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对树,鸟对虫”,走进“花、树、鸟、虫”这个生机勃勃又无比奇妙的大自然。跟着“汉字思维”一起思考,这些汉字中又蕴含了怎样有趣的知识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先秦 《诗经 周南 桃夭》

这两句诗分别描写到了争芳斗艳的草花和娇艳欲滴的桃花,但句中却并没有一个“花”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是一个后起的形声字,最早在三国时期《广雅》中出现,直到宋代才广泛使用。在此之前,都是用“荣”和“华”来表示花

“荣”:甲骨文是两支花朵。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

甲骨文:荣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2)

甲骨文:荣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3)

金文:荣

因这两支花朵是小草所开的花,所以“荣”的本义就是小草的花。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荣”就用到了它的本义。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4)

“华”:甲骨文是一棵开满鲜花的树。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5)

甲骨文:华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6)

甲骨文:华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7)

篆文:华

《尔雅 释草》曰:“木谓之华,草谓之荣”,意思是树开花叫华,草开花叫荣。“荣华”本指草木开花,后来用以表示兴盛发达的意思。而“花”字就取代了“荣华”的本义,表示草木的花。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8)

“花”(艹 化组成):上面的草字头表义,它与植物有关;下面的“化”表声,“花、化”同音不同调。你也可以把“化”理解为植物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9)

自然界中有各式各样的花:红、黄、蓝、紫、粉,扇形、椭圆形、圆形、喇叭形……各个季节、各个地区也都有相应盛开的花。如此种类繁多的花,小朋友们是不是都看“花”眼了呢?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0)

我们今天说的树,指的是根茎叶枝俱全的木本植物,用象形文字表示是“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1)

”,这就是“木”字(“木”的详细解释可点击标题跳转《金木水火土》一文查看)。那么“树”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2)

“树”的繁体字写作“樹”:左边“木”表示跟木本植物有关;中间“壴”(读作zhù)是一面竖立的大鼓,这里表示竖直的意思;右边的“寸”表示人的手。三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用手将木竖直扶起,这是一个种树的动作

“树”的本义原来是种树,后来才引申表示所种的植物。现在,小朋友们能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了吗?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3)

茂密的树林中传来阵阵鸣唱,看,一只小鸟飞来啦!古文字的鸟特指长尾鸟,里面一点表示鸟的眼睛,下面一横指小鸟的爪子

带有“鸟”的汉字非常多,传说这是因为造字初期的商朝人,认为自己是鸟类的后代,为表示对祖先的敬意,便在造字时大量使用“鸟”。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听一听“玄鸟生商”的故事,相信你对鸟会有更多的了解。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4)

俗语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意思是你想要获得比别人更多,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虫”其实是一个很萌的汉字!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5)

甲骨文:虫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6)

金文:虫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7)

篆文:虫

甲骨文“虫”是一条拖着长尾的蛇,“虫”的本义就是蛇。由于人类天生对蛇的恐惧和敬畏,便用“虫”来表示一切动物的统称,蛇叫“长虫”,凶猛的老虎也被称为“大虫”。又因为大多数昆虫的幼虫都像蛇一样身体细长、蠕动前行,所以“虫”也用来表示跟“昆虫”有关的意思。后来,为了明确字义,便把“虫、蛇”分开使用。

汉字演变博雅小课堂(汉字思维3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