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发生在关羽与鲁肃的“单刀会”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和鲁肃。原文如下: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1)

云长曰:“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既已许诺,不可失信。”良曰:“纵将军去,亦当有准备。”云长曰:“只教吾儿选快船十只,藏善水军五百,于江上等候。看吾认旗起处,便过江来。”平领命自去准备。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2)

却说使者回报鲁肃,说云长慨然应允,来日准到。肃与吕蒙商议:“此来若何?”蒙曰:“彼带军马来,某与甘宁各人领一军伏于岸侧,放炮为号,准备厮杀;如无军来,只于庭后伏刀斧手五十人,就筵间杀之。”计会已定。次日,肃令人于岸口遥望。辰时后,见江面上一只船来,梢公水手只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飐,显出一个大“关”字来。船渐近岸,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跨腰刀一口。鲁肃惊疑,接入庭内。叙礼毕,入席饮酒,举杯相劝,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3)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不成,恼羞成怒,强行向荆州三郡派驻官吏,结果遭关羽驱逐。鲁肃提出与关羽进行一场“单刀会”,企图在会面时暗害关羽。岂料关羽镇定自若,挟持鲁肃,安然回到荆州。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4)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关羽与鲁肃见面后的神态,叫做“谈笑自若”, 意为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甘宁传》中的“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5)

小说中描述的这场“单刀会”,在历史上真的出现过,不过无论似乎时间节点或会议过程中出现的状况与小说均有巨大的差异。按照小说的描述,“单刀会”是在孙刘双方尚未发生武装冲突之前进行的,而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6)

按照《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不成,先是任命官吏进入荆州三郡,但均被关羽驱逐。孙权随即命吕蒙出兵,强行夺取了长沙、桂阳和零陵三郡。随后,鲁肃主动邀请关羽会面,协商解决孙刘之间的冲突,这才有了这场“单刀会”。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7)

这场单刀会的结果如何呢》据《三国志·鲁肃传》注引《吴书》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

成语三国故事(三国成语故事谈笑自若)(8)

从这段史料记载来看,关羽被鲁肃批得无言以对。而最终的结果也是孙刘两家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划归东吴,以西的南郡、武陵和零陵划归刘备。由此可见,这场“单刀会”的真正胜利者是鲁肃而非关羽。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