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1)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博雅小学堂 好玩的《史记》

给孩子不一样的中国史入门课

主讲人 赵楚

欢迎回到《好玩的<史记>》。

据我了解,我们的听众当中很大部分都是小学和中学生,也就是说大家在日常的学习当中,一般要上这样一个课程和作业——写作文。

相信大家各地的老师可能都会给我们出过同样的一个题目的作文“记寒假中或者暑假中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样的作文可以说每代人都写过,然而这个写作文的方式跟我们讲《史记》、司马迁写《史记》、司马迁时代、中国的史学有什么关系吗?

有挺大的关系,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讲讲这方面的事情。

司马迁创造“纪传体”体裁

我们当中可能有些人对于《史记》还没有特别多的了解,即使读过一些介绍性的或者古文(现代文)对照的版本,但对于《史记》本身写作的时代和写作上有哪些特点,都不一定那么了解。

为什么今天我要从大家“记寒假中一件小事”这个作文讲起?

因为关于史记,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写作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跟他之前那些历史著作相比,它最大、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他自己的创造发明了一种体裁叫“纪传体”,纪就是记录,传是传记。

这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因为记录和传记在《史记》的主体部分,最主要的部分是关于个人的,就是“一个”人的事情。

此前它到底改变了什么呢?

此前我们看到,包括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他要用的前人撰写的史料史书,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左传》或者《国语》,还有《世本》,可能他还用了一些其他的资料,我们今天不知道,已经遗失了。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2)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422年,都君人(现代人认为是山东省肥城市),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学家,司马迁写作《史记》之前,先秦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春秋左氏传》(简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后世或直接称为《左传》)。

关于左丘明的姓氏,生平,甚至著作本身都历来充满争议。有人说《左传》原本是与孔子修订的《春秋》无关的单独著作,西汉时人才把它与《春秋》合编成一书,但东汉以来儒学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认为左丘明是孔子的学生,所以给《春秋》作注解。

这些书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以一个国家为单位的整体的历史记载,通俗点说,就是流水账。

在司马迁之前的主要历史写作体裁都是围绕着一个国家即自己国家或某一个国君他的执政,每一年按照时间顺序下来,记录天下包括本国所发生的事情。

《春秋》被称为所谓历史最早的一个模本,孔子还曾编辑过。

后来他在讲述的过程中形成了所谓各派“公羊”、“谷梁”、“左氏”春秋传,这样一些历史书都是围绕着一个国家,春秋是鲁国的国史。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3)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春秋左氏传》的古刻本书影一种,当然,今天的人要读的话,应该找现代点校注译的版本。

除此以外,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零星史料可以查到的,在晋国、楚国都有类似的著作,各国都有。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王室、一个君主来说,历史的记载是象征着这个国家的传承,是这个国家历史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据。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有宗庙的祭祀,有国君的传承,也统治着特定的地区、土地和一定的人民。

可是没有以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那么按照先秦当时的观念,这样的国家是不成立的,不能称其为一个国家。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4)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国语》,分国别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国史,相传也是左丘明写的,是他写作《左传》准备的史料。

所以对当时的一个国家来说,官方必然有一个部门,有专门的史官,根据时间的顺序,把这个国家经常发生的事,包括这个时代其他国家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都记录下来。这就是所谓的编年体,编年体就是流水账。这种历史体裁在司马迁之前,存在了很长很长时间。我们中国的历史是历史上,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有三千年连续记载的一个国家。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他们也有历史,可是他们的历史呢,第一不是自己完全连续记载的,可能隔了几百年又出一个历史学家,写一本书,甚至这个学者可能是近代、现代的,或是外国人。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5)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6)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存在于公元前8-2世纪的古希腊有雕塑的传统,于此差不多同时代末期,司马迁发明了纪传体史学,这些都显示了东西古文明萌发了源于英雄崇拜的古典个人主义观念,西方到稍后的古罗马时期,名人传记体裁的史书也多了起来。

对于各大古文明来说,个人开始出现于大历史舞台,与国家和家族并驾齐驱,这是社会文化不得了的转变。在中国的早期文化史上,司马迁对这一转变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罗马史很著名的,我们经常读到的,很多是英国人、德国人写的,并不是意大利人。

埃及也是一样,希腊也差不多。而且这些历史著作的书写,它并不是一个记录。

可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它有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它不仅仅是来讲古代的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记录,一种记载。

所谓编年流水账,就跟一个家庭的那个开支簿一样,要把这些事记下来。

在古人的观念当中,每个国君在执政时期所发生这些连续的、全面的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都记下来,这个国家才能在民众心目中,在价值上站得住。

它的起源可能很早了,但是到底有多早,我们不知道。今天我们知道的,那就是孔子整理过的《春秋》了,它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记载的。

这样的记载一直连续到了今天,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挺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本身是连续的,没有被中断,同时,历史的活动、史学的活动也没有中断。

司马迁在他的时代,也可以说继承了这个传统,所以他写作的这本《史记》,从他所设定的黄帝、五帝开始,一直写到他本人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皇帝,就是汉武帝。

司马迁所写的汉武帝的传记后来已经丢了,今天我们也看不着了,但是我们从那时代的人。

比如说比他稍晚时代、写《汉书》的班固,还有同时代很多人所讲的话和后人的研究,都很清楚。

司马迁是写过《今上本纪》的,只不过这章丢了,很可能被汉武帝看着不爽,把它删了,或者是司马家的人在传承的过程中觉得这章不合适,给摧毁了。

我们看到,司马迁之前的这个书,都是流水账、编年体。可是到了司马迁,可以说突然一变,他发明了纪传体。他对这个编年体就完全抛弃了吗?

不是,他是有继承、有发展的。我们讲《史记》,它分为主要的几大类型,那最重要第一个本纪,第二个世家,然后是列传。

本纪里除了记黄帝、五帝本纪,人之外,它还记了一些以国家为单位的事,《夏本纪》讲夏朝的事,《秦本纪》讲秦国的事。

那这些以国家为单位往下写的,实际上还是一种流水账。

换句话说,他在这些部分继承了他之前的编年史写法。当然,他把这部分浓缩了,最主要的篇幅留给了所谓的纪传体。

这就是我在题目里边讲的,从流水账到记我的朋友王小二。

大家看,表面上这个差别也非常地明显,因为他之前的那些史书,都是以某一个诸侯国、某一个国为单位,按照时间顺序这么慢慢地往下捋。

可是呢,他所发明的这个纪传体,非常明显,它是以“人”为单位

当然了,他还是得按照这个人的成长,哪儿出生的,最早干什么,后来干什么,最后结局怎么样,这里还是有时间的线索。

这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跟我们讲的写作文“以一件事为中心”也不一样。

因为编年体主要是要记事情,通过事把人给带出来,这事是谁办的,里边牵扯到什么人,这很明显,“事”是重心

可是司马迁他以纪传体为主来写作《史记》,他就以“人”为中心。

以个人为中心的时代的转变

而我想跟各位同学讨论的,或者说我读《史记》我去思考的,为什么司马迁他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当然他这个人非常有才华,一拍脑门子就想出了这样的做法。

可是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作家,是一个要跟诸子百家并列、企图心非常高的、成“一家之言”的一个大作家、大思想家、大学问家。

他不会任意地、完全没有自己考虑、没有理由地、没道理地就想出了把编年体给改成纪传体。

那么,按照我们今天现代人的解释、理解、分析,他为什么这样做?

我觉得他这样做其实意味着那个时代的人对社会、国家,对生活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的变化、思维的变化。

变化在哪呢?观念的变化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从对一个团体、一个国、一个大的集体的关注,转到了以个人为中心。

这点的意义我觉得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变化,是今天我们读《史记》的时候,我们要特别予以注意的一个特点。

在司马迁之前,那些史书的写作都是一个以国家、以团体的生活为一个对象。

很明显它背后的意思是说,这个人是从属于某一个团体的,没有这个国家,家族、个人都不重要了。

可是在《史记》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可以说全新的暗藏的概念,就是对于国家、对于家族来说,个人非常重要。

本来他的本纪是继承那些编年史的写法,写一个国家、各国的演变历史,然后他把帝王汉高祖刘邦、甚至和汉高祖争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刘邦的老婆、后来的吕后。

他把这些人都写成了《本纪》,跟那些各国的历史并列了,把个人完全提升到了跟过去编年史时代,一个国相同的一个地位。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7)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世本》,《史记》引用过的上古书籍之一,作者未知。这本书记述古代传说种帝王们的家族谱牒,既是后来中国家谱的鼻祖,也和司马迁写作《史记》使用的另一种古书《世本》一起,构成了司马迁发明《本纪》和《世家》体例的灵感渊源。

他在世家里边也是这样做的,把很多小的诸侯国的历史写在《世家》当中。但是他也把孔子、把汉初起义的陈胜、吴广,也写在《世家》里。

可见,司马迁他是有意这样做。那《列传》就更不用说了,全是个人。他有意这样做,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在最早期的人类生活当中,这个团体、部族、氏族、宗族、你的国家往往对个人的生活是决定性的,甚至说对一个族群的生存都是决定性的,所以国家很重要。

同时,文化也控制在国家手中,说得直白一点,会写历史、写字、写记叙文的人,也控制在君主的手中。

比如说在西周早期,是不认识字的,因为文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文字可以记述历史。有记述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家族就能成立。

可是到了春秋战国,从孔子私人办学到先秦诸子百家,就出现了一个变化,就是学问从国家控制的手中转到了社会、个人的手中。

从春秋到战国,孔子也好,写兵书的孙子,庄子、荀子,这些人都是个人在写作,孟子也是这样。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到了西汉初年,达到了一个高峰。

那最大的高峰是什么呢?就是创立西汉帝国的这些人,从汉高祖刘邦到他手下的那些重要的将相,夺取天下最重要的助手,这些人往往都没有显赫的家世。

这里头有显赫家世的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直白点说,就等于是平民,就是所谓社会生活最底层的平民里靠上的,以及过去那些贵族没落到下层的这样一些人夺取了天下。

所以这种时代本身的变化,给司马迁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现实的思想资源,可以说塑造了他这样的意识,也是他纪传体能够被发明出来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战国到西汉初年,个人在历史、社会生活、在政府、外交各方面,他的活动可以说越来越突出了。

一个人、一席话、一个名将、一场战役就可能消灭一个国家,创造一段历史,而个人在此前的历史中从来没有看到会发现如此突出的作用。

可以讲,在战国到秦汉之际,在我们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当中是一个个人主义崛起的时代,而这种个人主义的历史崛起,反映为一种历史学的意识,就变成了纪传体。

这样,过去那个编年体、流水账就变成了记我的朋友王小二的故事。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期再见。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8)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好玩的《史记》

不一样的《史记》

323日起

每周一三五更新

不做司马迁的翻译官

用知识方法论的现代工具

结合历史文献与最新考古

重新叙述《史记》书里书外的故事

给孩子不一样的中国史入门课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9)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主讲人 赵楚

知名战略学者

秦汉军事史学者

国际问题专栏作家

博雅小学堂历史与新闻导师

120讲精彩音频

120套图文详解

120套历史常识

适合人群:9岁

点击扫码 立即订阅

纪传体是什么它的贡献何在(纪传体的诞生从流水账到记我的伙伴王小二)(10)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点击原文,立即订阅《好玩的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