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秦孝公奋发图强,求才若渴。他曾下令:“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别国人,谁有良策能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为官,赏他土地。”这时,魏国的一个名叫卫鞅(yāng)的人,应召来到秦国,见到了秦孝公,讲述了他的富国强兵主张和办法。主要内容是:整顿户口,奖励生产,限制商业,削弱贵族特权,等等,并提出要奖罚分明。秦孝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决定改革旧的制度,推行卫鞅提出的新法令。消息传开之后,一些守旧的贵族大臣议论纷纷,认为新法是异说谬论,行新法国必乱,等等。但是卫鞅举出大量事实,说明只要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古法、旧礼都可以改变,如果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把反对变法的大臣们说得哑口无言。秦孝公非常高兴,拜卫鞅为左庶长(官名),授予他推行新法的大权;并且宣布谁再反对变法,就治谁的罪。

作法自毙与商鞅有什么联系(商鞅作法自毙)(1)

公元前356 年(周显王十三年),卫鞅的新法令公布了。卫鞅懂得,制定新法难,严格执法更难。为使新法在百姓中有威信,卫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3丈长的木桩,并公布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桩扛到北门去,赏十金。”开始百姓们不明其意,只在木桩周围观看,没有人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敢扛,又把奖赏提到50金,大家更糊涂了,不知这位新上任的左庶长想做什么。这时一个粗壮的大汉,分开众人,把木桩扛到了北门,卫鞅夸奖大汉说:“好,你能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是一个好百姓。”随后就把准备好的50金赏给了大汉。通过这件事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作法自毙与商鞅有什么联系(商鞅作法自毙)(2)

新法限制了贵族的权力,没有军功的人不能得到封赏,实行连坐法,他们也不能为所欲为了,所以新法刚刚推行,就遇到很大的阻力。甘龙等不但自己反对,还唆使太子起来反对。卫鞅向秦孝公讲了由于上层人物的反对,新法难以推行的事实。秦孝公说:“谁反对就惩治谁。”于是卫鞅罢了甘龙的官,对于太子,卫鞅认为太子犯法,罪在太子的老师,应该惩治他们。这样,太子的老师公子虔被割了鼻子,公孙贾脸上被刺了字。大家看到孝公和卫鞅这样坚决执法,都不敢反对新法了。

作法自毙与商鞅有什么联系(商鞅作法自毙)(3)

几年后,由于新法的实施,百姓们安心耕织,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生活也有所改善,将士们争先杀敌立功,秦国变得富强起来。卫鞅不但变法有功,还在攻打魏国中获胜。秦孝公为了奖励卫鞅,把商、于一带15座城镇封赏给了卫鞅,这以后人们就称卫鞅为商鞅了。

20年后,秦孝公病逝,太子驷即位,为秦惠文王。由于过去惠文王反对变法,商鞅给他定了罪,而且惩罚了他的老师,所以一直怀恨商鞅。他一当上国君,就串通反对变法的人,诬陷商鞅阴谋造反,准备抓商鞅问罪。商鞅得知消息后,立即逃出京城。当他逃到一处驿馆想休息一下时,主事的人不知他是商鞅,说:“商君制定的法令,没有证明文书不能住宿。”商鞅叹气说:“为法之敝一至于此哉!”叹息自己立法反受其法的制裁。后人概括商鞅的话为“作法自毙”,意思是自己害了自己。

后来,商鞅又连夜逃到魏国,因为魏国不敢得罪秦惠文王,便把商鞅送回秦国。途中他逃到封地商,发兵攻秦,兵败被俘,受到车裂酷刑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