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来不在网上购物的人,不会下单,不会付款,什么都不会。但是即便如此“麻木不仁”,也经常被“双十一”吸引眼球。就像春晚一样,即使不看,但晚会中的流行台词还是知道一二的。今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双十一”的新闻,得知马云昨晚做了什么,天猫创造了怎样的销售业绩,以及芜湖本地两家电商大鳄的风采等。从商家公布的数据来看,精彩还在继续,热闹依然非凡,似乎“双十一”永远是长盛不衰的销售奇迹。可我们同样也会留意身边最直接最显性的信息。比如亲戚、朋友、同事……她们今天参与了吗?买了吗?有什么吐槽吗?须知,过去的几年,只要到了“双十一”,大姑娘小嫂子们必在各种载体和场合上,娇滴滴地嚷道自己给营收数据做了多大的贡献,对马云多么爱恨交加等。中国人一向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连购物也不例外。在举国买买买的燥热氛围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关心买的东西是否急用、实用,是否货真价实。

肖申表情包 肖申热评是错觉吗(1)

而在今年的今天,我没有看到那种癫狂式的场面。我在猜测,是不是女同胞们更理性了,或者更低调了。如果说低调,不太符合她们的个性啊。花自己和自己老公的钱,参与一项13多亿人关注的浩大工程,那种激越和荣耀,她们是克制不住的。那么只能说明,情况有变。“双十一”狂购的群体,“双十一”狂购的种类,“双十一”狂购的选择,也许都有变化。这一点,我想那些电商老板们心里是最有数的。也许,过去几年来,吸引大家在“双十一”争相出手的最大诱因,便是廉价。促销活动,打折价格,让善于精打细算的女同胞们爱不释手。在买卖对弈中,商家是不会赔本赚吆喝的。他们不仅看重“量”,同样会更在乎“利”。利润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好多年前,我们在芜湖好几个桥头都听到“温州老板破产跑路,价值300元皮鞋现在60元一双100元两双”的广告词。后来听多了,也就习惯了。在一个电商盛兴的时代,诞生一个购物狂欢节是很自然的事。支撑它的是技术优势、营销模式以及对消费心理的引导。但其内核不变,那依然还是商业关系,买和卖的关系。而时代环境、经济环境、消费环境的改变,决定了它到底还能走多高,以及走多久。在拉动消费方面,“双十一”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和思考。但它的利弊作用,应该由更权威更公正的经济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去深入探讨和客观评价。从消费者和老百姓的角度而言,我们在乎的是,有没有能力消费,敢不敢消费,是否能放心消费。如果“狂欢”渐渐褪热,“购物”回归平淡,也未必就是坏事。大街上的每种商业业态,无论是壮观雄伟的大型商场,还是偏居一角的简陋小店,和自成一统火箭速度蹿升的电商一样,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有很多人,对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结合后,大面积、全方位地向生活消费领域渗透,是感到恐惧的。这些人中包括像我这样的顾客,虽然购买力孱弱,但还是喜欢不紧不慢的带着人际交流目的的消费方式。这样走下来,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好。

肖申表情包 肖申热评是错觉吗(2)

肖申

主持人的话

我是主持人肖申一个喜欢默默耕耘的新闻老兵。感谢您关注本栏目,欢迎您提出批评和建议。

您可以在栏目下面的评论区留言也可关注微信号z1658256505或发送至

邮箱1658256505@qq.com与我交流

阐述事实、分享观点、交流情理……

“肖申热评”栏目聚焦最新最热的新闻时事,说一家之言,抒家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