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前,仙居人集吴昌硕字,于神仙居(韦羌山)景区立一“太白梦游处”石碑,邀集四方,公然告之于众曰:此乃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所谓之天姥山。彼时吾在京城之友人,亦多有前往览胜者,某归而告曰:“噫!真正之天姥山乃在仙居也。”我笑答曰:“此当今之戏作,或非事实也。”并举历代骚客所为诗文,皆无一言及天姥山在仙居者。友亦信我所言,乃劝吾撰文,或可澄清。初意以为,当今新昌与仙居,多有文史专家,自有他们分说,且此事所牵扯者更多是“旅游”,而非“学术”与“文化”,非区区所能卷涉。而自谢灵运到李白,乃至宋元明清历代诗词文章,其所举天姥山皆在古之剡县,今之新昌。古史班班,稍通文墨者自可分辨,更无须我辈强说。天姥山或可有二,亦可有三有四。然则数载忽忽而过,颠倒之说愈演愈烈,更有甚者曰:天姥山在新昌不过是误传。彼等又将“神仙居”这个好名字改成了“天姥山”。尝闻诸黄宣献曰,山之名闻于天下者,以其人也。古之天姥因人而名,今之天姥亦赖人以说。虽或有颠倒众说,然其来龙去脉,亦不可不明。遂草此文,以备于友人之来问者。天姥山之得名,今有多种想象,然而落于文字,则无可考证。盖其所闻于世于者,或不早于两汉,而见于文字者,实肇端于西晋。唐李善(630-689)《昭明文选注》:“《吴录·地理志》曰:剡县有天姥岑。”其所注者为谢灵运(385-433)《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因其中句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隋书·经籍志》:“晋有张勃《吴录》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吴录》三十卷,张勃撰。”《新唐书·艺文志》:“张勃《吴录》,三十卷。”这就是天姥山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张勃生卒不详,而据《通志》,其为晋武帝(236-290)时太子仆,晋武帝司马炎于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篡魏自立,改元泰始,至太熙元年(290)在位,以此可想见张勃所处时代。而《吴录》记东吴之事,则当在东吴天纪四年(280)晋灭吴国之后。《太平寰宇记》(976-983)曰:“天姥山,在剡县南八十里。《名山志》曰:‘山上有枫千余丈,萧萧然。’《后吴录》云:‘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谢灵运诗云:‘瞑投剡山中,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奇那可寻’,即此也。”其中所引《后吴录》,即张勃所撰《吴录》,后吴者以区别于先秦之吴国,而《名山志》则是谢灵运所作《游名山志》。

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之破析)(1)

所谓“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登者即南迁之汉人,歌谣者即古越原住民。剡县本是於越故地,后败于楚,一并为秦所灭,秦汉时为会稽郡属地,始有中原移民。《史记》: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越绝书》:“是时,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因徙天下有罪适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阴。”其后中原移民纷纷南来,逐渐取代原住民。东汉以后,随着道教兴起,乃将山上歌谣之人仙化,此盖天姥之由来。即如《幽明录》所言:“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这固然是神仙家造撰的故事,然则亦反映出所谓汉人与原住民之交融。而古越遗民原本未必住在山上,可是随着中原政权之进逼,不得不退守到山上。此在东吴累次征服山越之战即可见一斑。於越遗民,或自冒姓氏,融入汉人,或躲进深山,与世不相往来,成仙人矣。因闻山上歌谣之响而传为天姥,故天姥山原或并非实指某一处,而是个大范围。甚而有多处,因为像那样的古越遗民所居之山,古会稽郡(越国境内)在在皆是,而后来州县越置越多,则其境中山川或各生其名,或异地而同名。如跨越宁绍的四明山亦名天姥山,《元丰九域志》曰:“天姥山,一名四明山”,惟九域志所言四明山在亦明言在新昌境内。杭州石甑山亦有天姥山之名,《太平寰宇记》曰:“石甑山,按《郡国志》云:‘石甑山,一名天姥山,有石危如甑,三石支在下,一人揺之,輙动更加,千人摇之,终不落。”今之松阳县(古代也属会稽郡)也有天姥山,乾隆《松阳县志》曰:“天姥山,在县西南四十里,高二百余丈。其中烟云五色,洞壑幽深,中有石佛、石鼎、石牛、石马,背之上更有百鸟百兽迹,昔有道人结屋修炼于此。”而名相近者,更有长兴独姥山、浦城太姥山、福鼎太姥山,巧合的是这些地方都是古会稽郡亦即越国属地。异地同名,不独天姥山,其它如石城山、桐柏山、天目山多而有之。异地同名之山,或有后来附会的,亦或初时即因同一文化现象而起的。故而所谓韦羌山亦名天姥山,并不奇怪。《昭明文选注》与《太平寰宇记》所引,一则天姥岑,一则天姥山,或曰“新昌之山,天姥岑耳,非天姥山也”。咄!真无知之徒。殊不知《尔雅·释山》曰:“山大而高,崧;山小而高,岑;锐而高,峤;卑而大,扈;小而众,岿;小山,岌;大山,峘。”又曰:“多小石,磝;多大石,礐;多草木,岵;无草木,峐;山上有水,埒;夏有水,冬无水,泶。”释山,其详在特征。古之山各因其特征而别有雅称,故谓天姥岑与天姥山,实则同名而异写。岑者本就是拥有某种特征之山。山小而高曰岑,正是天姥山特点,正如锐而高者是临海峤特点,谢灵运一代文豪,其曰临海峤,曰天姥岑,实以文学家之锐笔,据山之特点而状也。且在诗文中,亦有为了押韵之目的,“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傥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岑字若改成山,则没法押韵。此则如在唐诗中,庐山亦称庐山岑,泰山亦称泰山岑。庐山岑、泰山岑是庐山泰山一岑,天姥岑是天姥山一岑,临海峤是临海山一峤。而在常人,则径呼庐山、泰山、天姥山、临海山,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曰:“高阳许询,字玄度。丹阳许玄,字远游。并清高不仕。询有才藻,能清言。玄山居服食,志求仙道。游会稽、临海山,誓不归家,乃与妇书令改适,后入深山,莫知所止。或以为升仙。 ”此临海山,就是《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之临海峤,太平二年(257年),始分会稽郡而置临海郡,先有临海山,后有临海郡,郡因山而名。所谓游会稽临海山,或谓会稽、临海二山,或谓会稽之临海山,临海郡出会稽,后者乃从其旧亦通。而临海山因溪而名,《太平寰宇记》:“临海山,在县北二百四十里,有水合成溪,自临海,一水是始丰溪,一水是东女溪,至州北两相合,即名临海溪,山因溪名。”

梦游天姥吟留别内容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之破析)(2)

而剡县天姥山,即后来的新昌天姥山,自从《吴录》以后,唐宋以来至于明清历代志书皆有记载。《元和郡县图志·越州》(813年):“天姥山,在(剡)县南八十里。”《元丰九域志》(1080年):“(剡县)有天姥山,剡溪。”《舆第广记》(1111-1117年):“剡县,汉属会稽郡,东汉晋隋皆因之,唐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嵊州,六年州废来属,有天姥山。”《舆地纪胜》(1227年):“天姥山,在新昌东南五十里,东接天台,西联沃洲。”《方舆胜览》(1239年):“天姥山,在新昌县东四十五里,接天台山。”《肇域志》(1662年):“天姥山,在(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连沃洲山。”《读史方舆纪要》(1692年):“天姥山,(新昌)县东南五十里。高三千五百丈,周六十里。脉从括苍来,盘亘数百里,至关岭入县界,东接天台,西联沃洲,道书以为第十六福地,山之最高峰曰拨云尖。”嘉靖《浙江通志》(1551年):绍兴·新昌:天姥山,东接天台华顶峰,西北联沃洲山。”而《太平御览》(983年)曰:“天姥山,《郡国志》曰:‘天姥山,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科斗形,高不可识。春月樵者,闻箫鼓笳吹之声聒耳。元嘉中,遣名画写状於扇,即此山也。’”《太平御览》所谓的《郡国志》为唐代志书,被后世广泛引用,而今已失传。《太平御览》列会稽东越诸山,范围甚广,临海山、武夷山都在内,所言会稽东越者为古会稽郡。括苍山之后,紧随天姥山,两山相连,因言石壁有科斗形文字,其所言或并非剡县之天姥山(即今日新昌县之天姥山),实为与括苍山相临的韦羌山。韦羌者或本与括苍之音转有关。《太平寰宇记》曰:“括苍山,在州西四十里,髙一万六千丈,《神仙传》:‘王方平居昆仑,往来罗浮、括苍山。’相连石壁山,有刊字,蝌蚪形,髙不可识,春月樵者闻鼓吹箫笳之声聒耳。元嘉中遣名手画写状如圆扇,即此山。”《太平寰宇记》所述后半部分其实也是引用的《郡国志》,惟其将韦羌山称作石壁山。据吾友仙居王巧赛考证,韦羌山一山而有九名,曰韦运、韦羌、伟羌、韦乡、伟乡、伟美、天鼓,天姥、王姥,其实还有一名曰石壁山。其中多是同音异写而已。至如天姥王姥或是后世讹传。巧赛兄曰韦羌者,在仙居方言读作虞空(yukong),乃音转自瓯羌与越羌,实为瓯时代之古音,其有《韦羌山读音考》一文详述音转过程。此说可从,然则所谓韦羌山旧名天姥山可谓无稽。剡县诸名山,天姥山海拔899.7米,嶀山海拔749米,嵊山海拔213.5米,剡山海拔146米。故韦羌山,乃临海溪(即今台州椒江、灵江)域内众山之高者,而天姥山乃沿剡溪众山之高者。天姥山非特是新昌一邑之望山,即在新昌置县前亦是剡县一邑之望山。而所谓韦羌山与天姥山之混淆,则肇始于唐代中晚期之《郡国志》。《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郡国志》十卷 ”,然未详作者。《续通志》记有“贞观《郡国志》十卷”,与《新唐书》所言卷数合,可知其修撰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然则嘉定《赤城志》《大明一统志》《江南通志》《河南通志》《山西通志》《三国志补注》《后汉书八家辑注》《吴兴新备》《至大金陵新志》《永乐大典(残卷)》诸书所引,皆称“元和郡国志”,宋代《通志》录有“元和郡国志十卷”,宋王应麟撰《玉海》则谓“元和郡国志四十卷”,则此《郡国志》似成于中晚唐之元和年间,而宋代程大昌(1123-1195)《禹贡论》与《大清一统志》所引,则称“李吉甫《元和郡国志》”,而李吉甫(758-814)所著实为《元和郡县图志》,又称《元和郡县志》或《元和郡国图》,诸书引为《郡国志》则有所混淆也。而《太平御览》与《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多载陆羽之事,陆羽大概卒于贞元二十年(804年)前后,可知《太平御览》所引之《郡国志》当成书于这之后,并非唐初贞观《郡国志》。此《郡国志》或是《元和郡县图志》之讹,或是与《元和郡县图志》同一时期撰修的另外一部地理专著《郡国志》,比较内容,则后者为是。所以据这《郡国志》将韦羌山的特征嫁接到天姥山或者说将韦羌山混淆为天姥山,实则已至中晚唐,其时距李白游剡中已过了七十多年,而据谢灵运游剡县天姥山已过了三百七十多年。设若韦羌山亦名天姥,然史籍所载至少比剡县天姥山晚了数百年。焉知其不是在天姥山名闻天下之后,辗转讹传而致相混淆。

2022年5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