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暴雨,大家认为那将会是怎样的天气呢?一定是倾盆而下的瓢泼大雨吧?如果没带伞出门遇到暴雨,那一定几秒钟就会被雨水淋透。那么,暴雨真的只有这一种吗?

当然不是,“淅淅沥沥”也可以用来形容暴雨。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首先,让我们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拆解一下暴雨的“暴”字:它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最上面是“日”,中间是“共”,下部结构类似“水”字的变形,总结起来就是“当日总共的降雨量”。

淅淅沥沥可以形容倾盆大雨吗(什么淅淅沥沥也算暴雨)(1)

巧了,这与气象意义上对暴雨的定义不谋而合:24小时(当日)累积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的降雨过程为暴雨过程;若累积雨量达到100mm以上,则是大暴雨的级别;若累积雨量达到250mm以上,就是特大暴雨级别。

淅淅沥沥可以形容倾盆大雨吗(什么淅淅沥沥也算暴雨)(2)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重点就是累积两个字。所以暴雨既可以是1小时降下50mm的降雨(短时暴雨),也可以是每小时下2-3mm且持续24小时的降雨,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淅淅沥沥的暴雨天气(即持续性稳定降水导致的暴雨)。

淅淅沥沥可以形容倾盆大雨吗(什么淅淅沥沥也算暴雨)(3)

近两年,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地出现暴雨甚至特大暴雨。短时间内暴雨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再好的排水系统也无法阻止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如2021年7月20日发生在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以1小时高达201.9mm降水量创造陆地小时降水极值,造成严重的灾害。

而“淅淅沥沥的暴雨”却常常因为它“温和无害”的外表让人对它掉以轻心。据测定,5mm的降雨便可使旱地浸透3-6厘米,而这样的降雨持续10个小时以上,对于山谷丘陵地带可谓是温柔一刀。此时的降雨充当了润滑剂的作用,不断地渗透到土层、沙石间,减小颗粒间的摩擦力,从而造成土层结构的松散,这种“润滑作用”持续时间长了,同样也会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气象上的暴雨是按照累积量来定义的缘故。

淅淅沥沥可以形容倾盆大雨吗(什么淅淅沥沥也算暴雨)(4)

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破坏力巨大,但暴雨呈现出的样子却可以在24小时内千变万化,为此气象部门根据降水强度制定了四种等级的暴雨预警信号。像淅淅沥沥的暴雨,对应时效为12小时的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若暴雨时段集中到6小时或3小时内,则需要发布暴雨黄色或橙色预警信号;若3小时内降水已达到100mm或预报未来3小时降水将达100mm以上大暴雨过程,气象部门则会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这种级别的降水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倾盆暴雨”了。

淅淅沥沥可以形容倾盆大雨吗(什么淅淅沥沥也算暴雨)(5)

暴雨的样子可以千变万化,但是暴雨来袭时的防范建议却是万变不离其宗:非必要时不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则注意避开低洼积水路段,以免发生掉入下水道、积水触电等危险情况;如果遇到汽车熄火,则应当机立断,离开车内到高处等待救援;居住在山区的小伙伴如果发现水位上涨较快且上游来水浑浊时,则要迅速向与水流垂直且两侧地势较高的位置转移。

淅淅沥沥可以形容倾盆大雨吗(什么淅淅沥沥也算暴雨)(6)

我们常说水火无情,在极端天气面前,我们人类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暴雨来袭时,大家要及时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遵循防御指南中的建议,科学避险。只有这样,大自然的风霜雪雨才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

转自:草原全媒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