峰》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

陈家冷《井冈山主峰》纵200厘米横100厘米五幅立轴2013年作。饱含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陈家泠先生创作出了这批革命圣地作品,不但像大片一般具有视觉震撼力,也焕发出巨大的正能量,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令人感受到一种非凡的美。陈家泠先生由此开创了红色题材的别样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革命圣地的美学内涵。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梁家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

陈家冷《梁家河》纵200厘米横100厘米五幅立轴2016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艺术是我们民族复兴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国家强大的重要特征。文化艺术是创造力的来源,也是整个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动力。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艺术,所以最高境界可能就体现在艺术中。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娄山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

陈家冷《娄山关》纵200厘米横100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事实上他既是一位追求创新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深刻印证了中国美术学院“重传统、重修养、重创新、重基础”的教学传统。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南湖胜境》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6)

陈家冷《南湖胜境》纵200厘米横500厘米。陈家泠的绘画语言也是以“点、线、面”的结合使用来建构画面的审美意象。他在取形造像上趋向于简练和概括,又在局部表现中追求着意象和抽象,在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距离感中形成崭新的艺术风貌。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双清别墅》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7)

陈家冷《双清别墅》纵200厘米横500厘米。陈家泠是以新视觉的个性语言传递出东方的审美意韵。同时,他又在不断地超越自我,坚守着寻求突破的创作意愿,一方面在绘画表现上横跨了山水、花鸟、人物三大题材,形成了“以我法写万物”的“陈家样”,另一方面在陶瓷、家具、服装等其他艺术门类中进行着深度的尝试与探索。他的作品不仅充分体现出他的艺术天赋与特质,而且显示出他在创作中是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的,甚至,他的作品也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并感受到一种与时代共振的艺术精神。所以说,作为一位创作精力还依然十分旺盛的“80后”艺术家,陈家泠不仅在传统绘画的汲取、继承和传递方面新意迭出,而且将发展和创新中国艺术视为毕生理想,确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和研究。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西柏坡》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8)

陈家冷《西柏坡》纸本设色纵200厘米横100厘米五幅立轴2021年作。陈家泠最为人所知的尝试是在文人笔墨的绘画样式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基础上,融入具有现代艺术语言和时尚格趣的都市文化气质。无论是早年创作的杰出作品,还是近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场馆中亮相的新作,都令众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而且,陈家泠绘画作品的每次展出都给予世人新的认知,让我们共同见证着一种多元的、丰富的、深厚的和现代的“陈家泠式的艺术”。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延安晨韵》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9)

陈家冷《延安晨韵》纵200厘米横100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陈家泠在绘画创作中对于线性因素的掌控和变化,不仅源于传统工笔人物绘画的“十八描”线法,而且形成了带有东方韵致和形象修辞的顿挫笔线语言。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一大会址》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0)

陈家冷《一大会址》纵200厘米横500厘米。画面表现的是具有经典的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建筑,庄重而严谨,使人一眼望去有一种朴实典雅之感。在他的画中隐约地透露出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少观众在这幅画面里看到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看到了一种不忘初心,美好远景的城市文化目标。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不经常见滚滚来》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1)

陈家冷《国画不经常见滚滚来》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09年作。他用心灵在时代与传统中构建美学坐标,在艺术和生活中凸显人的精神和生命状态。正如他笔下的荷花一样,陈家泠的新水墨精神已盛放在新时代中国绘画的原野上——从灵变的荷花到化境的山水,再到写意心灵的系列人物画,其文脉是传统的、思想是时代的、语言是融汇的。陈家泠在超越中发现,在发现中不断再超越,成就了中国水墨绘画的一道人文风景。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恒山(五岳之北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2)

陈家冷《国画恒山(五岳之北岳)》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陈家泠以响亮清脆的梯状山峰形象反复叠加,施以线条式和釉变式的石青、石绿、赭石等色彩,借助恒山的山门和纵向的立柱形成了格外精彩的绘画样式。也可以说,陈家泠的色彩在画面中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点缀因素,又是建构画面的主体内容。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华山(五岳之西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3)

陈家冷《国画华山(五岳之西岳)》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飞流》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4)

陈家冷《国画飞流》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四幅立轴200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峨眉山(佛教圣地之三)》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5)

陈家冷《国画峨眉山(佛教圣地之三)》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大江东去》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6)

陈家冷《国画大江东去》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09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黄山》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7)

陈家冷《国画黄山》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09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赤水河畔丙安镇》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8)

陈家冷《国画赤水河畔丙安镇》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19)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漓江青韵》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0)

陈家冷《国画漓江青韵》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09年。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雷锋夕照》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1)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雷锋夕照》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201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五台山(佛教圣地之一)》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2)

陈家冷《国画五台山(佛教圣地之一)》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江南春意》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3)

陈家冷《国画江南春意》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三幅立轴200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九华山(佛教圣地之四)》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4)

陈家冷《国画九华山(佛教圣地之四)》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亿万年的对话》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5)

陈家冷《国画亿万年的对话》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05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6)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陈家泠进一步提纯了这种特质,包括在“墨荷”系列作品中,他通过大块面区隔的黑白灰图式,以及墨与线的干湿、浓淡、枯润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显现了陈家泠对墨韵叠加画法的体悟与运用已臻入化境。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7)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8)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陈家泠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善于在清淡之中追求博大,尽情表现渍墨在反复叠加之后自然衍生和溢出的独特韵律,他笔下的水纹、柳条、远山等物象往往是利用通透的渍墨加以呈现,从而使得画面能够做到“一清到底”。墨法运用的高境界是“淡墨见其厚,积墨见其亮”,因为淡墨的累积往往会容易污浊和混沌,而渍墨法的淡墨叠加更难以见其厚。但出人意料的是,陈家泠做到了,而且其笔墨语言做到了在物象造型的突破与重组中生发出一种天然的逸趣。当然,陈家泠绘画作品中的渍墨也常与多种墨法互为对比和呈现,例如在《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通过渍墨之间的相互叠加构建出阡陌纵横的装饰美感,说明陈家泠的墨法变幻极为丰富。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匡庐银河(三山之三)》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29)

陈家冷《国画匡庐银河(三山之三)》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云中五彩》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0)

陈家冷《国画云中五彩》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09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青城》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1)

陈家冷《国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青城》宣纸纵196厘米96厘米五幅立轴200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泰山(五岳之东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2)

陈家冷《国画泰山(五岳之东岳)》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3)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三潭映月》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4)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三潭映月》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5)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宣纸纵196厘米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人仙居》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6)

陈家冷《国画人仙居》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5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双峰插云》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7)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双峰插云》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景色(二号)》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8)

陈家冷《国画西湖景色(二号)》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6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大型设色水墨画《西湖景色》,堪称西湖第“十一景”——淡烟疏云,风平水静,全画以汪庄为焦点,远眺雷峰塔,近观西子湖。画面上淡淡的烟云与深绿色的山势相映,浓淡渍染,群峰层叠,汪庄园林在群峰襟抱中恬淡怡然。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39)

陈家冷《国画梦游天姥吟留别》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5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嵩山(五岳之中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0)

陈家冷《国画嵩山(五岳之中岳)》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万顷刀郎花》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1)

陈家冷《国画万顷刀郎花》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6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花港观鱼》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2)

陈家冷《国画西湖十景之花港观鱼》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千年胡杨树》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3)

陈家冷《国画千年胡杨树》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6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青岩白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4)

陈家冷《国画青岩白石》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四幅立轴2009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青云》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5)

陈家冷《国画青云》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三幅立轴200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生命之源》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6)

陈家冷《国画生命之源》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三幅立轴200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太行山之铜墙铁壁》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7)

陈家冷《国画太行山之铜墙铁壁》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韶山》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8)

陈家冷《国画韶山》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普陀山(佛教圣地之二)》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49)

陈家冷《国画普陀山(佛教圣地之二)》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雁荡金秋(三山之二)》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0)

陈家冷《国画雁荡金秋(三山之二)》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1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清荷》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1)

陈家冷《国画清荷》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2016年作。中国杭州西湖国宾馆G20峰会金砖五国会见厅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向日葵》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2)

陈家冷《国画向日葵》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四幅立轴2013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牡丹》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3)

陈家冷《国画牡丹》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7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鸟系列》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4)

陈家冷《国画鸟系列》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四幅立轴。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虫系列》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5)

陈家冷《国画虫系列》宣纸纵50厘米横50厘米2014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花系列》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6)

陈家冷《国画花系列》宣纸纵50厘米横50厘米2014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鸟系列》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7)

陈家冷《国画鸟系列》宣纸纵50厘米横50厘米2014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鱼系列》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8)

陈家冷《国画鱼系列》宣纸纵50厘米横50厘米2014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慈航观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59)

陈家冷《国画慈航观音》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五幅立轴2013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美女》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60)

陈家冷《国画美女》宣纸纵196厘米横96厘米2013年作。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国画江南好瓷缸》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61)

陈家冷《国画江南好瓷缸》高37.5厘米直径42厘米2012年作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作为海派画家群体中的重要代表人物,陈家泠与林风眠、吴冠中等前代艺术大家一样,尤其擅长在多媒介的融合之中寻求创变,同时将自己的艺术触角延伸至陶瓷、家具、服装、平面设计等众多领域,在多元碰撞和中和叠加的变化中,呈现了艺术创作的理念深度与笔墨力度,成为了引领东方未来审美风尚的新坐标。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红叶小鸟服装系列之一缂丝》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62)

陈家冷《红叶小鸟服装系列之一缂丝》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行云书房场景》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63)

陈家冷《行云书房场景》紫光檀木、黑檀木、鸡翅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进程中,愈发需要像陈家泠一样长于汲取中西方艺术精粹,并以东方文化为主体来化合世界文化的艺术家。在这一角度上,陈家泠的艺术创作既是20世纪以后中西融合之路的智慧性延伸,也提供了激活和重启中国传统文化力量的重要契机。

当代国家画院研究员上海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家冷《贵美静安》赏析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64)

陈家冷《贵美静安》这也是陈家泠首次将中国传统绘画中描绘亭台楼阁的“界画”手法,运用到钢筋水泥建筑中。绘城市建筑如绘桂林山水,玻璃幕墙上晕染出的白云倒影,令观看者恍惚以为氤氲的山水一片,但是现代建筑钢筋水泥的硬朗线条与起伏的天际线,提醒着观看者面对的是汇集现代建筑各个时期符号代表的静安区——左边有少年先锋队的标志伫立在屋顶,那是中福会少年宫,意喻着未来的希望;右边,是中苏友好大厦的红星闪闪,意喻着国际交流,仔细辨认,还有嘉里中心、恒隆广场、璞丽酒店、郁郁葱葱绿树怀抱中的静安寺、静安公园的一池春水等,似真似幻,各种标志性建筑重新排列组合,体现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意象与主题,也体现着静安的包容与吉祥,但现代建筑结构在线条上的不自由,却在玻璃幕墙上得到了解放——层层叠积、交错铺陈的色彩墨韵像大自然的镜像一般,构勒出了悠远清空的意境,轻松又随意。

古人画竹有句名言"其身与竹化",这就是全身心的投入,这种投入的境界就是聚集能量、产生火花的境界。这种投入就是毅力、学养的投资,是一种灵聚,这种灵聚才能产生灵力,而灵力所至金石为开。

陈家冷作画的过程中往往会生发、溢泄、超越出他原来的构想,于是他的有意和自然的无意交相辉映,他的灵气和自然的灵性相互感应,是人为,亦是天助,他作画,它也在作画,他和它携生合作,因势利导,随机生发,直至"物我两忘"、"得意忘形"、"有意无意"、"似与不似"、"通灵达性",这是"天人合一",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灵变化境。

人物国画127幅百看不厌的画(大画家陈家冷六十二幅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绘画)(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