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我在网上看到个故事,觉得恍若隔世。

一位网友回忆说,1988年,海飞丝的洗发水,是被当作奢侈品来卖的。当时她妈妈的工资128元一月,而海飞丝卖28元一瓶,比他们家一个月买菜、买肉的钱加一起还多。所以她们全家都觉得,用海飞丝洗过的头,和别的头,就是不一样,她还常常向同学们炫耀:你闻闻,你闻闻,不一样吧。

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把海飞丝当福利送给员工,估计很多公司都拿不出手了吧。是因为当时生产成本高,所以贵,今天科技进步,成本降低,所以便宜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是因为当年宝洁公司进入中国时,选择了用一种叫做“撇脂定价法”的定价策略,切入市场。

概念:撇脂定价法

案例

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圣诞节,美国消费者很希望能买到一些新奇别致的商品,送给朋友家人和自己做礼物,度过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圣诞。一家叫“雷诺”的公司,看准了这个机遇。他们从阿根廷引入了一种叫“圆珠笔”的神奇产品。这个在今天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在二战的时候,美国人却从没见过。

撇脂定价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撇脂定价法,简直就是邀请竞争对手入场的镶着金边的邀请函。而且根据价量之秤的逻辑,撇脂定价法会牺牲一定的销量。

撇脂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哪一个更好?

没有哪种方法更好。撇脂定价法有个前提,就是你必须因为品牌、科技、创新、创意,而拥有定价权。撇脂定价法,是拥有定价权的产品,提款的手段,与没有定价权的产品基本无关。

要用商业四维角度来看待肯德基定价:

1、关联二维:根据其品牌溢价和进入市场策略而言是撇脂定价;

2、整体三维:其完善的产品组合及促销是相互交叉的定价策略,是在体现其品牌、品质和价值内涵下的渗透定价;受区域、渠道,门店,管理等因素影响下局部是渗透定价,但在前20年总的说来是撇脂定价。

3、动态四维:根据社会发展、财富增长、通货膨胀大趋势下逐步从撇脂定价转化为渗透定价,增强竞争力,挤压竞争者。后续也是渗透定价趋势。

4、名创优品在现在社会信息交互快的社会背景下,采用渗透定价是最佳策略。

5、随着社会商业环境的变化和消费升级,大众消费品多数采用渗透定价,高附加值产品才有可能采用撇脂定价。这也是在日本、欧洲、美国成熟商业环境下日用品性价比极高的本质商业逻辑。

6、10年后的中国也将同样,不能够赶得上时代企业必将淘汰,这就是大家创业的机会,也是消费升级大背景的必然结果。

手机连锁店的,三低、三平、三高是他们的定价策略。

三低:30%的手机型号坚决低价,这类产品是市场关注度最高,也是透明度最高,销量最大的手机型号,用于吸引眼球,增加客流量,也就是渗透定价法。

三平:30%的手机型号和市场竞争对手价格一样,这类产品属于中间层次,关注度和销量都是不高也不低的类型。

三高:30%的手机型号,是坚决的高价。这类产品一般是新品和独家专供的资源机,甚至高于官网的指导价如iPhone7,小米mix,都是加价销售。也就是撇脂定价法。撇脂定价法和品牌打造相辅相成,众多奢侈品牌的倍率高,一推新品,就有疯狂拥趸一拥而上,这时就不需低调定价了,价格太低反而显不出品牌感来。

10元成本的商品怎么定价(成本价只有0.5元)(1)

90年代初时吃肯德基比现在去五星级酒店吃饭还要有范,一开始就是用的撇脂定价法吧,星巴克也类似吧,逼格高主要是消费相对一般咖啡店高,坐在里面自带光效,于是成了主题写真馆了,满足了“装”的硬需求。

撇脂定价跟渗透定价法的比较,让我想起了比亚迪。比亚迪刚造骄车时出了一款比亚迪F3,将骄车的销售价格降低到了3W这个水平,至于销量怎么样,我没统计过,但大部分人对些这车质量骂声一篇,这是用了渗透定价法,但牺牲了质量,此后几年比亚迪一直没有摆脱“垃圾、质量差”的标签(个人观点:在当时一辆骄车才卖3W,你还要啥自行车?)。

随着科技的进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力,大家开始惊呼,什么?

比亚迪的车卖到20W了?人们又给它换了个标签“以前看不起,现在买不起”。

比亚迪也凭借着新能源这杆大旗,在汽车市场上发力,现已是国产车的骄傲,我认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定价,就是撇脂定价法。综合两种定价法,“渗透定价法”以低价占领市场,经过长期获得回报;撇脂定价法,是在有自身有先天科技及新奇优势下做的定价,能在短期快速获得回报。

我不得不为这两种定价法贴上各自的标签,即“狡猾”和“凶狠”,撇脂定价法我之所以说是狡猾,是由于它的特点就是相对用更低成本,让客户产生仰视的羡慕以此来赚取高额利润,而且如果这招不行了还可以尝试降价切换到渗透定价法。

可谓是低成本,高身价,暴利润,退可守。而渗透定价法之所以凶狠就是因为它以低价阻止竞争对手,以高销量获得利润如同武侠小说里的七伤拳一样,伤人先伤己,等于说先把自己逼上绝路,你若有种你来试试。

总结起来,前者的关键基于品牌力量和客户从新心理,获得定价权。后者的关键在于降低成本和客户追求性价比的心理。

再来看肯德基问题,我认为采用的是撇脂定价转渗透定价的策略,前期依靠品牌力量以及中国民众从新心理赚取了高利润,在物价上涨阶段以不变应万变式间接降低价格,吸引大量客户消费,从而也不失自己的身价。

肯德基开始阶段是撇脂定价,当然用料来源美国,成本并不低,不足以支撑渗透式定价法,随着竞争者麦当劳,威廉士堡,赛百味,汉堡王的进入,不得不倾向于渗透式定价,来应对市场的竞争。当然店面数量的增多采购量的增大,也创造了渗透式定价的条件。

10元成本的商品怎么定价(成本价只有0.5元)(2)

两种定价方式在不同阶段的混合使用,也是一种价格战术策略。难怪手机越卖越便宜。原来是刚开始拥有产品的定价权,因为拥有独立的技术,独立的品牌。早期刚推出来的时候一万多一部摩托罗拉。

像MP3 MP4这些电子产品也是,刚推出来的时候卖几百上千一台,现在估计已经停产了。因为手机取代了它们!我觉得肯德基采用了徶脂定价和渗透定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销。

徶脂定价:肯德基会定期推出一些单品,如夏季特饮,冬季特饮等,本来饮品较其他食品就更为暴力,而这些饮品在当季的售价会比其他饮品如可乐橙汁等高出3-4成,如今年夏天的冰橘茶一杯就要13元,但销售期限只有两三个月,这符合徶脂定价的特点,顾客觉得新鲜2价格虽贵但能承受3竞争对手没有相同饮料,激起顾客购买欲望从而实现短期暴力,之后下架。

渗透定价:肯德基推出的各种看似超值的套餐,包括这全家桶那翅桶午后小食拼盘等等,较单点,相对定价便宜一些,让客人觉得很划算,打开销路,所以套餐在肯德基的销售量是最高的,再加上赠送的免费玩具等赠品让顾客二段消费或是利用比例偏见和适应性偏见赠送下次购买的优惠券等手段,实现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