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练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毛主席在1961年时见到参加民兵军训的女兵时被女兵部队的英姿飒爽所感染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赞美了他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

历史不仅是男人的故事,同时也是女人的江湖。有这么一位女性她十五岁参加了革命,十七岁担任红四方面军妇女工兵营营长,她参加过长征,积极地投身于革命事业,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她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她成为了开国时唯一被授予大校军衔的女性,她便是林月琴,丈夫是军委副主席,儿子是中将。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1)

林月琴

投身革命,加入红军

1914年,林月琴在安徽省金寨县的一户小商人家庭出生,她的父亲林维尹是我国的早期党员。早年间,林维尹受到西方新思想的影响,立志投身于拯救中国的革命事业。林维尹在当地开了一家杂货铺,借助开杂货店为掩护,秘密地为党提供地下交通的工作。

林月琴家中的西厢房里,常年聚集着大量秘密工作的地下党员,他们在这里负责各类先进革命宣传册的印刷与传播,林月琴从小耳濡目染。

尽管在旧社会女性读书的情况极为少见,但林月琴从小受到各种革命宣传册的影响,她渴望读书渴望获取知识,她的父亲便将她送到当地的小学上去读书。

在小学期间,她受到了父亲与小学校长共产党员詹谷堂的影响,了解到压在了中国身上的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大山,她渴望自己也可以投身到这样的拯救事业中去。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2)

没想到,这一天很快就来了。1929年5月,林月琴参与了发生在商城县的立夏起义活动,小小年纪的林月琴已经展露出了不乏的领导才能,被推选为了儿童团的指导员,她还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事业者。

而一次意外中,她的父亲被错误地划分为了“地主”和“改组派”,林月琴也因此被免去了儿童局局长,还因此被送到了“劳改队”。不久,红四方面军开始转战川峡边区,劳改队不得已遣散,但林月琴内心坚定的革命火苗并没有因此而熄灭。

她发挥出了她在儿童团时出色的指挥领导才能,组织了一些妇女楞是跟在红军的后方,他们洗衣做饭,照顾伤员,缝补红军破旧的衣裳。

长此以往,林月琴的行为打动了红四军领导,从此她开始正式加入了长征,他们被编入了一个红军分队,从此林月琴真正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员,这一年,她二十一岁。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3)

长征是无比艰苦的,自然环境的恶劣,部队物资的匮乏,这都是压在士兵身上的重担,不少的士兵都在长征的路上倒下。

林月琴虽为女子,但是她两爬雪山,三过草地,完全不输其他男士兵,其组织领导能力优秀,加入红军不久之后便成为了妇女工兵营营长,负责战士们的后勤工。

长征途中后勤工作尤为重要,长征历经千山万水,攀爬大雪山更是寒冷刺骨,林月琴带领女战士在寒冬来临之际赶制衣帽、鞋袜、被装,解决数万将士们的穿衣问题,受到前方将士们极为热烈的称赞。

在漫漫长途之中,林月琴所带领的的妇女工兵营更是负担起极为繁重的工作,除了照顾伤员和民工的生活,他们还要负责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士气,勉励他们跟上前方队伍。夜晚宿营之时,他们还要在伤员和民工休息之后,他们才可以休息。

经过漫长的长征,无数的艰难险阻和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林月琴也在在途中磨练出英雄般艰苦卓绝的意志。1936年,红二、红四方面军最终会师,林月琴终于抵达陕北。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4)

与罗荣桓的爱情故事

比起林月琴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历程,林月琴更为人熟知的是她与罗荣桓的爱情故事,林月琴在红军队伍中的后勤军需处工作时,她经常要与总兵站打交道,日久生情,她与总兵站的站长吴先恩相恋结婚。长征结束后,吴先恩却告别妻子加入西征的路途。

不久之后,传来噩耗,西路军几近全军覆没,林月琴被告知她的丈夫吴先恩已经在战斗之中牺牲,林月琴笼罩在失去丈夫的悲情之下,她整日郁郁寡欢,独来独往。不久之后,在周边工作的妇女同志的撮合下,林月琴与当时作为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相识。

在战火席卷大地,前途难料的年代,林月琴在当时十分崇拜罗荣桓。逐渐地,在周围同志的推波助澜下,她与罗荣桓结为了革命伉俪,大家都十分看好二人的结合,为了庆祝这对良缘,周围的同志省吃俭用凑了半袋白面,为他们做了顿面条,这新婚宴便算是完成了。

战争年代时间紧迫,新婚第二天,罗荣桓便开始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罗荣桓时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主任,他主抓思想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林月琴在这段时间向罗荣桓学习了不少党的基础知识与历史,提高了思想文化水平。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5)

罗林二人新婚不久,举世震惊的抗战爆发,罗荣桓担任115师政训处主任远赴战场,新婚小夫妻便这样分别了,尽管林月琴极为不舍,但她的思想感情还是极为支持丈夫的革命工作。

周围的人问她:“你们刚结婚不久,罗荣桓就去打仗了你能舍得吗?”她笑了笑回答道:“我的家是小家,我的丈夫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去的,没有国家又何来我们的小家呢?”

她对自身的高度要求使得她也不甘落后,1938年5月,她受任命为八路军先办事机要处秘书,她的工作认真严谨,优秀地完成了组织上要求的各项任务,受到组织上的高度赞赏。

1943年一月,她担任山东军区司令部机要科政治协理员,负责罗荣桓与上下级以及友邻部队的信息输送工作,在她的细致工作下,电报信息畅通无阻,安全保密。

在这期间,罗荣桓身患重病,她不仅细心地完成本职工作,还承担起照顾丈夫的工作,林月琴每天细心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使得罗荣桓能够承担的了繁重的指挥领导工作。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6)

为革命而送走三个儿女

在局势不安,战火纷飞的年代,生离死别是极为常见的,林月琴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途中,她曾承受了作为母亲最无法承受的痛苦-孩子的逝去。1938年,林月琴生下了她与罗荣桓的第一个孩子,孩子取名叫罗北屯,此时的罗荣桓正在山西的抗日前线,她只能独自带着孩子。

几个月后,组织上突然传来任务,不得已之下,林月琴只能将孩子寄放在农民家中,而后,当罗荣桓到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时候,却得知儿子已经在农村夭折了。

知道消息的林月琴无比的悲痛,但她想到了革命大业尚在继续,便没有心情再难过,紧接着没有怨言地投入到了繁重的工作中去。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7)

1938年8月,在担任晋西北南区委党员训练主任之时,林月琴再次怀孕,不久后她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这个时间罗荣桓正赶往山东战场,所以这个儿子取名罗东进

可为了工作,林月琴只能流着泪把孩子交付给了一个老乡。尽管悲痛不已,但此时林月琴还没有来得及伤心,便又再次投身到革命工作之中。

后来,罗东进幸运地活了下来。罗东进后来在哈军工学习,他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逐渐成长为第二炮兵部队的高级将领,在1999年罗东进成为了一名解放军中将。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8)

罗东进

沿着丈夫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1955年,林月琴受到了大校军衔的授衔,成为了开国第一个女大校。她的丈夫罗荣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法律委员会委员。在1954年罗荣桓出任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罗荣桓被授元帅军衔。

开国女将校(开国唯一的女性大校)(9)

自从1942年起,罗荣桓便一直带病指挥作战,他的身体问题一度让林月琴非常的担心,1946年时,罗荣桓前往苏联做手术,切除了一边肾脏。

尽管失去了一个肾脏,没等身体稍微恢复一些,他便又紧张地投入到了战事的指挥当中。随着年龄增大,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罗荣桓的肾脏最后完全坏死,不仅疼得要死而且痒得要命。

看到丈夫难受,林月琴只得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用水给他擦洗身子,尽管那时林月琴已经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但她仍然不顾自己的身体,坚守在丈夫的身边。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最终没有挺过去,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全党上下都十分痛心,最为悲痛的是林月琴。

林月琴与罗荣桓携手走过几十载春秋,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更是有着坚定的革命友谊,他们不仅是夫妻,更是战友,罗荣桓的离去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罗荣桓离世之后,林月琴坚定地沿着罗荣桓的道路接着走了下去,去完成罗荣桓还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2003年,林月琴离开了人世,她的一生,就此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