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品质愈发重视,特别是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购食品时,更是格外重视由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价格高昂的儿童食品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面条、儿童饼干……这些包装精美的“儿童专用”食品不仅价格高昂,外包装上更是以“儿童食品”或“低盐”“低钠”为卖点,引得家长们慷慨解囊然而,也有不少市民提出质疑,儿童食品除了价格高外,品质和安全性真的会更高吗?,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关于儿童食品介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关于儿童食品介绍(儿童食品真的儿童专属)

关于儿童食品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品质愈发重视,特别是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购食品时,更是格外重视。由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价格高昂的儿童食品。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面条、儿童饼干……这些包装精美的“儿童专用”食品不仅价格高昂,外包装上更是以“儿童食品”或“低盐”“低钠”为卖点,引得家长们慷慨解囊。然而,也有不少市民提出质疑,儿童食品除了价格高外,品质和安全性真的会更高吗?

多数儿童食品 贵的只是价格

近年来,我市各大超市货架上包装精美的儿童食品越来越多。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食品时更青睐冠以“儿童”字样的食品,认为它们更能满足孩子的身体发育需要,而这类食品往往价格较高。

11月8日傍晚,记者来到市区一家大型超市。只见货架上包装精美的“儿童食品”应有尽有,膨化类、饼干糕点类、饮料类等,几乎涵盖了各类食品。在冷柜前,6岁的萱萱被摆放在醒目位置的儿童水饺吸引了。“妈妈,我要吃这个。”萱萱指着印有卡通形象的包装盒兴奋不已。即便觉得贵,萱萱的妈妈还是拿了一袋放入购物车。记者注意到,这种虾仁馅的儿童水饺比普通版虾仁水饺的重量少了一半,价格却不相上下。

家住德福苑小区的王媛家中有一个两岁的宝宝,自从孩子可吃辅食起,每种食物她都亲自挑选,为怕含盐量超标,她都是选择标有“儿童食品”的食物。她曾经网购过宣称使用了减盐(钠)工艺的儿童酱油,而当她仔细对比这瓶儿童酱油与同品牌同系列普通酱油时,却发现儿童酱油的钠含量差别不大,但是价格却高出了将近10元。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她购买的儿童面条上。

在我市几家大型超市内,记者看到各种儿童食品琳琅满目,它们大多走“萌系”路线,包装颜色鲜艳、造型卡通,备受家长和孩子的青睐。正在往货架上补货的导购员刘女士告诉记者,标示“低盐”“儿童”类的食品最受家长青睐:“像这款儿童海苔,比普通版卖得要好,价格也更高。”

不少家长表示,儿童食品“营养价值高”“孩子更爱吃”……这让带着“儿童”字样的食品备受欢迎。为了让自家宝贝“不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愿意出高价购买专门的“儿童食品”,一些企业也把“儿童食品”当成了宣传噱头。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不少食品并未标明是儿童专用,但包装设计得很卡通,让人不自觉地把该类商品跟儿童联系起来。记者在我市西区一家超市看到,货架上摆放的饼干、糖果类商品为了吸引消费者,全都采用卡通设计,甚至附赠玩具。销售人员表示,不少家长购买时不太看配料表,单纯地觉得只要是包装可爱、卡通的食品就适合孩子吃,因此卖得很好。

不少商家大玩“文字游戏”

数据显示,我国零食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成熟阶段,市场容量巨大。据统计,2019年休闲零食市场规模高达5713亿元,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增长率维持在6.0%以上;2020年零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0亿元。

儿童食品之所以受到不少家长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其声称所含营养成分、微量元素能满足儿童成长发育的需要,而许多家长考虑的第一要素是安全性。那么,是不是真如一些家长认为的那样,这些身价不菲的儿童食品真的更安全吗?

11月9日下午,正在黄河大街一家超市挑选商品的张亚坤告诉记者:“小孩买东西就喜欢可爱的包装盒,无论多贵都嚷着要买。”除了孩子喜欢,妈妈们似乎也愿意为此埋单。这些儿童食品大多在显眼处标有“含多种儿童成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妈妈呵护宝宝的首选”等字样,相比普通食品,价格也普遍高出一大截。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所谓的儿童食品,除了在包装上“卖萌”之外,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无异。在营养成分表的对比上,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配料以及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的每百克含量也没有太大区别。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WS/T 578),年龄越小,钠的适宜摄入量越低。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毫升的钠含量低于等于120毫克才可称为低盐(钠),低于5毫克才可称为无盐(钠)。记者在一家电商平台上搜索“儿童低盐酱油”,首页显示排名靠前的商品销量非常好,但钠的含量几乎都是每10毫升含钠500毫克左右,与国家规定的低盐标准确有差距。

除了记者对比过的儿童酱油外,儿童面条、儿童水饺、婴幼儿零食等也多停留在“少盐、少糖”等字眼上,而实际成分列表中的各类添加剂并不少。而对消费者而言,外包装或广告词俨然成为其获取产品信息的最大来源,关注和比对具体成分者少之又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让消费者认同和购买,不少商家在儿童食品包装上玩起“文字游戏”。对成分的描述中,有的是“每100ml”的含量,有的是“8ml”,有的是“15ml”,记者看得眼花缭乱,打开手机计算器算得都有点晕。

儿童营养均衡最重要

近年来,从立法上健全儿童食品法律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有食品专家建议,在《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增加儿童食品相关条款,包括对儿童食品的定义、标准、生产加工条件、标识标签、市场监管、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完善儿童食品法律体系,为儿童食品监管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今年6月,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实施,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进行了系统规定。据悉,《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零食的专门标准,也是首个关于儿童零食的标准,不仅对儿童零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等进行了系统规定,还将儿童零食的概念进行了科学梳理和定义,明确儿童零食的生产原料、感官、营养成分、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真霉毒素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等要求。《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出台,对儿童食品市场进行了规范,同时也为今后研发健康、营养、安全的儿童零食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也提供了一个生产依据,这也是消费者所期盼的。

既然有了相关规范,符合新规的儿童零食就可以放心购买或者敞开吃了吗?事实并非如此。零食中限盐限糖、不含反式脂肪酸在健康程度上是有进步了,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儿童零食就是健康食品,可以不限时、不限量食用,吃零食时间不对或过量,就会扰乱消化系统的正常活动规律,影响正餐摄入量,进而导致营养失衡、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而危害健康。

我市一家医院的儿科医生张青表示,家长们在营养育儿方面要避免盲目跟风,营养均衡最重要,大可不必过分追求市面上的进口儿童食品。其实家长们自己在家中用新鲜果蔬制作出来的食物,会比密封在包装袋里的更加营养健康。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有利于规范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弥补儿童零食产品标准的空白与缺失。但是,该标准属于团体标准而不是国家标准,不具备强制性。消费者所期待的“儿童专属”落实到企业生产中,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来源: 汴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