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成荣

巢湖处于皖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是三国时期吴国所辖地。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掌故民俗典籍。老家的称谓礼节需要大家略微知道。我了解的老家称谓和礼节可能都是表象的。那是一个孩子的眼光。

巢湖民风民俗(老家巢湖的称谓和礼节)(1)

老家处于阜宿方言区到淮扬方言的过渡地带。入声字较多,说话语速快,重复多,舌头很灵巧,有时还没有进入耳膜,话就结束了。没有北方方言的耿直,也没有真正吴侬软语的柔美。处于这个地带的很多称谓与其他地方很有些不同。

关于祖辈的称呼,我们称祖父为zizi,称祖母为lai lai,曾祖就为taizizi,tailailai,称呼外祖父外祖母为 ga be zizi ,ga bu laiai。

关于父辈的称呼,我们称父亲为dada,称呼母亲为ma ma。这是大家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称呼自己的母亲为阿姨。我家大哥就称呼妈妈为阿姨,原因就是当时大哥出生时,上面姐姐多,有个儿子就像宝贝一样。担心长不大,不健康,于是让他称呼自己的母亲为阿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类似于北方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取一个阿狗阿猫的名字。俗话说,名字越贱,孩子越好养。至于为什么称呼母亲为阿姨。我搞不清楚,在很长时间里都以为老大是抱养的,虽然事实不是这样的。现在看来还不如是抱养的。

我们老家对亲戚的称呼一律按照子女的辈分来称呼。比如妈妈称呼自己的弟弟为“大舅”,前面不会加上“他”。我的表姐称呼我的妈妈为“姥姥(巢湖是姑妈的意思,第一个字一声,第二个字二声)”,我舅妈和我大舅都会这样称呼妈妈。虽然有时候他们也会喊“大姐”,一般都是孩子们不在身边。所以有时候不同辈分,年龄相仿的人都是同样称呼的话,你不一定能够分得清谁是真正应该喊,谁是符合孩子们喊得。初到巢湖农村的人一定要小心。

嫂子或弟媳妇称呼小叔子或大伯时一律跟着孩子们称呼。“二yi(第一声或轻声)”“三yi”这样喊,表示二叔、三叔。

对于女婿的家人或儿媳妇的娘家人也一律按照女婿或儿媳妇的身份来表达敬意。

家里的孩子,一般叫做“xiao a zi”,最小的孩子一般叫做“xiao bi ”,我至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虽然已经被叫了五十年(这个称呼只能是父母的专称。我家老大就叫我小四子,当然现在叫老四了。),我一直猜想可能就是小宝贝的意思。

掌握了巢湖尤其是我老家中垾徐村的关于称呼的知识,你才能够和乡人走得近,递得上话,才能熟悉。不然,老家人会说这个xiao a zi不“ding leng”(就是不知好歹的意思,或者是脑子不灵光)。

巢湖民风民俗(老家巢湖的称谓和礼节)(2)

家乡的礼节也比较多,婚丧嫁娶,说媒定亲,房屋架梁、上瓦,孩子满月抓周、剃辫,老人做寿,上学参军等等都是需要待客的。我在《老家的冬天》里说过,老家人吃早酒,一年四季尤其是逢年过节,吃早酒就更普遍了。我记得多年后第一次回家,在家里待了几天,每天早晨都要被喊去吃早酒,在天井里一坐或堂屋围着八仙桌一坐。天井里坐稍微随意一些,但是在堂屋八仙桌上一坐,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坐了。老家的座位还是很有讲究的。不然范增会很不高兴的。

范增是巢湖人,属于现在巢湖亚父乡。《居巢人范增》这样介绍:“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鸿门宴》中关于座位的主次写的很详细也很清楚:“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我们老家堂屋的八仙桌座位也是十分讲究的。座次也差不多。如果家里来了新女婿,那么范曾的位置是要让出来的。

老家人喝酒是需要将酒放在锡壶里烫热。酒的度数不是很高,老家有一个好处,就是文质彬彬,从来不炸雷子。我敬你一杯,我和你吃一杯。每次都要站起来,频繁举杯,有时菜一点也吃不上,这种喝法其实酒喝得一点都不少。但是没有北方人喝高兴了炸一杯,喝得不高兴了炸一杯,喝得感情近了炸一杯,言差语错了炸一杯,你是长辈炸一杯,你是哥炸一杯。这是武酒。透露出北方人豪爽率真,透露出舍命陪君子的决心;我们老家不这样,就是慢条斯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就是用家里的待客之道请你不停的举杯,而且早上、中午、晚上都要喝酒,有时安排不过来,早晨就要喝几顿酒。自己茶杯里酽酽的浓茶早就泡好了(老家人特别爱喝茶,本来喝茶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一种象征,但是我们老家无论老少都喜欢喝茶,早晨起来男人们端着刚泡好的清茶叭着烟在村里闲逛就是一道悠闲的风景。)。主人不停地招呼吃菜吃菜。在喝茶、喝酒、招呼吃菜的氛围中,早酒终于结束了,时间也差不多10点多了。主人一定要等到客人端着碗,筷子放在碗上面,两手扶着,站起来说到“我吃好了,你们慢吃”。主人有忙不迭的打洗手水,拿来热毛巾,请客人净手净面。至此早酒算结束了。如果是新女婿上门,就不能这样待客了,必须是挂面、香油、猪油加荷包蛋。无论你几点到,有没有吃过,这都是必须的。我亲眼见过我侄女婿新婚夫妻到家,已经快11点了,中午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家里人还是让他们吃了满满一碗又加了鸡丝的挂面。

巢湖民风民俗(老家巢湖的称谓和礼节)(3)

老家人磕头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过年拜年,不论你多大年龄,只要你是小辈,只要你来拜年,卜罗盖子(膝盖)必须跪地,态度必须虔诚。村里本来就是一大家子,作为小辈,大年初一可就辛苦了,也不能赖在家里不出门,如果这样,你就是“得浆头子”(这孩子很差劲,不懂事)。这个名声很不好听。所以宁愿自己的卜罗盖子受罪,也不能让自己的名声受损。

其实故乡的礼节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娶媳妇就有数不清的礼节,但是我小。我不记得这些,我只记得结婚时好的东西、好看的新娘,只想着晚上去听新房,渴望听出一些动静。

最忆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