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熟了
八熊村周边603户贫困户
每家至少600元的“分红”轻松到手;
红薯挖了
司徒村的粉丝厂又热闹了,
当地贫困户一年增收1000元毫无压力;
这是含山县精准扶贫的真实写照。
含山县是马鞍山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全县8个镇,贫困户7158户,
约占全市48%,贫困人口14460人。
近年来,该县立足实际,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首要政治任务摆在高位,
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开拓创新,谱写了脱贫攻坚的含山乐章。
截至目前,全县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6858户13743人已经稳定脱贫。
脱贫
攻坚
上下同欲
齐心共奏“脱贫曲”
9月7日中午,含山县运漕镇潘桥村贫困户方武拿起野菱角菜,开始喂猪。“现在养了36头猪,是这几年来养的最多的一次。”因为先天性肢体残疾,方武只能在家养猪,家里条件差,以前他只养了几头,略微贴补生活。近年来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方武养的猪越来越多,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
今年初,方武用申请到的2万元“两免”扶贫小额贷款加上自己的积蓄,再外借了几万元,新建了6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还盖了50多平方米的猪圈,养了30多头猪。“去年我养了十几头猪,赚了约6000元,今年预计利润会超过2万元,生活肯定越来越好。”
从勉强糊口,到脱贫奔康,
方武如今的幸福生活,
映射出含山县脱贫攻坚的上下一心。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近年来,含山县坚持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和提高脱贫质量,持续推进“重补促”专项整改行动,狠抓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县首要政治任务摆上高位。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逐级立下军令状,构建“县统筹、镇主抓、村落实”工作格局,推动脱贫攻坚重心下移、力量下放、资源下沉。县委、县政府每月两次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汇报对标达标情况。
含山县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含山县及早谋划、部署全年工作,由注重脱贫进度向注重脱贫质量转变。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三精准”、“三保障”、“三落实”,今年2月份即研究出台了《含山县脱贫攻坚2018年工作要点》,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所有贫困户,根据已脱贫户、未脱贫户、新识别户和返贫户的不同情况,和贫困户共商脱贫路径,制定“一户一案”,切实提高攻坚举措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运漕镇召开脱贫攻坚培训会
精准扶贫需要资金做后盾。含山县落准落细资金项目,按照财政收入增量10%增列扶贫资金的要求,今年计划投入扶贫资金5283.3万元,目前已经全部到位,上半年拨付使用3721万元,拨付率超过序时进度。建成县级扶贫项目库(2018-2020年),入库项目共7类654个,2018年实施361个项目,所有扶贫项目实施均从项目库中选择,切实解决“钱等项目”问题。
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缺什么?除了缺资金、缺技术,更缺人才,尤其是肯扑下身子,一心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为我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含山县选优配强扶贫干部。结合省第七批选派干部工作,调整了39个驻村扶贫工作队的56名队员,根据人事变动,重新抽调了97名帮扶责任人,将能吃苦、会干事的精干力量派往扶贫一线。目前,全县共有297名干部驻村(包括市级选派的30名干部)、2671名干部包户,实现了驻村扶贫全覆盖和包户帮扶全覆盖。
驻村干部在现场
点绿成金
好风景变“好钱景”
含山县仙踪镇贫困户在黄桃园摘黄桃
9月上旬,仙踪镇八熊村寻虎山下,绿营林业有限公司500亩黄桃收获期刚过,八熊村贫困户熊永平就拿到了600元的分红。钱不多,但熊永平非常满足,因为这个钱,他已经连续拿了两年,并且在今后的6年中,每年都能拿到。
2012年开始,八熊村2000多亩山场流转给大户开发。2017年,含山县在这里通过“公司 贫困户 金融”的扶贫模式,带动八熊村及周边共603户贫困户发展,其中10户每户通过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入股,593户通过每户3000元乡村旅游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建设“绿游游”旅游产业扶贫基地。目前,该扶贫基地打造了1200亩果园,栽有黄金桃、美国薄壳山核桃、杨梅等,其中黄桃500亩。
“每亩产黄桃1500公斤,亩均收入3000多元。”绿营林业公司负责人吕德文说,今年不仅自己赚到了钱,603户贫困户,每户也拿到600到3000元不等的分红。
八熊村的黄桃罐头
脱贫攻坚,产业为基。
在含山,
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就是“金山银山”。
该县坚持把“绿游游”乡村旅游作为全县产业扶贫品牌,大力实施“万亩花果园、千户农家乐、百户民宿房”工程,推动“农田变游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
六衖游客服务中心
六衖村油坊自然村,贫困户郭玉霞、严继模家石头垒起的院墙上,几串红灯笼十分醒目,院内的大叶黄杨、小叶黄杨修剪整齐,环境干净整洁、温馨舒适。早些年,郭玉霞的丈夫因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动过大手术,现在不能干重活,全家的收入主要依靠每月427元的低保。2017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郭玉霞夫妇利用自家原有的两间房子,开了“玉霞农家乐”,开启了脱贫致富的新生活。
太湖村
在含山,分享“旅游红利”的贫困户不止郭玉霞一家。太湖村、司徒村、新港村、东兴村、白马村、毛滩村等10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的重点村,也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八个一”建设,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10876亩花果园,新增36家农家乐、民宿房,全县6935户贫困户通过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务工就业等方式获得了旅游收益。
司徒村
提升质效
打好脱贫“组合拳”
这两天,仙踪镇骆集村村民夏在之笑容满面,因为连续两天,新添了3只羊羔,他的羊群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63岁的夏在之是骆集村有名的贫困户,老伴患有肾病,不能干活,现年24岁的儿子也从小身体不好,看病一直看到18岁才痊愈,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夏在之一个人身上。日子虽然清贫,但夏在之从来没有自暴自弃,他一直在想方设法改善生活。“年纪大了,出去打工没人要,种地也只能糊个口粮,听说养羊挺挣钱,我就买了几只羊回来试着养。”2017年,夏在之拿出家里仅有的两千多元,又向亲戚借了8000多元,买了32只羊。
有了这些宝贝“疙瘩”,夏在之没日没夜的悉心照料着,羊群长势良好,产下了20几只羊羔。羊多了,夏在之本应高兴,可难题又来了。“没有钱买饲料,羊圈也不够大。”夏在之说,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他只能缩小养殖规模或放弃养羊。
得知夏在之的困难后,镇上的扶贫干部找到他,对他说,现在有扶贫金融政策,贫困户能申请5万元以内的扶贫小额贷款。得到消息后,夏在之赶紧贷了4.2万元。“现在已经有62只羊,明年秋天可以卖掉一部分,每只收益大概在四五百元。”夏在之算了下,这样几年下来,不仅可以还完贷款,还能为儿子存一点买房钱。
在含山,像夏在之这样,通过小额信贷走上脱贫路的贫困户还有很多。近年来,含山县积极探索实施金融扶贫,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通过“户贷户用,自我发展” “户联互助,户贷社管”方式加以推进,有效地激发了脱贫动力。据统计,2016年以来,该县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款1.39亿元,惠及贫困户3803户。
攻坚贫困犹如攀登高峰,
而攻克薄弱环节,
多点施策则显得尤为重要。
29岁的吴章娟,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像正常人一样,有份稳定的工作。吴章娟是个聋哑人,与丈夫、孩子以及婆婆一起生活,以前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做小工维持。2017年,仙踪镇金洼村就业扶贫驿站开业,吴章娟和其他9个贫困户成为扶贫驿站的工人。驿站负责人谢自升介绍,驿站共有25个工人,其中10个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多为聋哑、肢体残疾,有些还是重症患者。
“一开始我们手把手的教,现在她们都能独立完成一道工序。”谢自升介绍,贫困户和其他工人一样拿计件工资,虽然他们工作时间短、动作慢,件数没有其他工人多,但每个人一个月也能拿到1100多元。
近年来,含山县坚持把贫困群众增收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的重要内容,打通金融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增收、就业创业增收等多种扶贫渠道。全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9亿元,通过贫困户自主发展、组建农民合作社、参与经营主体发展等多种方式,惠及3803户贫困户;累计培训贫困劳动者231人,提供贫困户就业岗位1200多个,开发辅助性岗位28个,帮助131名贫困人口就业。
从“输血救助”到“造血共赢”
从“精准施策”到“提质提效”
一组组怦然心动的数据,
折射出扶贫路上,
含山人的审时度势和坚持不懈,
他们交了一份精彩的扶贫“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