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诗词之中,李清照的地位十分重要,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既是对词理论的拓展,也是她本人创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她被尊为“婉约词宗”,与男性词人相比也毫不逊色有人甚至,将李清照与李后主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李清照最高境界的一首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李清照最高境界的一首词(李清照最特别的一首词)

李清照最高境界的一首词

在中国诗词之中,李清照的地位十分重要,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既是对词理论的拓展,也是她本人创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她被尊为“婉约词宗”,与男性词人相比也毫不逊色。有人甚至,将李清照与李后主相提并论。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极其不如意。虽然“国家不幸诗家幸”,悲惨生活给她带来了更充沛的感情和更多的灵感,但想必谁也不愿意承受这样的代价吧。战乱流离的生活,还让李清照的作品多有散失,现在易安诗词留下来的不满百首,而且还有一些被认为是后人伪作的。

在李清照的词中,还有一首比较特殊的。它的缺字非常严重,甚至到了让人读不下去的地步。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却是举世公认的。尽管清朝文人对它有过增补,希望能够弥补遗憾,但总有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之嫌疑。这首词就是《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金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该词最先是收录在南宋绍兴年间的《乐府雅词》之中,但因为年月太久,到了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时,已经缺少了四处字。一共才百来字的词,少了四处字,虽然大意能够看懂,却失去了不少韵味。因此,清朝馆臣们绞尽脑汁,将其收入《四库全书•乐府雅词》时,又给它补了上去。

后来,人们对于这些馆臣们增补的并不买账,又有许多文人竞相献艺,结果出现了流传更广的“清代补字版”。小珏解读诗词,往往是全篇一起解读,再讲精华部分。这首词特殊,我们直接一句一句来品味。

上阕第一句“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在不经意交待了时间、地点。它告诉读者,这是在长满青草的池塘,绿荫遮日的庭院中,穿破窗帘射入房间的夕阳,还带着一缕寒气。

“□□金鏁,管是客来唦”中金鏁是指的金锁,这句话的意思是金锁被叩响,那一定是客人来了。后人有的补字为“谁开金鏁”,有的补字为“玉钩金鏁”,后者显然无法关联,但前者补字又略显简单肤浅。

“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这句话大致意思应该是可惜坐上无客,席间无酒,临安并非我的故乡,只不过如同天涯海角。有补“春归去海角天涯”或者“惟愁海角天涯”,感觉都能说透意思,前者更为朦胧优美。

“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原只能理解为还能留住吗?荼蘼花落尽,幸好还有某某。有人增补为“残葩”,有人增补为“梨花”。这个是关键词,感觉两个增补都欠妥,但“残葩”似乎和下文能切合一点。

下半阕就舒服多了,“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是回忆当年规模宏大的聚会,作者也是其中的风流人物,常常因为点香熏黑了袖子,又负责烧火煮茶给大家添水。

“□□龙骄马,流水轻车”还是在回忆当年车水马龙的场景。一个版本增补为“尽如龙骄马”,另一个版本增补为“极目犹龙骄马”,这都还行,不影响原意。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这句的意思是:当年我们曾尽情享受生活,就不怕狂风暴雨,依然悠闲自得看煮酒看雨后的残花。然而,在现在这样沉重的心情下,同样的景致,又怎么能和当年同日而语呢?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在杭州时所作,她回忆当年的人和事,更想念汴京的繁华富硕。然而,靖康之变后,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再也回不去的往日,成为她挥之不去的印象。

不光是缺的字是后人添补,而且很多人怀疑就是其中的字也有改动的痕迹。但不管怎么说,这首词依然保留着易安词的风格,成为研究李清照的重要资料。您能填补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