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的传说
很久以前,老城绣衣池街巷里,有一位绣花姑娘,名叫小梅。小梅姑娘不仅人长的秀气文静,而且绣花的手艺远近闻名,吟诗作画也不一般。所以来绣衣池找她的,不仅有小姐少妇来切磋绣花技术、谈女红,还有不少公子慕名前来,一时使幽深的绣衣池变成了文人雅士、闺中佳秀的聚集地。
俗话说:“姑娘讲绣花,秀才讲文章。”可是这些秀才们不止欣赏她巧夺天工的绣花手艺,还能与她谈诗论画,小梅姑娘按照这些公子的要求,每将诗意溶入刺绣中,这些公子将小梅姑娘的刺绣带到全国各地,有的还带入京城。
小梅虽然出身低微,却引得不少富豪公子对她的青昧,在她接触的男士中,有一个温泉盐灶灶主的公子曾新。曾公子一表人才,且才华横溢。交往中小梅姑娘那颗芳心,不觉暗暗萌动。可是曾公子虽然年轻,却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在婚姻问题上,坚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面对小梅姑娘投来的“绣球”,竟以“父母早有婚约”为由予以婉拒。
“如果可以,我愿意随你,天涯海角,布衣粗食,亦无所怨!”
“梅,那么多爱着你的人,为何你就不能动一下心?”
“在小梅的心里,真心相爱的人只有一个,既然爱上就不后悔!”
“梅,实在对不起,我不能娶你……”
曾公子的无情,深深地刺痛了一个自尊、好强的姑娘的心。她送走了远去求学的曾公子,心空荡荡的。
泪,从小梅姑娘的眼睛无声地落下—爱,竟也如此艰辛!怀着一颗寻找真爱的心,却总也得不到。这样的情况似乎真的令少女悲伤了。
在那个年代,一个出身贫贱的绣花姑娘,广泛接触文人学士,其实就是想将自己的绣品传扬出去。这些刺绣,由于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灵活灵现,竟引得远在河南圃田的一个叫胡应能的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的传世佳句。
此诗几经辗转,传到小梅姑娘手中,她被诗人的才华深深打动,她想能写出如此动人诗篇的,一定是个风流倜傥、气宇不凡的人,也一定是个对刺绣极端欣赏的人。那时恰有客商下河南,小梅姑娘带上自己的刺绣佳作,决定去会一会这位诗人,不让此生感到遗憾。
尽管路上千辛万苦,但小梅姑娘从没有产生过打道回府的念头。好不容易来到目的地,经打听,原来这个诗人并非如小梅姑娘心中所想的那样,是一个风流倜傥、气宇不凡的名人学士,而是一个修补锅碗盆缸的匠人,人称“胡钉铰”,隐居圃田,且穷困潦倒。作诗不多,能让人记住的就只有四首。
当小梅姑娘强大见到这位诗人时,他已卧病在床,家里四壁空空,几句交谈,小梅姑娘不觉暗暗为这位颇有才气却时运不济的人叹息,她决定留下来照顾他的后半生。在外人面前,人们只知道“胡钉铰”家来了个远房妹子,对他关怀备至。其实人们哪里晓得,千里来寻,只为知音。她用带去的刺绣换了一些钱,同时逐渐在当地也有一些人来找她做刺绣,小梅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手艺,虚心地向当地人学习湘绣,使她的绣花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面对一位素未平生的姑娘千里迢迢跑来照应,胡应能百感交集,他很想写点什么,可是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一点东西来—情到深处已无言!小梅姑娘安慰她,有你那两句,我心已知足了。
胡应能去世后,小梅姑娘又回到了故乡,她大爱无疆,勇敢追求真爱的故事,也从河南传到了家乡,小梅后来终身未嫁,在她死后下葬的山野里,人们发现了一种花,心形的叶子,三角的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总是一大片一大片,或红、或紫、或粉,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人们相信这花一定是小梅姑娘的化身,“独傲红颜长不逝,春风来去总怀情”。
三角梅的花语:1、热情,坚韧不拔,顽强奋进
2、没有真爱是一种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