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廿五,也是“二九”的第一天。

民间素有“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说法,说明逢九之时,要注意补养身体,为来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三九灸和三伏灸的时间(二九灸又到了冬三月)(1)

三九天时,阴盛阳衰,我们要注意护卫人体元气、补精益髓,同时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这个时候还要注意滋阴益胃,通过内养来对付外邪

二九灸,滋阴有道

人有三宝,俗称“精、气、神”,其中“精”为初始之本,人的“血”、“津”、“精”,都属于“阴”的范畴。它们是身体功能产生的基础,因此也是生命的根基,补阴补的就是这些,类似于帮助身体蓄力储能。

秋冬季节,作为生命活动物质基础的“阴”,即血、精、津很容易匮乏,形成“阴虚”,通俗的讲,即表示人体正在透支身体储存的能量,所以《黄帝内经》才会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之道。

三九灸和三伏灸的时间(二九灸又到了冬三月)(2)

养阴要穴:天枢穴、复溜穴

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脐中旁开2寸,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通过于天枢穴

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吃进东西后,通过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它需要一个功能,把有用的东西留在体内,没用的东西排出去,这就叫分清降浊。艾灸天枢穴,能起到疏调肠腑、理气行滞、益胃生津的作用。

三九灸和三伏灸的时间(二九灸又到了冬三月)(3)

复溜穴是肾经的母穴,而肾多虚证,肾之阴水易于亏耗。“复溜”的意思就是有水液在某个地方停滞不流,那么刺激此穴又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

中医说“虚则补其母”,艾灸复溜穴有滋阴补肾、益髓填精之效,与天枢穴合用,就能起到益胃生津、滋养清热的作用。

三九灸和三伏灸的时间(二九灸又到了冬三月)(4)

滋阴要穴:三阴交、涌泉穴

三阴交,顾名思义就是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交会穴。要知道,肝经跟血有关,脾经是后天之本,肾经是先天之本,所以艾灸这个穴位既补了先天,又补了后天,既可以补肝肾,又可以滋阴明目。

三九灸和三伏灸的时间(二九灸又到了冬三月)(5)

《灵枢》中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经常按摩、艾灸涌泉穴,可使肾水充足,能够遏制上炎的虚火。与三阴交联合使用更有滋阴养肾、益肝明目之效。

我们在说艾灸灸量过大容易上火的时候,都会建议艾人们去泡一泡脚,或者是艾灸下肢的三阴交涌泉穴,把火引下来,其实就是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三九灸和三伏灸的时间(二九灸又到了冬三月)(6)

二九养阴,早睡晚起

冬三月,当以养阴为要。秋冬养阴的另一层含义是,秋冬季节日照时间短,而中医对睡眠的讲究,要求“以待日光”。秋冬太阳比较晚才出来,自然就要晚起一点。特别是中老年人,如果天还没亮就早早起来晨练,不但不养阴,还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问题。

如果能“以待日光而起”,人们在秋冬就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更好地修复身体。这个修复就是中医说的“养阴”,也是秋冬补养的要务。

如果上班族不能做到晚起,那起码要做到早睡,每天要保证7~8个小时睡眠时间,因为早睡有利于阳气潜藏,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有助养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