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二学期(1971年上半年),年级团总支书记林老师让我准备一个发言稿,代表初三年级的团员,在忆苦思甜会上发言这次忆苦思甜会是校团委要求的,麦收季节快到了,利用帮助人民公社收麦的机会,安排一次忆苦思甜会,由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做报告,几个学生代表发言,使年青一代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忆苦思甜大器晚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忆苦思甜大器晚成(吾辈故事忆苦思甜)

忆苦思甜大器晚成

初三第二学期(1971年上半年),年级团总支书记林老师让我准备一个发言稿,代表初三年级的团员,在忆苦思甜会上发言。这次忆苦思甜会是校团委要求的,麦收季节快到了,利用帮助人民公社收麦的机会,安排一次忆苦思甜会,由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做报告,几个学生代表发言,使年青一代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让入团早的同学发言吧,我怕写不好稿子。”我知道发言是一个待遇,表示老师的重视,也是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我特别不喜欢写发言稿,逼迫无奈的时候,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一些言不由衷的文字,念完稿子,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你不是作文写得不错吗?语文老师说你特别喜欢写东西。”林老师说出了让我发言的主要原因。“我喜欢写的是……”我说了一半,不敢再往下说,如果说出了真实想法,可能会受到批评。林老师并不追问,说道,“就这样吧,尽快准备,下个星期就下乡了。”

团组织交待的事情必须完成,我用了较长的时间写了忆苦思甜会的发言稿,下乡时带在身边,不时地拿出来看一看,修改一些不妥当的地方。初三年级帮助收麦的地点是八里塘公社高潮生产大队,这个大队距离我们学校约5公里,我们是走着去的,快中午才到,下午收了半天麦,第二天上午安排开忆苦思甜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