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今年以来,为有效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以小网格撬动城市大治理,并依托精靓系统指挥调度平台,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优化城市管理考核方案(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1)

织密城市管理“一张网”

讲精细、讲科学、讲智慧,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从群众感受出发,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为达到“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目的,经开区科学划分五个综合网格和二个专属网格,将100余名执法辅助人员全部划入网格管理,由城管干部担任网格长,行政执法队员和执法辅助人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配齐环卫保洁、停车管理、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维护人员,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巡查和问题处置工作。

“我们研究制定《雨花经济开发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实施方案》和《雨花经济开发区城市管理网格化工作考核办法》,明确网格长、网格员及维护人员职责,要求巡查空间不留盲区、内容上全覆盖、时间上不拘泥工作时间。”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对各网格定人、定岗、定责,初步构建“统一指挥、责任明确、运转有力”的城市管理网格化新模式。

网格员贴近百姓、贴近基层,以一技之长、一己之力,实现了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及其周边区域市容秩序管控全覆盖。 网格员对园区商铺、超市、码头、农贸市场等人口密集区域加大巡查力度,切实规范商铺、临时摊点管理,集中治理违规停车、倚门出摊、摊贩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

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城市管理“一张网”, 助力打造城市治理现代化,也为群众的幸福不断“加码”。

优化城市管理考核方案(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2)

搭建智慧管理“一平台”

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经开区在实现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精靓系统、无人机、数字城管系统等智能化系统,逐步完善智慧化城管平台,打造“数字化城管”,以“数字化”赋能“绣花功”。

“这里发现了一堆建筑垃圾,需要及时清理。”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通过执法记录仪与指挥中心联系,现场及时处置调度,指挥中心也可以实时查看网格员巡查路径、派发任务等,对应急事件的调动和处理更快捷、有效。

智能化城市管理平台,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实现精确、高效、协同治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经开区所有处置过的事件,系统会自动生成处置记录,存档全过程视频资料,实现巡查全过程记录,形成问题处置闭环,实现各种城市管理问题的快速发现、精确定位、及时处置和有效监管。

今年以来,经开区利用智能化城市管理平台,采用“网格化 铁脚板”模式,开展了对大型运输车辆为整治重点的“扫路行动”;根据“宁畅运”平台数据,对高速口外地经停车辆进行引导;疫情防控期间,联合区执法大队经开区中队,组织城管队员、城市治理志愿者、公众委员全面开展道路及停车场货运车辆、驾乘人员排查,智慧管理都发挥出来了重要作用。

城市管理“千丝万缕”,但“一针一线”关乎城市质感。如今,清理“牛皮癣”、拆除违章建筑、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规范摊位摊点……通过智慧平台,问题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经开区市民生活品质有了大幅提升,颜值越来越高,市民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

优化城市管理考核方案(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3)

竖立城市管理“一把尺”

城市管理始终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

经开区积极推进吉利、九号工坊二个城市治理标准化示范单元创建,根据《2022 年雨花台区城市治理标准化工作方案》要求,成立开发区标准化单元创建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创建任务、时间等,同时,组织示范单元负责人、公众委员、城市治理志愿者学习《南京市城市治理单元通则》,经常性检查示范单元现场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案进行讨论。

加大城市治理标准化工作范围和力度,以单元治理通则中的园林绿化养护、环境卫生管理、垃圾分类等治理标准为“标尺”,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抓手,依托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对示范单元以外区域进行梳理,以长效巩固、提档升级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全域城市治理标准化建设。

“一把尺子量到底”,体现的是公信力、执行力和执政能力,归还给市民的是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今年以来,经开区联合开发区市容环境部、板桥中队及梅山中队在九号路沿线开展环境治理行动,并邀请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全程参与监督,以法为尺,让城市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城市管理越精细,群众的满意度就会越高。经开区以“智能化 网格化 标准化”构建城市管理新模式,于细微处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带来的是市容环境的不断改善、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宁 通讯员 余文佳

编辑: 管鹏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