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是个有留苏经历的老特工,在中苏情报所当过科长,还在军统特训班当过高级教官,说他是国际精英特工也不为过。这位经验极其丰富的少将级特工,居然一直没有查出谁是潜伏在自己身边的峨眉峰,这就让人大惑不解了:他是真没查出余则成的身份,还是心知肚明而难得糊涂?

我们细看《潜伏》就会发现:吴敬中对余则成有过极深的怀疑,他十分用心地设下圈套对余则成进行过试探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还直接导致了马奎的毙命和左蓝的牺牲。

有史料表明,吴敬中离开天津,并不是执行什么“海峡计划”,而是知道毛人凤一定会将他抛弃,这才抢了一架飞机出逃。

吴敬中为什么要冒着被“执行家法”的风险逃出天津?我们可以从沈醉的回忆录中发现一些端倪:他可能是知道了毛人凤和沈醉的密谈内容,这才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脚底抹油开溜,而泄露秘密的,可能就是他在临澧特训班的同事兼好朋友沈醉。

毛人凤为什么给胡前宽面子(毛人凤甩叛徒计划泄露)(1)

很多人都认为吴敬中早就知道余则成是峨眉峰,还有人认为吴敬中就是峨眉峰的上级雪山,这都是善意而且有趣的猜测,我们看保密局云南站少将站长沈醉、军统东北区中将区长文强等人的回忆录,都没有对吴敬中的身份产生过怀疑。

在沈醉回忆录中,还记录了老朋友吴敬中(原名吴景中)想通过把自己的老同学拉入军统而向戴笠邀功的故事。

吴敬中想拉入军统的,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徐冰(原名邢西萍,解放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统战部第一副部长),沈醉在回忆录《我这三十年》中还详细描述了两人再次见面的场景:“统战部设宴招待在京的第一批特赦人员时,我和范汉杰、罗历戎等五个留在北京的第二批特赦人员也应邀参加了……我感到这位讲话的副部长似曾相识,但一下却想不起来。等吃完饭,大家开始聊天时,这位副部长笑容可掬地走到我身边坐了下来:‘你还记得你和吴景中来请我去吃饭的事吗?我叫徐冰,你该想起了吧?’”

毛人凤为什么给胡前宽面子(毛人凤甩叛徒计划泄露)(2)

徐副部长此言一出,沈醉马上想起了当年他跟吴敬中(沈醉写的是吴景中,咱们为了方便起见,还是叫他吴敬中,特工的名字,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很难分清)交往的经历:“抗战期间在重庆,忽然有一个老同事吴敬中跑过来找我谈话,他是湖北人,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的一个叛徒,当时在中苏情报合作所当科长。我和他在临澧特训班同过事,两人一向还十分要好。”

吴敬中跑来找沈醉,就是想让这位戴笠身边的第一心腹红人,安排自己与戴老板见面,见面的目的,就是通过把自己曾经很要好的同学徐冰“介绍”给戴笠——这事儿做得可真不地道,也不厚道。

具体细节就不再描述了,半壶老酒前一段时间写过徐冰藐视沈醉、埋怨吴敬中的故事,戴笠摆好宴席准备招待这位贵客,结果空欢喜一场。徐冰根本就不屑赴宴,那桌丰盛的酒席只好由戴笠和他请来陪客的高级特务吃了,沈醉吃得很舒服(沈醉回忆录原话),吴敬中可能就要吃一口噎一口了:“戴笠大骂吴敬中不中用,他骂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还是我进去催了一下,他才叫大家吃饭,戴笠吃饭时还在边吃边骂……”

毛人凤为什么给胡前宽面子(毛人凤甩叛徒计划泄露)(3)

吴敬中在戴笠的别墅“漱庐”吃的那顿饭很憋屈,但能在那里吃饭,说明他在戴笠心中还是有一定位置的。

吴敬中和沈醉一样,都在戴笠主任的特训班当过教官,也算戴笠的直系下属,所以说他是比峨眉峰级别更高的潜伏者雪山,估计很多人都不会认可。

吴敬中不但跟沈醉过从甚密,跟文强也有过很多接触:文强创建的包括两个甲种站一个丙种站的军统东北区,第二任区长兼北满站站长就是吴敬中。

吴敬中不但跟沈醉、文强有很多交集,还跟老蒋的接班人蒋建丰、军统局最后一任局长保密局第一任局长郑介民是同学——在莫斯科中山大学,郑介民跟吴敬中同届不同班,小蒋跟吴敬中同届又同班。

吴敬中能从即将解放的东北调到九河下梢天津卫、三座浮桥两道关的富庶之地当站长,小蒋和老郑都是出了力的。

毛人凤为什么给胡前宽面子(毛人凤甩叛徒计划泄露)(4)

吴敬中已经当了一次叛徒,就是重新跟余则成站到一条线上,也不太会有好果子吃,蒋和郑能让他当保密局天津站站长,自然也是对他知根知底且十分信任的,毛人凤对吴敬中这种人也有过评价,沈醉在《军统内幕·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继承人毛人凤·对待叛徒的手段》一节中记录了毛人凤的说法:“我们抓到这些人,不但没有杀掉,而且给了他们官做,对方再抓到他们,一定要算这笔账,很有可能被杀掉,这时候我们可以大肆宣传,我们都不杀的人,对方杀掉了。这是最好的材料,他们亲友也会对此产生很大反感,认为我们还要好得多。”

毛人凤列举了把叛徒留下的诸多好处,其中最能令吴敬中毛骨悚然的是这一句:“如果这些人没有被杀而又重新得到信任和重用,那便证明他们在许多问题上有了隐瞒那时我们再派人去找他们联系,如果不肯干的话,便可以威胁他们,宁可同归于尽。”

以沈醉的善于交友的性格,这番话他不可能不对吴敬中说,知道毛人凤有“甩叛徒”的计划,吴敬中怎能不冒险逃出天津?

毛人凤为什么给胡前宽面子(毛人凤甩叛徒计划泄露)(5)

在挤走郑介民后,沈醉一直在拆毛人凤的台,目的是想自己坐上局长宝座(沈醉在回忆录中不止一次提到这点),他把毛人凤的打算透露给吴敬中,还有可能搭上小蒋那条线——戴笠死后,沈醉没了靠山,必须另找一个。

这样一想,我们就全明白了:吴敬中有两个比较硬实的靠山,被毛人凤关起来,也有人往出捞,要是留在天津,那可就猪八戒照镜子,两面不是人了。

既然留下来是武大郎服毒,吴敬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逃出去再说。

事实证明,吴敬中的选择是比较精明的:毛人凤刚把他抓起来,小蒋的电话就到了。

在小蒋同学的关照下,吴敬中还没来得及买镰刀砍甘蔗,就两袖金风地飞到了香港,接下烫手山芋的保密局天津站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站长李俊才(疑似李涯历史原型),在发现潜伏计划没前途之后,只好带着四个潜伏组的特务,到军管会自首。

毛人凤为什么给胡前宽面子(毛人凤甩叛徒计划泄露)(6)

李俊才直到1966年4月16日才被第六批特赦,估计他在战犯管理所,也没少骂吴敬中和沈醉:我要早知道“黄雀计划”没前途,不也找个机会开溜了?

这就是有关系和没关系、有后台和没后台的最大区别:吴敬中出逃后安然无恙,李俊才要是敢跟他一样逃走,绝对活不到1966年!

吴敬中能在天津被彻底包围前断然出逃,证明此人确实有一些魄力,消息也比较灵通,但是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即使没有沈醉通风报信,吴敬中凭着自己的老谋深算,是不是也能准确预判形势并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