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了结婚了。

荣耀夫妇总算走到了大结局,圆满实现“校服到婚纱”。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

飘的还债时间也终于到了。

不得不说,顾漫式甜宠,永远能抓住少女心。

《你是我的荣耀》自开播到结局,热搜不断屠狗就算了。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

就连飘的后台,也数次给“攻陷”。

尤其是对杨洋饰演的男主于途,有写小作文夸赞的,有大呼“杀疯”的。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

总之嗑上头者,不在少数。

想来也是,毕竟谁不喜欢看俊俏的男生真挚地说骚话呢?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

不过。

如果撇开顾漫最擅长的成人式童话设定,再撇开杨洋这盛世美颜不谈。

于途,相较于杨洋饰演过的同类型男主肖奈,真的算得上“进步”吗?

甚至于,重回甜宠的杨洋,演技真能匹配得上“杀疯了”吗?

飘打算说点儿真话。

#38岁的于途#算不算得上苏,不好说。

但30岁的杨洋,是时候该对漫天的夸赞,戒备些了。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6)

从角色聊起。

于途是谁?

清华毕业,航天研究所骨干,给喜欢的人写信都写成论文的高智商颜霸。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7)

简言之,顾漫笔下又一位叠buff男主。

但相较其他金汤匙顾氏男主,于途又多了层设定——

(相对的)穷。

家境一般,过着普通社畜的生活,长时间在现实与梦想间拧巴。

甚至因此怯于接受女主的表白。

在甜宠剧界,算是不那么标签化的角色。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8)

而飘说杨洋总体表现不差,在于他基本抓准了于途的魅力点:

温差。

一种外在的距离感与内在的柔情造成的反差萌。

当然,演冷感,杨洋依旧是老样子——

不语、凝眉,坐姿端正到像被尺规计量过。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9)

冰山应该是不露情绪,他演成没有情绪,就这么人形立牌似的木着。

好在,后面人物逐渐显露的温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呆感。

每次和女主见面,不苟言笑的呆脸上会不自觉绽放出羞涩的笑。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0)

与女主争吵后,猛地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对方。

情感涌上心头,自责的眼神也带上了光。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1)

以及,被许多人表扬的情欲戏。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2)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3)

演好这类甜宠男主,无非两条守则——

我绝顶聪明,但只为你蠢。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4)

我冷若冰霜,但只为你骚。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5)

再加上一张帅脸,人物最表层的刻画也就大差不差了。

因此,《荣耀》在对顾漫擅长的BG梦幻互动的呈现上,可谓可圈可点。

杨洋从外型到对苏点的把握,也很符合角色。

但,问题在于。

演出了甜,抓不到苦,于途这个人物只能算完成一半。

而杨洋对人物底色里的这层苦味,多少诠释得有些粗浅。

比如,想到父母生病只能住便宜旅馆时,心中升起的无限愧疚,怎么演?

他紧蹙眉头。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6)

在经济问题面前考虑是否放弃梦想的痛苦纠结,怎么演?

他端着啤酒紧蹙眉头。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7)

其他的挣扎时刻,也大多局限于这种蹙眉大赏。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8)

角色生活不顺,便演出一种肉眼可见的郁闷。

我们找不到生活在于途身上留下的独一无二的痕迹,只有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不开心”。

自然无法被引发共鸣。

杨洋的确从外放直给的表演往回收了一点,却还没收到内核里。

他的方法论还停留在从前的机械模式——

苦就皱眉,乐就咧嘴,痛就皱眉 咧嘴。

演了这么多大相径庭的角色,这一核心模式却从未动摇。

《微微一笑》的肖奈是高冷男神,所以演成一根电线杆。

关节僵硬到像多年没加润滑油的机器人。

当然另一位也不遑多让。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19)

AI也有春天系列

《武动乾坤》里的林动被杨洋自己形容为“可爱担当”。

于是又有了一个龇牙咧嘴、做作无比的大傻子。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0)

还有,被捅了一刀不知道是哭是笑的茅十八。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1)

来源|《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荣耀》里的杨洋,有进步——

肢体更自然,台词功底更好了,甚至有了微表情。

可这种进步,也就仅此而已了。

因为,杨洋还是在演情绪,而非人物。

而只演情绪,通常是新手的毛病,对真正的演员来说,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张颂文曾说过,表演一求形似,二求神似,演员要从外在到内里完全成为角色。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2)

而情绪,压根就不是该计划、能计划的东西。

而应该是在成为角色之后自然流露的。

如今的杨洋,在诠释角色时,原生气质已能帮他轻松达到人物表面的“像”。

但可惜的是,他总容易在这一步止步不前。

根本原因,也许在于他理解力与感受力的匮乏——

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即便是偶像剧男主,也拥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与血肉。

在采访里谈到于途和之前角色的异同。

归纳起来就是“XX 烟火气=于途”的公式。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3)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4)

他谈过往角色,外冷内热成为屡试不爽的描述。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5)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6)

杨洋似乎一直在用一种“论文关键词”的方式解读人物。

例如“冷中带暖”“端中带骚”“傲中带惨”。

而当他把角色如此简单地分门别类,他便无从探究更深的人物逻辑与情感。

表演也变成一种先给人物贴标签,再去演标签的笨方法。

贴标签式演法,恰如考试套答题模版。

能拿分,却难拿高分。

因为套模版暴露出的,其实是对知识根本上的理解不充分。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7)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

杨洋其实并不是爱偷懒的一类鲜肉演员。甚至很多时候,称得上是把“努力”刻在脑门上的乖乖仔。

这么多年,表演却始终没有质的飞跃。

他不是没使劲儿,而是力使偏了——

杨洋的努力,更多的一种肉体上自律。但他更需要的其实是精神上的自驱。

就像前辈评价他,常常用到“拼”这个词。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8)

不走心的套话?未必。

拍文戏,他愿意一头扎进剧组,熬鹰一样熬自己。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29)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0)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1)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2)

拍武戏,有危险也要亲自上阵。

在爆炸现场跑到摔倒在地。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3)

平时偶像包袱重,但真需要他为表演做出牺牲。

他也能做到在泥里打滚,甚至嫌造型不够脏,往脸上猛泼污水。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4)

他其实是导演喜欢的那种,叫他跳楼就跳楼的听话演员。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5)

这种高度的纪律感和服从性,是他从军艺时代留下的习惯。

12岁离开父母穿上戎装,自小在部队学习的就是守纪、独立、不怕苦。

这段经历把他的意志磨砺得无比坚韧,早习惯了把苦当糖吃。

打小他就在部队成长,又学舞蹈,皆是最严苛的环境、最严厉的规条、最严格的训练,“我说感觉有‘框’把我框在里面,这‘框’指别人的眼光。”

——《ELLEMEN睿士》杨洋:不必多说和不可言说的

但对于一位演员。

这经历给了他过于挺直的身板,也给了他一种另类的训练心态——

吃得下苦,就是胜利。

不难发现。

杨洋是迷信“苦”的,他觉得苦到位了,角色便也到位了。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6)

但,艺术生涯,努力之外,更需要理解力、领悟力,和一颗能够向内感受,甚至毫不保留地审视自我的心。

释放对自身的束缚,充分地体验情感,观察人性。

演员需要这样的敏感和思考力,去理解世界。

可你看杨洋无数次形容过的,自己“购物喝奶茶”的普通生活。

他称之为“自由”。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7)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8)

可见在对自律的极度服从下,他对生活、自由等概念,并没有更深的感受。

他让自己陷入的,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自我内卷。

而,在这种自律即胜利的思维下,他更难形成一种必要的自驱。

也是。

一旦把疲劳当做全部任务,那还需要内省吗?

因此你会发现,他对自己的演绎,似乎总透着真心实意的满足。

少有的对角色的深度采访,他不bking,从来是大方认真地肯定着自己的表演。

《盗墓笔记》中的小哥张起灵,杨洋在采访中,对他的理解是:

“怕演的太面瘫太装,但看了书之后又觉得是还原原著。”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39)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0)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1)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2)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3)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4)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5)

可明明书中的张起灵,“闷油瓶”,不过是他最外化的形象。

他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却又拥有一身武力,还流淌着能让千年女尸下跪的麒麟血。

人人都想从他身上获取些什么,可于他而言,他却什么都未曾拥有。

不比西式的超级英雄,张起灵本人,充斥着超出凡胎肉体的神性。

他似神明,强大,脆弱,沉默。

而杨洋的诠释,是杀马特的冷漠。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6)

杨洋没有get到这个角色,同时又没get到自己没get到。

总是过于真挚地做着推荐。

倒不是说王婆卖瓜的宣发有错。

只是演技真正的精进,多半总是带着对角色本身的揣度,甚至是对自身演绎的不满。

今年因《变你》又小红了一把的张新成。

也坦言对《变你》中饰演的角色江熠存在落差,因为呈现出的效果与表演时感受的东西,似乎错位了。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7)

来源:《骨朵星番:我们和张新成聊了聊,什么是他眼里的好的表演》

这不是一种做作的自谦。

而是所知越多,往往才更能意识到自己不知的更多。

钝感加领悟力的缺乏,造成的结果很可能是,杨洋会一直沉浸在一种近乎天真的自我满足里。

这造就的便是客观上的自驱力匮乏。

杨洋在采访中曾说:“自己的根是正的,只需要沿着自己的方向走下去。”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8)

虽说这个“正”字,在当下的娱乐圈,的确称得上难能可贵。

也足够成为粉丝们的喜爱点。

但,一颗真正意义上的大树,除却了向上生长的树干。

还要有朝向四面八方的繁枝茂叶。

若不能如此,那由刻苦与自律带来的深扎的根。

至多也只能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艺人,而非一个优秀的演员。

成不了大树的枝干,最终只能因为笔直,轻易被外界的爬藤裹挟。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49)

大概是互为因果。

内里在做无效内卷的杨洋,走上的,也是一条固步自封的路——

流量小生与青年演员两条腿共走的并行之路。

倒不是说这条路一定不能走。

当下不少的青年演员,都头顶“偶像”“演员”两个标签。

不同在于,那些真正有所进益的演员,时常保持着对“流量”二字的警惕。

他们清晰地将其作为演艺路上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但杨洋却少了这份警惕。

对流量,他只有傻憨憨的喜爱,与照单全收。

成为“四大流量”的2015年如此,现在也依旧如此。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0)

来源:《出色WSJ中文版:从流量时代走来的杨洋,明白自己要面对什么》

可不带戒心地拥抱流量,是非常危险的。

看看某凡,再看看某爽。

便会发现,流量之路,给居于其中的年轻人首先带来的,就是一种虚幻——

身边只有赞扬声,所言所行被无止境的宽待和纵容。

不够清醒,意志不坚的人,很容易毁于捧杀。

当然,飘不是在说,杨洋也会沦落至两位法制咖的境地。

可本就缺乏内在自驱力的杨洋,在信息的茧房里,是听不到一丝敲打的。

粉丝自不必多说,犹如杨洋下意识偶像式的自信——

“我演什么,他们就会成为什么的老婆。”

“等我演下一个角色,ta们又成为那个角色的老婆了。”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1)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2)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3)

爱屋及乌,出于对人本身的爱,即便聊的是业务,也一句带些负面的中肯评论,都不会舍得说。

而团队,更是由于荣辱与共,将艺人保护得严严实实。

市场呢?

利益当头,杨洋这样的流量,之于他们,可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大香饽饽。

一是,流量等于钱,不必多说。

二是,杨洋的根正苗红,让市场少了对某凡某爽的大亏本事件的担忧。

三是,老实肯干的军艺品格,没大牌难伺候。

更何况,杨洋还有那样一张脸。

于流量剧动辄“公子世无双”的容颜而言,他的颜,太能打了。

导演们深谙观众对美角的偏爱。

哪怕是个十足的烂片,说为这样一个颜,多打上半颗星,也不为过。

所以,寻遍全网,所有导演之于杨洋,也只剩清一色的夸赞。

可你再看这夸赞的内容。

认真、吃苦、执着、专注。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4)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5)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6)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7)

不谈演技,也不谈灵气。

一面又贴合了杨洋对“为演戏付出等于体力付出”的思维。

一面又透着一种“高情商”的鸡贼。

说穿了,无论出于护犊子的溺爱,还是利益的考量。

从粉丝,到团队,再到导演,可能只需要杨洋做一个貌美的花瓶。

若杨洋只甘愿做一个美丽废物,那外人也不好多论。

但飘只是觉得惋惜。

因为杨洋虽缺了些先天的机敏,可从资质而言,也绝不至于只能成为一个只会挺直腰板耍帅的演员。

钝感,无主见,其实就像一张白纸,对演员而言并非全然的坏事。

一流演员,如宁静、葛优、姜文等,对审美有自己的强烈主见。

他们常常要和导演发生博弈,作品是在双方拉扯间完成的。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8)

次一级演员,主见或许不强,但因为有基本的资质又听话,稍一点拨便能有出彩的表现。

对许多导演而言是很“好用”的材料。

杨洋便是能至少做到此的人。

还记得他在新版《红楼梦》里的灵光一现吗?

在李少红的调教下,杨洋的大宝玉,虽称不上多么绝,却的确活灵活现,真实生动。

看得出几分未来可期的苗头。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59)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60)

可如今,这点苗头,几乎已经完全熄灭了。

当“好帅”的声音铺天盖地的涌来,戏内戏外的杨洋,同时背起了偶像包袱。

如今的杨洋,资源包揽言偶界各大IP,于途之后继续被呼吁着和顾漫绑死。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61)

他还剩多大的动力和意识,去挑选和诠释需要精雕细琢的角色。

一个小细节是。

昨天热搜#杨洋以前的微博太好笑了#里,照片中的杨洋,有着与大众印象相反的生动与接地气。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62)

相对应的,其实正是演员所需的“解放天性”与“生活”。

但仔细看便发现,这些微博的年份,正好止步2015前。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63)

2015,是《盗墓笔记》播出的一年。

也是杨洋,借张起灵一角,成功跻身“四大流量”的一年。

飘不知道现在的杨洋,会如何评价这一年。

只知道,若是杨洋心底仍旧拥有做一个优秀演员的追求,却一直看不见问题所在。

那这一年,便是一个本有无限可能的演员止步不前。

成为一个只供欣赏的花瓶的第一年。

都很好但他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他又年轻又不油腻)(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