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帕加马(Pergamon,或Pergamum,或译为帕加马、别迦摩)是小亚细亚东北部一座古老的城市,距离爱琴海约25公里,它位于塞林努斯河与克提乌斯河之间,今天的土耳其伊兹密尔省的帕加。这座城市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盘踞在皮达索斯山一条支脉南端的一座山头上,海拔超过350米,俯瞰凯科斯平原,是帕加马到爱琴海海岸的交通通道。因其突出的战略位置,帕加马在希腊化时代之前,一直作为军事据点为人所知。希腊化时期成为帕加马王国的首都。在罗马时期,这座城市是亚洲省的第一个首府,但最终被以弗所替代。今天,帕加马成为重要的考古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

帕加马的地理位置

二、早期历史

早在迈锡尼时代,帕加马是其南部领土的一部分,称为米希亚(Mysia Major) 或帕加马(Pergamene)。在公元前12世纪初,米西亚被并入了弗里吉亚王国(Phrygia)。其后,帕加马归吕底亚人控制,前546年,被居鲁士征服,纳入波斯统治。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

居鲁士大帝向西征服小亚细亚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渡过了格拉尼科斯河(或格拉尼库斯河),与波斯人的直接交锋,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被亚历山大大帝打败,亚历山大征服了小亚细亚,把帕加马交给了指挥官巴尔西尼。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3)

亚历山大向东赢得小亚细亚的胜利

三、帕加马王国

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利西马科斯在分割庞大的帝国时得到了马其顿一部、色雷斯与西小亚细亚,他下辖的这片地区依时代与上下文不同有时被称作马其顿王国、色雷斯王国或利西马科斯帝国。在继业者战争期间,为利西马科斯效力的帕弗拉戈尼亚人菲勒泰罗斯长期统治此地,他负责看守利西马科斯贮藏在该地的总额达9000塔兰同的财富。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4)

约前300年;图中橙色部分为利西马科斯统辖地区

菲莱泰罗斯的统治

前301年,利西马科斯将帕加马的行政统治交给了副将菲莱泰罗斯

前282年,菲莱泰罗斯在(可能)因为一次宫廷阴谋败露而与利西马科斯发生矛盾,于是主动投靠了塞琉古一世,成为塞琉古帝国的附庸领地。

前281年,利西马科斯在库鲁佩迪安战役(Battle of Corupedium)中败给了塞琉古帝国的开创者,塞琉古一世,利西马科斯自己也战死。塞琉古一世没多久自己也被谋杀,这对菲莱泰罗斯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因为它意味着小亚细亚短期内陷入了无权威状态。

此后他表面上臣服于塞琉古,实则在帕加马城拥兵自重,成为有实力的地方军阀,此即为阿塔利德王朝之开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菲莱泰罗斯从未正式称王,正式称「王」则要一直等到帕加马第三代统治者阿塔罗斯一世在位的第四年(前238年),我们现在使用的阿塔利德/阿塔罗斯王朝之名称也是从此公而来。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5)

菲莱泰罗斯的肖像,此件为罗马时代的复制品,现存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

菲莱泰罗斯在长达三十八年的统治期间(包括前301年-前282年的代理统治)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 对帕加马城进行大规模翻新与扩建,不仅重修了卫城,还新建了规模巨大的宫殿与城防系统。
  2. 大量建造与捐赠神庙,不仅在帕加马城内,而且将捐赠对象扩展到周边所有希腊化城市;这位他赢得了慷慨虔诚的名声,为他稳固强化其统治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外部基础。
  3. 与周边城邦建立良好关系,缓慢而有效地扩张自身在小亚细亚与爱琴海世界的影响力。
  4. 在条件允许时积极派兵支援周边的希腊化城市,比如他曾派兵前往基齐库斯(Κύζικος)帮助该城居民对抗来犯的加拉太高卢人。

经过以上这些举措,到菲莱泰罗斯逝世时,帕加马已然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地方力量,虽然与庞然大物的塞琉古帝国和托勒密王朝无法相比,但在西小亚细亚这个舞台上已然成为主角。

菲莱泰罗斯死于前263年,他没有子嗣,因为据说他还是个婴儿时,有一次被护士抱着挤入人群,因为抱得太紧结果捏爆了那里。因此他只能收养了哥哥的儿子,自己的侄子,后来的欧迈尼斯一世为继承人。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6)

欧迈尼斯一世发行的四德拉克马银币,正面为其叔父、王国实际缔造者菲勒泰罗斯,背面为雅典娜

欧迈尼斯一世独立

欧迈尼斯一世在位22年,帕加马在这一阶段持续保持扩张与发展的态势。前261年,帕加马在托勒密王朝的支持下起兵反叛塞琉古的名义统治,并且成功击败了当时的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一世,结束了帕加马作为塞琉古附庸的历史,正式实现了独立。此后十几年里欧迈尼斯基本采取了日拱一卒徐徐扩张的对外战略,一点点将西小亚细亚的许多城镇纳入统治。这一阶段的扩张也清一色地以和平手段为主,在前261年后塞琉古也与帕加马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这为帕加马的崛起提供了更大可能。与此同时,盘踞在加拉太的高卢人始终是让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的头疼的麻烦之一;帕加马向高卢人支付了高昂的贡金后才暂时免于遭到高卢人的劫掠,而类似的命运还落在几乎所有小亚细亚居民头上。

阿塔罗斯一世称王

这样的被动局面被欧迈尼斯一世的继任者,阿塔罗斯一世打破;阿塔罗斯一世也不是欧迈尼斯一世的亲生儿子,而是被收养的堂侄。这位阿塔罗斯一世是整个帕加马王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位统治者,在长达44年的统治期间通过一系列颇具雄才大略的战略操作,成功将帕加马从一个不起眼的城邦发展成为东地中海世界的强国之一。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7)

阿塔罗斯一世

阿塔罗斯一世上位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拒绝加拉太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高卢人是当时人对他们的统称)提出的纳贡要求,毫不畏惧地摆出一幅要与高卢人死磕到底的架势。高卢人果然发兵前来报复,双方交战于卡伊枯斯河(Battle of the Caecus River)源头,高卢人大败而归,阿塔罗斯一世一战成名,不仅给自己头上加了一个「救世主」的称号,还在不久后正式称王,标志着帕加马作为一个「王国」的正式开端。这场胜利还给后世留下了一件有名的艺术品——《垂死的高卢人》,描绘被阿塔罗斯击败的高卢人/加拉太人的形象。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8)

《垂死的高卢人》,此件为罗马时代的仿制品;现存于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几年后,加拉太人与当时的塞琉古国王塞琉古二世的弟弟安条克·伊厄拉斯结盟,一起进犯帕加马,结果连连遭遇失败。阿塔罗斯先是在阿芙罗狄西亚首战胜出,又紧随后撤的联军在弗里吉亚二次大胜,这导致加拉太人退出了这场没有胜算的战斗,阿塔罗斯面对的敌人只剩下了安条克·伊厄拉斯。随后安条克转战比提尼亚,希望从他的岳父,当时的比提尼亚国王基阿埃拉斯那里寻求援助,然而这并不能扭转战局。前228年,阿塔罗斯与安条克的军队在哈帕索斯河战役(Battle of the Harpasus)中决出了最终的胜负,帕加马大胜,将塞琉古势力彻底逐出了西小亚细亚,并在不久后从塞琉古帝国手中夺取了托鲁斯山脉以北所有土地的控制权。

塞琉古帝国逢此大败,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塞琉古三世就多次尝试收复失地,他甚至亲自率军翻越托鲁斯山脉希望以此激励士气,却反而中招被部下在前223年谋杀。塞琉古三世死后,跟随其出征的部将阿凯夫斯扶持安条克三世登上塞琉古王位,自己则继续率军攻打帕加马在小亚细亚新征服的领地;事实证明阿凯夫斯是一个极其出色的将领,他仅用两年不到的时间就一路打到了帕加马城下,并收回了塞琉古在小亚细亚的所有失地。

阿塔罗斯算是吃了一个大瘪,此前面对加拉太人和安条克·伊厄拉斯的所有胜利仿佛瞬间都烟消云散,一战打回解放前。阿凯夫斯并不打算对帕加马赶尽杀绝——,在成功收复失地与打压了阿塔罗斯后,阿凯夫斯在小亚细亚自立为王,脱离了塞琉古的控制,并与帕加马停战。

此后几年间帕加马与阿凯夫斯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微妙和平,直到前218年,阿凯夫斯亲自带兵跨过托鲁斯山脉进攻位于皮西迪亚的塞尔盖,阿塔罗斯感到反抗时机已到,于是在一些色雷斯高卢人联军的协助下重新夺回了此前丢失的领土。阿凯夫斯在前217年成功攻克塞尔盖后迅速回师对付阿塔罗斯,然而阿塔罗斯这次是有备而来,他与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结成了同盟一起对付阿凯夫斯,这使得阿凯夫斯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其首都萨第斯。安条克三世在前216年率军跨过托鲁斯山脉并围困萨第斯两年,终于在前214年攻破城池;阿凯夫斯继续固守城中要塞,但很快便被乔装打扮成救援部队的塞琉古军骗出要塞并处死。此后安条克三世经过一轮不费力的征服,很快收回了塞琉古在小亚细亚的所有失地;阿塔罗斯虽然得以保存自身实力,但向东扩张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在此之后,阿塔罗斯将目光转向了西方;此时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是个颇具雄才大略的人,想趁着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人死磕无力东顾而趁机壮大自身势力,这与帕加马的国家利益显然有所冲突,双方矛盾不可避免。帕加马在前219年与马其顿的对手,位于希腊中部的埃托利亚同盟(Aetolian League)结成战略同盟,并出资帮助埃托利亚人修筑各类防御性堡垒与前哨站,这让马其顿相当不爽。

腓力五世在前215年与刚刚在坎尼会战中把罗马人揍得满地找牙的迦太基人结盟,这又使得罗马人感到压力骤增,他们也需要在东地中海寻找可靠的同盟以制衡野心不断膨胀的马其顿。前214年,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爆发,亚得里亚海东岸的伊利里亚是主要战场。前211年,罗马正式与埃托利亚同盟结成战略同盟,而与埃托利亚同盟已是盟友的帕加马也顺理成章地加入了罗马人的阵营,成为罗马在东方的重要盟国;阿塔罗斯本人还通过选举成为了埃托利亚同盟的两位执政统帅之一,进一步强化多方同盟。

前209年春,腓力五世带兵进攻希腊本土,作为联盟领袖之一的阿塔罗斯自然前往应战,然而他却选错了指挥官,最开始被派往前线的皮耳里阿斯接连战败,士气低落。到了这年夏天,罗马人的援军在代理执政官苏尔基皮乌斯·加尔巴(Publius Sulpicius Galba Maximus)的带领下抵达了希腊,并随即加入战斗。前208年,罗马人与他们的希腊盟友数次尝试打破僵局,但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尝试与帕加马海军合力进攻利姆诺斯岛的计划也遭到挫败。埃托利亚同盟这时候想打退堂鼓了,但是被罗马人坚定地拒绝。

之后的两三年里,双方在北爱琴海持续展开拉锯战,各有胜负。阿塔罗斯的帕加马军成功洗劫了马其顿控制下的俄浦斯城,却在返程时遭到马其顿军突袭,阿塔罗斯差点死在当场,所带部队也损失惨重。此战后阿塔罗斯被迫回到帕加马,但是很快发现邻居比提尼亚通过联姻已经加入了马其顿一方,此时正和马其顿密谋一起进攻帕加马;更糟糕的消息还在后面——罗马人认为牵制腓力五世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急于抽身退出马其顿战争以便专心对付迦太基,于是招呼也没打一声就独自溜了。

被扔下的埃托利亚同盟没有能力独自对抗马其顿,于是在前206年主动求和;双方在前205年正式签订合约结束了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作为罗马同盟成员的帕加马除了保留对爱琴海中几个岛屿的控制权外,基本没有收获多少实际战果,唯一可观的外交成果是与正在不断崛起的罗马共和国结成了紧密同盟,罗马人对帕加马也确实照顾有加,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后的几年里双方关系持续升温。

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中没有尝到甜头的腓力五世,很快将目光转向东方,希望在小亚细亚碰碰运气。于是在前201年,他对东爱琴海发动突袭,迅速攻克萨摩斯岛并控制了停泊在此的一支托勒密埃及舰队,实力大增;紧接着他又发兵进攻希俄斯岛,这让阿塔罗斯大为紧张:一旦马其顿人控制了希俄斯岛,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封死帕加马的出海口。阿塔罗斯于是和也与马其顿处于敌对状态的罗得岛、拜占庭和基齐库斯结盟,双方随即在希俄斯岛外海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海战。

这场战役中,马其顿派出了大约200艘大小战舰对阵联盟军一方的不到100艘,但是罗得岛的特俄菲利克斯英勇指挥,击退了马其顿人的进攻,最终成果以少胜多,令马其顿舰队损失惨重。而阿塔罗斯在这场战役中则相当狼狈;他先是在乱军中陷入孤立,遭到腓力五世的亲自追杀,他于是弃船上岸,却依旧无法甩掉追兵,仓皇中只得将随船携带的王室财宝全部四散在甲板上以分散马其顿人的注意力。果然,追兵纷纷停下脚步去搜刮战利品,阿塔罗斯才得以逃出生天。

在希俄斯海战中失利后,腓力五世决定直接带兵进攻帕加马,虽然无法攻克主城,却仍然给城池周边的乡村与神庙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此战后阿塔罗斯决定寻找外援报仇,于是和罗得岛人一起向刚刚打赢第二次布匿战争不久的罗马人提出了对马其顿的控诉,但罗马元老院此时并没有加入另一场战争的意愿。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9)

公元前200年的爱琴海形势;浅绿色者为帕加马,浅紫色者为埃托利亚同盟,橙色者为马其顿,亮黄色者为塞琉古帝国,深绿色者为罗马共和国

前200年,腓力五世直接带兵进攻阿提卡,威胁雅典,挑起了第二次马其顿战争。雅典立刻向帕加马求助,阿塔罗斯也马不停蹄地带着舰队前往雅典,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设法把罗马人拖入这场战争中,那么结果很可能仍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好在前文提到的苏尔基皮乌斯·加尔巴,此时又再次升任罗马执政官并力主罗马向马其顿宣战,成功说服了元老院,东西方的大战即将再次爆发。

前199年,罗马与帕加马联军从海陆两个方向进攻马其顿,虽然在海战中颇有收获,但却在陆战中吃了大亏,在卡山德里亚损失惨重;帕加马还因为互相不遵守同盟契约而与埃托利亚人产生了矛盾,阿塔罗斯在这年冬天回到帕加马。到了第二年春天,战端再开,这一年联军的进攻异常顺利,不仅很快控制了整个优卑亚岛,还成功说服了马其顿在希腊的盟友亚该亚同盟跳反加入了罗马一方,使得原本焦灼的陆上战局迅速开始出现转机。

阿塔罗斯本人在前197年对维奥蒂亚人的一次动员演讲中突然昏倒并被送回帕加马治疗,不久逝世。而就在他逝世前后,罗马联军在库诺斯克法莱战役(Battle of Cynoscephalae)中取得了一场关键性陆战胜利,重创马其顿陆军主力,腓力五世也仓皇北逃,并在不久后与联盟军重新签订了和平条约;「救世主」阿塔罗斯传奇的一生与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也就此同时画上句号。

欧迈尼斯二世

阿塔罗斯一世死后,他的儿子欧迈尼斯二世(前197-前159年在位)继位为王。欧迈尼斯二世又是一位统治周期很长的君主,在位长达38年;他的施政方针基本延续了他父亲的风格,一方面与国力不断增强的罗马保持合作,另一方面坚决扼制马其顿、比提尼亚和塞琉古帝国的扩张。

欧迈尼斯二世时期的帕加马一举成为整个东地中海世界都屈指可数的重要城市之一;而他在位时期最大的一点贡献无疑是主持修筑了庞大的帕加马图书馆(可能从他父亲就有意向了),该图书馆一度成为古典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堪与亚历山大图书馆媲美。并出资复制了帕台农神庙中的菲迪亚斯的雅典娜雕像。

在欧迈尼斯二世统治时期,埃及为了阻碍帕加马在文化事业上与其竞争而下达禁令,垄断了莎草纸。帕加马地区(今土耳其)便将羊皮进行脱毛、拉皮、敲打、清理后制成了羊皮纸,用来代替莎草纸。羊皮纸相对抗水,耐磨,且易保存,所以得到了大批中世纪文人墨客的青睐。帕加马的希腊语“Pergamon”后来演变为羊皮纸的英文“parchment”,帕加马地区也慢慢地发展成为了希腊化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据说高峰时期藏书达到20万册。

罗马在第二次马其顿战争胜利后,与安条克三世统治下的塞琉古帝国俨然成为有能力决定地中海世界命运的最后两个大国,因此从前196年到前192年双方一直处于冷战状态;而在这期间包括埃托利亚同盟在内的许多希腊人开始对罗马人赖在希腊不走感到担忧与不满,这一情绪则被一直蓄势待发的安条克三世敏锐地捕捉到,加上此时他手下还多了一员与罗马人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汉尼拔,塞琉古与罗马的战争已然不可避免,终于在前192年爆发。(前195年还爆发了一场反对斯巴达国王纳比斯的战争,帕加马也有参与,在这里不多做叙述)

这场战争的过程本身十分复杂,为了节省篇幅我只说与帕加马有关的内容——战争前期爆发的几场大型战役基本都是由罗马人独自与塞琉古军队交战,帕加马除了提供物资支援外并未直接参战,直到前190年在吕底亚爆发的马可尼西亚战役(Battle of Magnesia)帕加马才正式派兵参战,结果一出站便逢大捷,将塞琉古军队打得大败,一路后撤。

这场战役后,塞琉古在小亚细亚的战线全面崩溃,余下的基本就是些扫荡残敌的工作,直到前188年,罗马与塞琉古订立了阿帕米亚和约(Treaty of Apamea),正式为这场决定地中海世界归属的战争画上终止符。这场战争的胜利固然对罗马意义重大,但对于帕加马而言却有着更直接可得的利益——条约规定,塞琉古帝国位于托鲁斯山脉以北的领土全部划归帕加马所有,两国间争夺了几十年的弗里吉亚、吕底亚、皮西迪亚和潘菲利亚等地区的归属权就此一锤定音;前188年的帕加马也因此达到领土之极盛。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0)

阿帕米亚和约签署前后的帕加马(深、浅蓝色)与罗得岛(深、浅绿色),公元前188年

罗马-塞琉古战争结束后,帕加马又在其后的几次战争后坚定地站在了罗马一侧,包括发生在前171年到前168年的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罗马在这场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终结了马其顿王国的统治并将其领土分割为四个受罗马控制的附庸共和国;战后,罗马共和国对希腊的支配地位基本已无动摇可能,罗马人的目光也将缓缓移向更遥远的东方。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后,欧迈尼斯二世逐渐失去了罗马人的信任,因为罗马人开始怀疑他其实与马其顿末代国王珀尔修斯同谋欺骗罗马;罗马人一度希望欧迈尼斯二世的弟弟,后来的阿塔罗斯二世发动政变推翻他哥哥,但这事儿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实现——他与欧迈尼斯二世的关系始终和睦,他名字里的Φιλάδελφος直译过来便是「爱兄长者」,因此他拒绝了罗马人给出的好处。直到欧迈尼斯二世在前159年逝世,其子年幼无法主政,阿塔罗斯二世才以摄政身份登台掌管帕加马。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1)

阿塔罗斯二世的塑像,位于今土耳其安塔利亚

虽然罗马与帕加马的关系在欧迈尼斯二世统治后期出现了裂痕,但阿塔罗斯二世得以通过其外交智慧进行修复,很快两国又恢复了紧密的战略同盟。前156年,帕加马与比提尼亚爆发战争,罗马人果断提供了援助,帮助阿塔罗斯在两年后取得胜利;前152年,帕加马又参与了由罗马、托勒密王朝和卡帕多西亚共同支持的推翻塞琉古国王德米特里一世的政治阴谋,使塞琉古帝国进一步走向衰亡;前149年,阿塔罗斯二世干脆支持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阿斯二世的儿子尼科美德二世推翻并处死了自己的父亲,从此化解了与比提尼亚的长期矛盾。

阿塔罗斯利用他的外交手腕,极大地改善了帕加马所处的国际环境,比如他成功在雅典结交了年幼的卡帕多西亚国王阿里阿拉特五世并和后者成为了好友,后来帕加马得以在阿里阿拉特五世的帮助下扩张领土并在皮西迪亚建立了一座直到今天也十分有名的城市——安塔利亚。

阿塔罗斯三世

阿塔罗斯二世在位21年,于前138年逝世;继承他王位的是他的侄子,他兄长的儿子阿塔罗斯三世。阿塔罗斯三世上台时的地中海世界已然是罗马共和国控制下的一盘棋;八年前的前146年,罗马人同时完成了两件创举:一、彻底消灭迦太基;二、完全控制希腊。识时务者皆可看出,此时的罗马已经毋庸置疑地是地中海世界的唯一霸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阿塔罗斯三世对执政与管理国家却毫无兴趣,按照李维《罗马史》的记载,他将大把时间都放在了钻研植物学与医学上,对政事几乎从不过问。不过与他的几位前辈相比,他的统治时间也十分短促,仅仅五年后的前133年他就因病逝世;在他的遗嘱里,他表示希望将整个帕加马王国都作为礼物赠送给罗马共和国,这个消息传到罗马,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

前133年正是大格拉古(Tiberius Gracchus)被选举为保民官并开始着手实施改革的年份,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立刻督促元老院接受安排并将帕加马的国库财产分给全体罗马公民,并从财产中抽出一部分来为他刚刚推出的塞姆普罗尼亚土地法(Lex Sempronia Agraria)提供资金支持,这一提议自然被元老院毫不犹豫地拒绝。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大格拉古与元老院的矛盾,并且使得元老院中的一些议员开始怀疑大格拉古的真实意图是要借机称王颠覆共和制度,这也为后来双方正式撕破脸埋下了伏笔。

回到帕加马,阿塔罗斯三世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全体帕加马人的支持,相当一部分居民害怕加入罗马后将受到罗马人的剥削与压榨。这时出现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名叫阿里斯东尼克的人,在罗马人尚未正式接管帕加马之前对外宣布自己为欧迈尼斯二世的私生子,并自立为帕加马国王,取王号欧迈尼斯三世,要与罗马人对抗到底。但他很快发现他几乎找不到任何外部的支持者,无论是卡帕多西亚还是比提尼亚都不愿意与罗马作对,而希腊人也根本不相信他有能力解放希腊,因此他只好从内部想办法,解放了城内所有奴隶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民意支持。

欧迈尼斯三世

罗马人在前131年派出一支军队前往帕加马平叛,但阿里斯东尼克成功击败了罗马人并杀死了出征的执政官克拉苏·狄维斯·穆齐阿努斯(Publius Licinius Crassus Dives Mucianus)。罗马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在前129年第二次派兵平叛,在当年执政官马尔库斯·佩尔佩尔纳(Marcus Perperna)的率领下成功击败并俘虏了阿里斯东尼克;后者被带回罗马并在凯旋式后被绞死。至此,帕加马作为独立王国的历史告一段落。

四、以后的岁月

在王国并入罗马后,帕加马仍然是安纳托利亚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据称,公元前41年,罗马士兵和政治家马克·安东尼将帕加马图书馆的所有书籍都送给了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图拉真和奥古斯都都在附近建有神庙。在卡拉卡拉统治时期曾进行修复。最初是由当地的安山岩制成的寺庙,在罗马时期完全改用大理石。因此,后来看到的整体建筑群是几个世纪叠加的效果。随着后来罗马在小亚细亚的首府改到以佛所,帕加马的重要性逐渐转弱,沦为废墟。

五、考古发掘与重现

19世纪70年代,德国工程师卡尔·赫曼在安纳托利亚西部铺设铁路,发现了这座古城的废墟。1878年,第一次研究和挖掘工作在帕加马进行。挖掘中,德国考古队将大量精美的建筑构件运回国内,现藏柏林帕加马博物馆。

帕加马的卫城建在一座极其陡峭的小山上,考古发掘的城址呈现出海拔各异的三个城区:上城区(卫城区)、中城区和下城区,其中位于塞林努斯河西岸的下城区是罗马时代扩建后形成的(除了占据一座山头的阿斯克勒庇俄斯[医神]神庙外)。而希腊化时代的上城区和中城区各有一座体育馆和市集广场,应是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需要。与亚历山德里亚、安条克这样的希腊化时代新城所不同的是,帕加马延续了古典时代的雅典传统,提供了丰饶的视觉艺术景观。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体育场,宏大的卫城建筑群和沿着山势起伏的城市布局。集中了宗教、行政、社会和商业功能。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2)

遗址俯视图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3)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4)

帕加马卫城地图(1882年),来自海德堡大学1880-1881年帕加马发掘报告

帕加马卫城地图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5)

希腊化时代的帕加马(Erskine 2005,p.207,fig 12.5)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6)

帕加马重建想象图,19世纪晚期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7)

帕加马卫城景观重建想象图,弗里德里希·蒂埃奇,1882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8)

帕加马古城模型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19)

为纪念国王阿塔罗斯一世的胜利而兴建的宙斯和雅典娜的祭坛,19世纪晚期依据G·雷伦德重建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0)

帕加马图书馆的雅典娜雕像,背景是宙斯神庙。现藏与柏林帕加马博物馆

图书馆的建筑

图书馆由欧迈斯二世在帕加马的鼎盛时期建造,位于卫城的北端。它是今天考古学家们唯一有实物证据的希腊式图书馆,因此,它是古代世界中唯一一个我们可以从其建筑和其中使用的设备中得出结论的图书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布局大致是这样的:主房间放置一个巨大的神像,通常,这是一尊雅典娜的雕像。主房间的外廊,一个侧室或门廊,构成了书架的底部。

封闭式橱架大约2米高,在墙的其余部分留下了屋顶的空间,允许从窗户投入自然光线。这个房间可以用于辩论、讲座、仪式和学习。只有一小部分的藏品会被收藏在这个房间里。在欧迈斯二世统治期间,辅助的房间不时被建造,以容纳不断增长的藏品。这些新房间不是建筑杰作,但它们功能齐全,可以用来容纳大量的体量。新的房间还可以用作抄写室和写作室

(根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推测?)在书架和建筑的外墙之间留出了空间,让空气在较大的中央阅览室的藏书室周围流通。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图书馆在安纳托利亚温暖气候下变得过于潮湿。这被广泛认为是图书馆保存的早期尝试。湿度一直是图书馆最大的敌人之一。卷起来的纸莎草纸和羊皮纸被储存在封闭的橱柜里,以防止地基和敞开的大窗户造成的潮湿。在建造后不久,窗户就需要在上面建造遮阳篷,以躲避外面的雨水和灰尘,公元前1世纪末开始使用玻璃窗。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1)

挖掘前的图书馆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2)

帕加马图书馆的部分建筑的废墟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3)

佩加姆图书馆藏书室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4)

帕加马剧场遗址,它的设计依据山势,面朝西方的海洋。观众席的扇面角度小于180°(古希腊剧场通常为190~200°),形成了令人眩晕的视觉效果。坐席共80行,可容纳约10000名观众。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5)

图拉真神庙

三大古代印第安文明(科技与文明帕加马王国)(26)

医疗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