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洁琼 报道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闭幕的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坚定了乡村振兴的步伐与战略。

而作为湖南省最大的金融机构,湖南农信系统深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一直深耕“三农”,坚守具有湖南农信特色的普惠金融道路,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从最初的“脱贫攻坚”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湖南农信系统深入农村基层,探索适合湖南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路径”。

小额助农,金融活水“贷”动脱贫致富梦想

三万、五万,看起来金额不多,但有时却会成为阻碍农户致富道路的一座“大山”。

“余行长,感谢你们发放的扶贫贷款,让我有资金进货来集市摆摊赶集。”韶山梅湖村的老庞,右手残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凭着勤劳肯干、不屈不挠的精神抚养孩子上大学。今年年初,为了改善生活,老庞想批发一些农副产品到附近的集市上卖,但是,批发商品需要资金,他还差几万元资金缺口。于是,老庞向韶山农商银行如意支行咨询贷款的优惠政策。了解到老庞的需求后,韶山农商银行当天就为老庞发放3万元扶贫贷款,并落实好贴息政策。

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内容(业务发挥大作用)(1)

老庞在集市做生意。

有了起步资本,老庞开启了他的小本生意,每月12日,天没亮他骑着“三轮车”,装着农产品、副食品到梅湖村集市出摊赶集。勤劳朴实的老庞,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不仅仅在梅湖村赶集,还将脚步走到周边乡镇,临近年关,他急需申请提高贷款额度备战春节,第二天,工作人员便为老庞办理了增贷手续,将贷款额度提升至5万元。

这仅仅是湖南农信系统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的小额助农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邵阳昭阳的个体户蒋秋松,在昭阳农商银行五峰铺支行的资金助力下,扩大了自己的养殖场,并将产品品类不断扩张,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他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2020年5月,宜章县关溪乡东源村村民范仰宽向宜章农商银行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建起了养鹅场。如今,范仰宽养的鹅由当初的不足500只发展到现在的2000只,还办起民宿,买了小车,年收入达到10万元,顺利脱贫……

虽然贷款金额在5万元以内,却“贷”动了60余万家庭的致富梦想,用小额业务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梦想。据统计,7年多来,湖南农信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4.13亿元,发放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5%以上,“小”业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大作用。

助力千亿产业,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在湖南农信系统看来,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也是有效防止返贫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着力点。通过助力乡村产业的发展,金融真正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是“鱼米之乡”,江永的柚子、新宁的脐橙、南县的稻虾……这些特色产业处处可见湖南农信系统工作人员的身影。“今年的吊瓜结得好,一亩可收300多斤,毛收入可达到5000到6000元。种吊瓜活路轻松,还能带动周边的农户。”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吉卫镇吊瓜种植大户石素芝说,在花垣农商银行吉卫支行信贷资金扶持下,石素芝依托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吊瓜种植,激活土地资源要素,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说起吉卫支行的金融服务,石素芝忍不住点赞。

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内容(业务发挥大作用)(2)

石素芝在吊瓜基地。

当石素芝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时,花垣农商银行吉卫支行龙云浦主动上门对接,发放200万元循环贷款。获得花垣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后,石素芝延长了生产链条,增加加工生产线,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运作模式。而花垣农商银行在走访了当地吊瓜种植户、湘西富民富硒吊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吊瓜子加工厂后,了解种植市场及企业发展动向,挖掘产业链中金融产品及服务切入点,联合开发“吊瓜贷”,在准入条件、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贷款方式上进行个性化定制。

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内容(业务发挥大作用)(3)

农户采摘吊瓜。

星沙农商银行金井支行,立足湘丰村,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湘丰茶业集团为依托,探索“企业 集体 农户”的产业扶持策略。该行为湘丰茶业集团授信2亿元,安排专人跟进服务,并创新推出“茶香贷”,为辖内茶叶产、供、销各个环节提供金融保障。今年春茶采摘期间,金井支行发放“茶香贷”2.6亿元,惠及3400余人次。

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内容(业务发挥大作用)(4)

湘丰茶厂。

除了“吊瓜贷”“茶香贷”,湖南农信系统不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支持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十大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围绕粮食、畜禽、蔬菜、茶叶、油茶、水果、水产、中药材、楠竹等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做好金融服务,积极创新开发适配金融产品,创新推出“粮食贷”“生猪贷”“油茶贷”“特色贷”“农机贷”“金橙贷”“稻虾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通过金融举措赋能乡村振兴。

截至2021年9月末,全系统的涉农贷款余额已达到5170.81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504.87亿元;全系统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3476.9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62.26亿元,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扶持新业态,鼓励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发展

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内容(业务发挥大作用)(5)

蓝山农商银行与湖南奥卡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当地龙头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12月3日上午,第二届永州·蓝山国际皮具箱包博览会在蓝山县举行,签约仪式上,蓝山农商银行与湖南奥卡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奇秀科技有限公司、永州创品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等9家当地龙头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7.2亿元。根据协议,蓝山农商银行将在融资授信、结算账户服务、代发业务合作、银行卡、个人业务等多个方面给予企业客户业务一揽子金融支持。

蓝山县皮具箱包特色小镇位于蓝山县塔峰镇,湖南省南部边陲,为湖南的“南大门”,2020年小镇总投资60亿元,特色产业从业人数约8000人,特色产业企业数量120家,工业总产值40余亿元。小镇将以皮具箱包设计加工与销售为重点,全面重构从上游生产到下游终端产品开发与销售的产业链结构,大力拓展创新研发、创意设计、电商物流、营销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将小镇打造成 “国家皮革皮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湖南皮具特色生态小镇”。

自湖南省皮具箱包特色小镇落户蓝山以来,蓝山农商银行已累计向皮具箱包企业投入信贷资金5亿元,有力支持了蓝山皮具、箱包、玩具、鞋业等产业的发展。未来,蓝山农商银行将继续秉承“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精神,全力支持蓝山打造“中国皮具箱包创新之都”的宏伟规划,共同助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作为稳居全国排名第五的长沙县,一直以来,都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中小企业的集聚地、工业园区的主阵地。星沙农商银行深耕“农区、园区、社区”,推行“支行连片、员工联点”的“网格化”服务,实现“入园驻企”常态化,2021年深入走访园区企业686家,新增有效企业客户200余户,新发放贷款28.56亿元,成为中小企业伙伴行。同时,片区辐射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都成为该行的重点服务对象,该行紧扣园区产业和企业特色,强化“一行一品”“一企一策”服务,创新推出“顺星贷”“众星贷”等10余款特色产品,助力长沙县产业经济腾飞。

无论是扶持特色小镇还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湖南农信系统积极对接园区、企业,发掘企业的融资难点,不断创新研发金融产品,加大扶持力度,赋能乡村振兴,为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而未来,湖南农信系统将工作重心不断下沉,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解决市场主体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实现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的美好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