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三单元总复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考点知识总结及巩固练习)(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考点知识总结及巩固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考点知识总结及巩固练习

专项一 字音字形

重岩叠嶂(zhàng) 略无阙处(quē)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 乘奔御风(yù)素湍绿潭(tuān) 绝巘(yǎn) 怪柏(bǎi) 飞漱(shù) 藻、荇交横(zǎo xìng) 缥碧(piǎo) 轩邈(miǎo)鸢飞戾天(yuān lì)经纶世务(lún) 横柯上蔽(kē) 城郭(guō)徙倚(xǐ)落晖(huī) 驱犊(dú) 采薇(wēi)鹦鹉洲(yīng wǔ)都护(dū) 燕然(yān)

专项二 文学常识

1.《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写《水经注》四十卷。《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俱佳,“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

4.《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选自《吴均集校注》。

5.《野望》作者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

6.《黄鹤楼》作者王维,字摩洁,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7.《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9.文学常识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

专项三 句子翻译。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我)解开衣服打算睡觉,看见月光从门照进来,很高兴,就起来(出去)走走。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和他)一起走在院子里。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洒满庭院,像积水一样空明澈澄,水中藻荇交错横斜,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啊。

专项四 理解性默写

1.《野望》中描写山野秋意正浓的句子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诗中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使静谧的田园有了生气的句子是牧人驱牍返,猎马带禽归。

2.崔颢《黄鹤楼》中,描绘登楼所见,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抒发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诗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6.《三峡》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7.《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虽遭贬谪,但是仍然乐观已对的句子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文中的动景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专项五、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牛犊dú 曦月xī 属引zhǔ 横柯上蔽kē B.东皋gāo 襄陵xiāng 绝巘yǎn 芳草萋萋qī

C.藻荇xìng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经纶世务lún D.崔颢hào 缥碧piǎo 轩邈mǎo 鸢飞戾天yuān lì

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飞漱 暮名 浑为一谈 花团锦簇 B.泠泠 缠络 全神贯注 截然不同

C.云宵 跨进 废寝忘食 人声鼎沸 D.感慨 严励 不求甚解 人迹罕至

3.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虽然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世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月光照在院中,)庭院地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翻开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B.“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C.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充分吸收一切国外的先进经验。

D.“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 我陶醉在这金色的梦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裹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淳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是闪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⑤一阵微风吹过,四野的金光便闪闪滚动起来!A.③①④⑤② B.③②①⑤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经注》的作者是宋代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为南朝陶弘景,该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C.《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月夜小景,表达了复杂的感情,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语言朴素而含有深远的意味。

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好友的信的一部分,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7. 名著阅读。(5分) ⑴ 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会所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毛泽东告诉我:“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⑵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

(1)选段文字选自作品《 》,曾易名为《 》这部书被誉为“ ”,文中的“我”指的是 。(3分)

(2)选取这部作品中的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并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2分)

答:

(3)通过这段文字,觉得彭德怀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4)本书中还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请你举出一例,说说他所具有的性格特点。(2分)

二、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 字内)。

9.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三峡 10、《三峡》的作者郦道元,是 (时期)著名的 家。(1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1)夏水襄陵( )(2)虽乘奔御风( )(3)林寒涧肃( )(4)不以疾也 ( )

12、文章开头为什么从高山写起?(2分)

13、本文第二段为什么虚拟一叶小舟和使者的形象?(2分)

14、人们写文章时都喜欢引用诗词名句或民间歌谣,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了哪句话?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3分)

四、对比阅读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记承天寺夜游》

1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人户(窗户) 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16.选出下列对《答谢中书书》说法有误的一项( )

A.本文是陶弘景给谢中书书信中的一段文字,历来被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欣赏。

B.全文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为话题,以山峰、河流、石壁、树木等景物的铺陈刻画为主体,最后以无人与之共赏山川之美结束。本文文字清新流畅,精于铸炼,以散句为主,长短结合、骈散交错。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也抒发了作者自己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

17.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 ”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来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句中。【出处: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2.B 3.A 4.A 5.B 6.A 7.(1)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埃德加•斯诺 (2)(2分)示例:毛泽东,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不懈进取的奋斗意识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大公无私、纯朴善良、爱憎分明的性格……(回答合理即可)

(3)直爽坦诚、有才智、吃苦耐劳、性格活泼

(4)徐海东,真诚,热情、自豪又有天真幼稚等

二、8.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 字内)。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9.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__“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 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三 10、北魏;地理学 11、(1)升到高处(2)指飞奔的马(3)萧杀,凄寒(4)快,

12、因为水的特点与山势有关。作者意在借山高岭连的地势为写水做铺垫

13、赋予神奇的自然以无限的生命力,同时采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行船速度之快,给人的感受更加深刻形象。

1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话是对前文写景的补充,突出三峡、岭连、峡窄的地貌特征。借渔歌渲染萧瑟悲凉的氛围,抒发作者的哀伤悲凉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具有艺术感染力。

四、15. 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我们结合语句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A项中“户”的意思是门。

16. 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结合语句进行分析。C项的说法不正确,应该是以四字的骈句为主。

17.(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水 月色 倾心于自然山水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首先理解文章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句回答问题。

(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的意思是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乙文写景的名句是描写月景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通过语句可以看出,甲文描写的内容是自然山水,乙文描写的是庭院中的月色。通过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看出作者倾心于自然山水的感情,通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看出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