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解决突破的手段—平衡。汽车作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最终的使用者是驾驶者和乘客这些自然人,以我理解「人性化」的含义就是要满足人对于产品的需求,满足用户的体验目标。以此观点讨论恰恰又回到了设计的原点,形式与功能的平衡。
用户对于体验的需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谈,一方面是「Form」,是视觉的体验
这些体验包含了与功能无关的特征,与风阻无关的曲面,与总布置无关的比例,甚至有时为了修正总布置的比例,这些几乎都可以由设计师来发挥想象。
所有一切的这些工作,这些手段都是为了满足对形式美感的极致追求,对产品性格的极致刻画,这些充满张力的线条,流动的曲面并不会对车辆的装备和驾驶性能有什么提升,巨大的双拱形前格栅以及新月形C柱这些视觉符号也并非是因为工程要求。
然而,当你初次看到这种设计,你心中或许自发的就会认为这是一辆动力强劲的汽车,原因就在于「视觉性能」就是对产品本身性能的强调和暗示。
另外汽车作为工具之外的属性,个性的外在展示等等这些都是视觉体验所包含的内容。
另外一个方面,「Function」功能的体验
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是「人性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在很多产品的设计语言里,这是「人性化」的全部。但是在汽车设计的工作中,如果做到极致的功能化,代价可能就是形式美感的极致丧失。
大家不妨去看看各种汽车赛事中的改装车辆,各种外露的线束,杂乱无章的按钮,纵横交错的钢管,不可否认,这些确实有一些「技术美感」,但却和我们一直谈的消费审美有着巨大差别。
有意义的设计是需要在满足功能和技术要求的情况下,实现美感的最大化。这也正是设计行业「Form Follows Function,形式追随功能」这句话的真实体现。内饰作为一种和人接触的空间物体,涉及到众多控制和交互系统,以及满足人们对于尺寸和空间的苛刻要求,设计师如果肆无忌惮的挥洒自己的设计创意,很可能带来功能和便利上的巨大损失。
举个例子,SUV产品由于车身总布置原因,仪表台的厚度会自然大于轿车产品,过厚的仪表台会弱化车内的横向空间感,如何在视觉上弱化这种厚度?设计师通过富有层次的仪表台上体、饰条和下体将整个仪表台分为三个层次,然而比较特别的手法是没有过度强调几个层次的平行一致性,通过有变化的曲线提高了座舱的环抱感和视觉在门板特征的延伸感。这种处理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和一些德系品牌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考,这种设计的解决方式是一种具有人文精神的功能主义。
说到品牌和设计的关系,想借此怀念一下全新英菲尼迪QX50的前代车型,运动SUV的创新者,也是中国的消费者广泛了解的最早的英菲尼迪产品,对于2009年这个时间点来说,是一款非常惊艳的产品。
前置后驱平台,与生俱来的车身比例优势,与过往完全切割的造型语言,没有在前脸的图形上做过多无意义的堆砌,通过极其「不讲道理」的大灯和格栅语言将自己完全跳脱出来,没有追求复杂的曲线,却将曲面的体量感、肌肉感凸显到了极致。
这个在当时那个年代看上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如果以设计的理念来评价的话,没有追求特别的Feature却体现出众的Character。
这是优于当时大部分品牌的一个换代周期的设计理念,甚至可能时至今日这种超前的充满Emotion的造型风格仍然未被超越,这不完全是技术或者说是设计能力问题,这个涉及到设计背后所代表的品牌的勇气和决心。当然这个也是新生品牌必须要作出的决断,消费者在那样一个年代为一个新鲜品牌买单,是要有充分理由的。
当然2009年那一段时期也是各种变种车、跨界车层出不穷的一个年代,这些车型的研发大多在金融危机来临之前,随着消费市场的繁荣以及用车需求和展示形象等等原因,在那段时间产生出了许许多多的跨界车,美国市场尤其如此,同时期的BMW X6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有一些大型跨国汽车集团也是在那个时代生产了各式各样的变种车型,然而他们中的许多车型目前要么多年未有换代后继车型推出,有的索性直接终止了这条产品线,那个年代是对设计师最好的年代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