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沈从文于1931年9月至1933年9月任教国立青岛大学。青岛时期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分水岭,他的笔触从叙述自身经历转向关心社会和人生,对现实社会的丑恶和文明世界的虚伪也有所针砭,知识分子开始成为他描写的对象,与以往作品迥异的小说《八骏图》就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都市题材小说。

沈从文八骏图多少字(沈从文八骏图的)(1)

沈从文(1932年,青岛)

《八骏图》不但写于“窄而霉斋”,而且还是以这栋大学教授们宿舍楼为背景的。沈从文的“窄而霉斋”居室在福山路3号的一个小楼上,是当时国立青大的一座教职员宿舍楼,坐落于八关山的东麓,拾步可到学校;距中山公园(当时为青岛第一公园)汇泉湾和海水浴场,也不过一箭之地。由于青岛比较潮湿,他给自己的居室起了个雅号:“窄而霉斋”。

《八骏图》里的“八骏”,指的是八位教授,他们有的是物理学家,有的是生物学家、哲学家、史汉学家、六朝文学专家等,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群像。相传周穆王有八匹最出色的坐骑,称为“八骏”,所以用《八骏图》作为小说名,借喻文中的八个教授,具有相当鲜明的讽刺意味。

小说通过“八骏”之一达士先生的视角,惟妙惟肖地塑造了喜读艳体诗文的教授甲、在海滩上窥视女子的教授乙、惦记自己内侄女的教授丙、虐恋倾向的教授丁、认为女人是古怪生物的教授戊等人物,通过对这些知识分子扭曲的心理的分析,揭示了他们的道德观的虚伪性,深刻的反思了当时知识分子畸形人格形成的原因。

沈从文创作《八骏图》与在国立青大任教的“酒中八仙”相关联。当时以校长杨振声为首的八位志同道合的教授,每逢闲暇经常在一起开怀畅饮。这八位教授多具有欧美留学的背景,处处一派绅士作风。沈从文高小毕业,行伍出身,靠自己的努力成为著名作家,又因胡适的赏识,“第二次尝试”(沈从文语),沈从文才能登上大学的讲台,做了胡适任校长的中国公学的一名讲师。因此显得沈从文与他们有的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反感,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小说《八骏图》,对小说中的甲乙丙丁等教授的生活予以讽刺,当然小说的原型并非完全就是现实中的“八仙”。翻阅梁实秋等人的回忆文章,除了梁实秋一篇短小的《回忆沈从文》的文章外,几乎没有沈从文与这八位教授交往的纪录。沈从文这个时期,更多的是与胡适和徐志摩等人有书信往来。

《八骏图》中“八骏”的原型究竟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据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先生考证,《八骏图》中有梁实秋、闻一多等人的影子:“沈在小说中可能把闻一多写成物理学家教授甲,说他是性生活并不如意的人,因为他娶的是乡下妻子。……梁实秋则可能影射教授丁或戊,因为丁或戊教授都主张要有点拘束,不讨厌女人,却不会同一个女人结婚。梁实秋主张在道德和文艺上都要自我节制。《八骏图》中那位非常随便的女孩子,则可能是俞珊。她是青岛大学的校花,赵太侔的夫人。而教授庚则可能是影射赵太侔。据说徐志摩在青岛时曾经警告过俞珊,要她约束自己,不料这时闻一多已经被她深深吸引住了。所以我认为达士先生本人也有闻一多其人的影子。”

金介甫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他为创作《凤凰之子――沈从文传》搜集了大量翔实可信的历史资料,仅资料卡片就多达六千余张,书中注文字数几乎为正文的一半,并曾亲自采访过沈从文先生,因此金介甫对于《八骏图》的考证应该是比较真实可信的。

由于“八骏”明显带有学校八位教授的痕迹,难免引起他们的愤愤不平。当刊登 《八骏图》的上海刊物寄到青岛后,“同住的几位专家都觉得被我讥讽了一下,都认为自己是故事上的甲乙丙丁”,损害了他们的尊严,使沈从文“无从和甲乙丙丁专家同在一处继续共事下去”,无奈中离开了青岛。他说:“《八骏图》和《月下小景》结束了我的教学生活,也结束了我海边孤寂中的那种情绪生活”。

沈从文八骏图多少字(沈从文八骏图的)(2)

对于《八骏图》的“八骏”原型,沈从文有自己的解读,他在《水云》中写道:“只是组织一个梦境。至于用来表现‘人’在各种限制下所见出的性心理错综情感,我从中抽出式样不同的几种人,用语言、行为、联想、比喻以及其他方式来描写它”。对于教授们的“猜谜”般的对号入座,沈从文“只用微笑和沉默作为答复”。

原文由网友“八关山”2009年3月6日发表于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