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帮助丈夫得到妹妹身体,并诞下一子后,曼璐说了这样一段话:“二妹,你难道因为一个人酒后无德做错了事情,就恨他一辈子,你看在这孩子的份上,就原谅他了吧!”是不是毁三观?更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接着来了:“鸿才他就佩服你,他对你真的同别的女人两样,你要管他一定管的好的。”三观简直震碎了对吗?别急,事情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一.曼璐的黑化之路。

半生缘曼璐婚前的性格(曼璐设计亲妹给丈夫生孩子)(1)

蒋勤勤饰顾曼璐

曼璐生活在一个八口之家,本来一家凭借着父亲小职员的工作,还是能平凡的过完幸福的一生。

那时曼璐上着中学,有位情投意合的初恋,两家还订了亲,日子虽然拮据点,到底还是充满希望的。

一切的变化从父亲的去世急转直下。母亲是传统的女性,一直依附着父亲生活,没有养活全家的这种赚钱能力,年迈的祖母,年幼的弟弟妹妹,都等着养活。曼璐选择牺牲爱情,担起养家的重任。

那个年代能做什么呢?

后面提到大学毕业的妹妹曼桢,有一份不错的主业,还做了不少兼职,养家起来都特别吃力,何况那时候曼璐还时常接济家里。

17岁的曼璐想到的唯一能养活一大家子的工作,就是做舞女,出卖肉体的那种。这一决策,也使曼璐的生命中没有了光明与希望。

半生缘曼璐婚前的性格(曼璐设计亲妹给丈夫生孩子)(2)

两位顾曼璐演员对比

在接受了曼璐用青春,爱情,人生换来的安稳生活后,一家人却对她表现得鄙夷,希望她赶快嫁掉。她已经成为全家的精神负担,唯有把她嫁出去,家人才如释重负,仿佛解脱一般。

自己已经在黑暗的深渊里,她希望自己的妹妹生活在光明里。她用心的培养妹妹,让她读书到大学毕业,让她远离人生的污秽,能平安健康阳光的活在这世上,代替自己去幸福的生活。这是她的期盼,也是她一手雕刻出来的杰作。

半生缘曼璐婚前的性格(曼璐设计亲妹给丈夫生孩子)(3)

曼璐和曼桢

在家里受到排斥,年岁渐长,舞女的身份又为人们不齿,这时候祝鸿才的求婚就仿佛一根救命稻草,她以为这是救离自己脱离苦海的灵药,没想到人生掉进另一个深渊。

因为舞女的生活,曼璐曾经打过两次胎,婚后怀孕又小产,导致她不孕。这也让曼璐在这段婚姻里,受到无尽的羞辱与嫌弃,祝鸿才骂她“烂泥货”,更是酒后施暴。与此同时,丈夫还表现出对妹妹的觊觎。

曼璐活得像个婚姻里的动物,只要能生存就行。和豫瑾年少时的回忆,是她唯一为人的快乐。

压垮她最后的理智,也是因为初恋。豫瑾的那句:“想起从前便觉得幼稚可笑”,甚至在她面前表现出对妹妹曼桢的倾慕。

母亲也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她完全不考虑曼璐的处境,直言想把二妹嫁给张豫瑾,以后让曼桢做院长太太。

丈夫,初恋情人都爱上了妹妹,母亲也给妹妹谋划光明大道,而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是个笑话吗?

她恨妹妹,她想毁了她,她想要看到不在清白的妹妹,如何再高贵起来,她将曼桢作为祭品献给丈夫祝鸿才,要毁灭就一起毁灭吧,起码自己还能保住破败不堪的婚姻。这是这个家欠自己的,也是妹妹欠自己的,她只是拿了她应得的回报而已。

半生缘曼璐婚前的性格(曼璐设计亲妹给丈夫生孩子)(4)

祝鸿才酒后殴打曼璐

二.曼桢和曼璐谁更悲剧?

曼璐是不幸的,曼桢也同样不幸,因为姐姐的设计,曼桢跟一生所爱错过了,她一辈子的幸福被毁了。

曼璐和曼桢就像一对双生姐妹花,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曼桢依附姐姐成长,姐姐毁灭妹妹得以保全婚姻。

曼璐是最大的悲剧,她的悲剧蔓延到曼桢身上构成另外一个悲剧。

假如那一年,曼璐跟着张豫瑾远走高飞,曼桢是否会走曼璐的老路,一直生活在绝望的深渊?

曼桢最后的结局,带着儿子,孤独终老,有着自己的事业,有着儿子作陪。虽然错失最爱,想来爱情是死不了人的,只是人生中的那抹色彩太过绚烂,才显得一生遗憾。

如果真的和世均走到一起,也是会归于平淡和普通。

当然曼桢的遭遇值得同情,她是悲剧的。而曼璐是最大的悲剧。而悲剧的缔造者是谁呢?

半生缘曼璐婚前的性格(曼璐设计亲妹给丈夫生孩子)(5)

电影版许叔惠,曼桢,世均

三.悲剧的缔造者

很多观点认为,曼璐曼桢的悲剧一切的源头是他们的母亲。

诚然,她们的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悲剧最大的缔造者,是那个黑暗的社会。

那是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烙印在人们心中。女性依附男性,男主内,女主外,男人在外凭借一份普通的工作,就可以养活全家。

而女性,即使凭借劳力,想养家比登天还难,养活一大家,留给她们的只有做皮肉生意,这是男性的世界,也是他们制定的规则。

曼璐的悲剧,跟她的父亲也有很大关系。父亲去世后,曼璐作为长姐,其实在承担着父亲的责任,而在男权社会中,随着她弟弟们的长大,她又会渐渐失去话语权,舞女的身份还会遭受到家人的鄙弃。在家越来越不受待见,年龄渐长,婚姻是她能想到的唯一出路。

半生缘曼璐婚前的性格(曼璐设计亲妹给丈夫生孩子)(6)

祝鸿才和曼璐刚结婚

而不孕是对曼璐最致命的打击。在男权的社会里,不能生养子嗣的女人,就像抹布一样,随时可以扔掉。他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可以任意谴责,辱骂殴打女性。

女性一直依附于男性,直到生出儿子,有了母亲的身份开始,才算真正的拥有了自己的身份。

曼璐成了那个社会最大的受害者,她的反应不是去反思,而是成了父权社会的同谋。取悦丈夫,用手段得到一个儿子。曼桢就成了她最好的控制对象。

曼桢是作为那个时代新女性的代表,文化高,独立,美丽,性格倔强,不向现实妥协。她本可以附和世均,取悦这位富二代,早早结婚,从而过上富足的生活。

可是她不愿忘恩负义跟姐姐断绝来往,她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照顾好自己的家,不拖累男朋友,她活得独立洒脱。

而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是不会允许这种女性的存在,这个社会也同样吞噬了曼桢。

后记

张爱玲的这篇小说写了18年,又名《十八春》,后改名为《半生缘》,她原本写的曼桢的结局是跟豫瑾生活在一起,后来改正后还是坚持着悲剧结尾。

文章改动非常大,而描写曼璐的那几张几乎没有变动,那是她的得意之作。曼璐也是她笔下灵魂最饱满的一位人物。

半生缘曼璐婚前的性格(曼璐设计亲妹给丈夫生孩子)(7)

张爱玲

我们也一定要珍惜现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关于曼璐和曼桢谁更加悲剧,欢迎大家评论区里留言。喜欢就给个关注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