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这20年来我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我虽然不是人工智能专业,但经过20年的学习耕耘,也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从自学机器人相关知识,到从事智能机器人教育、创建“智创空间”和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化学专业出身的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正高级教师王同聚,却与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打上了“交道”他深耕人工智能教育、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近20年,培训教师、学生和家长2万多人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刘庆峰ai+教育推动师生减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刘庆峰ai+教育推动师生减负
“活到老学到老,这20年来我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我虽然不是人工智能专业,但经过20年的学习耕耘,也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从自学机器人相关知识,到从事智能机器人教育、创建“智创空间”和人工智能体验中心,化学专业出身的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正高级教师王同聚,却与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打上了“交道”。他深耕人工智能教育、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近20年,培训教师、学生和家长2万多人次。
王同聚走的不仅是一条人工智能教育道路,更是一条终身学习之路,他坚持做人工智能教育的“赶路人”。
2001年,王同聚进入中山大学,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次年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从事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育,自那时起便与智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国内开展机器人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学校较少,缺乏教材和可借鉴的教学模式,这成为王同聚教育道路上的“拦路虎”。王同聚一边自学机器人相关知识、编写校本教材,一边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机器人竞赛活动。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他也斩获了“全国十佳科技教师”等多项荣誉。
编写教材并非易事,这背后蕴含着王同聚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拳拳之心。自2003年起,王同聚作为《人工智能初步》教材的主编,到中山大学图书馆和广州图书馆大量搜集、借阅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书籍,系统地学习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于2005年底完成编写。此外,他还编著出版了12部人工智能与STEM教育教材,为开展人工智能师资培训和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推进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过程中,王同聚遇到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但他“就是‘一根筋’,想办的事情一定要办成”。为配置先进高端的教学设备,王同聚主动拿出可行性方案,经过校方和有关部门评审,购入相关设备,最终化解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老师一定要主动想办法、想点子,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王同聚表示。
由于在人工智能教学方面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教师未能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为破解这一难题,王同聚结合自身的教育经历,依托智能机器人,与研究团队构建“微课导学”教学模式等。教师在课前录制好微课,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与课中研习,以便教师能够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问题,进行答疑并解决。此外,学生还能在课后观看视频来巩固所学知识。
为帮助教师提升讲授人工智能课程的能力,王同聚不仅开设了继续教育课程、专题讲座等,还带领教师“走出去”,与行业专家、名师进行交流。广州市南武中学教师许月媚是广州市王同聚名师工作室成员。“经过三年多的培训,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许月媚说,在王同聚的影响下,自己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参与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发,承担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市级公开课,主持省级、市级人工智能课题研究等。目前,许月媚已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小学智能教育班名教师培养对象。
王同聚还参与广州院士专家行活动,深入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活动。为增强讲座的趣味性,他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作介绍,还经常把演示道具带到现场。在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里,他表演了一段悬空体感式虚拟爵士鼓。在脚上戴上一个黑色的盒子后连接蓝牙,只需拿着鼓棒敲不同的方位,就会传出鼓的声音。看似敲空气、实际在打鼓的表演,赢得了现场的掌声与喝彩。
“开展有趣有益的人工智能普及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王同聚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拥抱人工智能,并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社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曾海盈 记者 刘盾)
作者:曾海盈 刘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