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载无穷年

我国北方民居多为平房。布局上,多是规规矩距的四方形。房屋外墙和院落墙体多是石头砌筑围合而成,各家各户因此形成了与周围相对隔离的、独立的居住空间。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来历(不碰南墙不回头)(1)

旧时,威海富裕一点的民居是四合院结构,由北屋、南屋、东西厢房围合而成,中间是院落,威海人称院子。多数人家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在四合院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但总的形制不变。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来历(不碰南墙不回头)(2)

整个宅院的进出口是大门,威海人称街门。街门有的在中轴线上,也有的偏左,即东南角。与大门配套的是照壁,又称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宾处。有的单独建造,有的镶嵌在厢房的山墙上。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南墙。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来历(不碰南墙不回头)(3)

典型的胶东影壁

照壁的作用一是为了挡住大门外经过人员的视线,防止外人偷窥,具有保护隐私的作用;二是具有风水上的意义。传统文化认为,照壁一方面可以防止家财外流,另一方面可以挡住不好的风水进入家中。三是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照壁还可以阻挡穿堂风的形成。古人认为,穿堂风对身体不利,尤其对身体虚弱的人不好,易招灾致病。威海民居的大门与正房门或是主卧的窗户形成了一条直线,这种建筑结构必然形成穿堂风。通过建筑照壁,避免了空气的直接对流,穿堂风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威海多数人家都住上了楼房,但是这种照壁文化仍然得以保留,这就是玄关。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来历(不碰南墙不回头)(4)

典型的玄关

在我国北方,建筑物几乎都是坐北朝南,南向开门。出了门,遇到照壁,要向右或左拐一下,直着走肯定撞南墙。这就是不碰南墙不回头的原意。

从深层次上看,照壁的存在其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圆通思想在民居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古人认为,凡事只有圆润才能通达。在古人的认识里,圆通的最具象符号是水。水与海哪怕相隔千重山、万重沟,最后依然汇流入海,靠的就是圆通。

圆通的意思是通达事理,处事灵活。圆通的基础是明白事理,知道事情的起因、发展和运转的规律。圆通的表现就是懂得了规律以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顺势而为。所以,圆通与圆滑有本质的不同。

我国传统文化中,圆通被认为是重要的处世法宝。即便现在,圆通思想仍在深刻得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过去,红绿灯很少,在大的交通路口,一般设计一个安全岛,所有车按照一个方向绕着安全岛运动,这样就避免了杂乱无序,有效解决了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的矛盾。这种安全岛俗人称大转盘。现在,信号灯无处不在,但是大转盘在现在交通中还存在。在威海,最著名的,就是海滨路与大庆路交汇处的大转盘。

再比如,市场上有个人卖货,他喊出来的价格是10元。可他的心理价位是7元,只要给7元就卖。一个人听到卖家喊价10元过来买货,他的心理价位也是7元,价格到了7元就买。买家过来后,直接开价5元。最后,双方讨价还价,以7元成交。如果卖家喊价7元,很难以7元成交;买家如果以7元还价,也难以在7元的价位成交。这就是圆通。

不撞南墙不回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凡事如果直来直去行不通了,就要曲中求:该转折时就转折,该绕路时就绕路。只有这样,才能出得去,进得来。

“不碰南墙不回头”这句话与“钻牛角尖儿”有相同的意思,都是用来比喻某人的行为固执,听不进不同意见。

俗语不撞南墙不回头来历(不碰南墙不回头)(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