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的点心特产是什么(岷县的吉祥三宝)(1)

技术人员指导中蜂养殖

岷县的点心特产是什么(岷县的吉祥三宝)(2)

岷县万亩当归标准化种植基地

岷县的点心特产是什么(岷县的吉祥三宝)(3)

岷县东西部协作猫尾草加工扶贫车间机械化作业

岷县的点心特产是什么(岷县的吉祥三宝)(4)

①中药材切片加工车间

岷县的点心特产是什么(岷县的吉祥三宝)(5)

③工人正在东西部协作猫尾草加工扶贫车间工作

岷县的点心特产是什么(岷县的吉祥三宝)(6)

②蜂农学习养蜂技术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丁陆军 通讯员 后斌杰

丁陆军

通讯员 后斌杰

贫困地区要脱贫,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尤其是具有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最为关键。十八大以来,岷县县委、县政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紧抓扶贫政策落地,坚持精准扶贫与转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方式深度融合,立足区域特色与优势,形成了“药材蜂蜜猫尾草,产业扶贫三件宝”的扶贫格局,走上了由脱贫向小康、由一家一户增收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快车道。

甜蜜事业 改变百姓“苦日子”

包想栋,曾经是岷县中寨镇出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已经稳定实现了脱贫。聊起家里的情况,他高兴地说:“前年县上支持我养了5箱蜂,让我的日子过得比蜜甜。”

“以前都是按老办法,自己琢磨着养,现在有专业老师指导,养殖信心更足了!”岷县得安中蜂养殖场负责人李得安说,他不仅学到了养蜂新技术,也转变了养蜂理念。“一年下来,50窝蜂就可以产900斤到1000斤蜜,拿市场价格来算,现在就比每年多增收五万元到六万元,小蜜蜂大产业,这就是我甜蜜的事业。”李得安刚参加完当地举办的面向合作社、企业的蜂群养殖培训班,培训老师从中蜂养殖四季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岷县盛产名贵中药材,据统计有各种药材238种,加上广阔的草原和林地自然资源,为中蜂养殖提供了优质丰富的蜜源植物。近年来,岷县把蜂产业作为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制定出台了《岷县蜂蜜生产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推行标准化养殖和规范化生产。从蜜源植物到绿色养殖,从技术培训到生产规范,从蜂蜜产品质量到品牌建设,从龙头企业到合作社培育,从初级农产品到销售终端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全县蜂产业养、加、销链条逐步完善,发展势头强劲,逐步形成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扶贫、群众增收的良好格局。

岷县十里镇南小路村村民郎牛代告诉记者:“一天80元工资,一个月做20天左右,一个月就是1600元,一年下来收入一万多元。”今年59岁的郎牛代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2019年,他被吸纳到岷县兴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打工的同时,还学到了中蜂养殖技术。谈起现在生活上的变化,老郎高兴得合不拢嘴。

成立于2018年的岷县兴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扶贫项目,连续两年累计协调到产业扶贫资金16万元,作为8户贫困户的入股资金,每户每年可分红1000元。目前,已带动周边3个村41户群众开展中蜂养殖及蜂产品销售。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普及新法科学养殖,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销售,实现保底分红,力争多元化再分红,多渠道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是岷县蜂养殖的主要模式。

养好了蜂,还要卖出蜜。为确保好蜂蜜卖上好价钱,岷县发展壮大县内蜂蜜生产企业6家,引进在全国有1350家连锁店的福建永辉超市。2019年5月,占地9.32亩的岷县永辉年产千吨中蜂药蜜产业扶贫项目开工建设,同年12月25日建成投产,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甘肃岷县永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杨玉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今,我们实现了日加工5吨蜂蜜的目标,预计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可直接带动1.2万户中蜂养殖农户实现脱贫增收。”目前,岷县已累计投入各类蜂产业发展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养蜂合作社(企业)280多个,蜂蜜生产“扶贫车间”6个,全县养蜂农户达1.2万户,蜂存栏10万箱,年产蜂蜜1250吨,产值1.5亿元,已带动1031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蜂产业稳定增收。

道地药材 群众致富“铁庄稼”

岷县素有“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境内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尤以“岷归”驰名中外。“岷县当归”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因其质量最佳、含量丰富、产量最大、销量最广而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欧洲人誉为“中国妇科人参”。岷县当归交易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0%,岷县当归城的中药材年交易量达20万吨,交易总额60亿元。

近年来,岷县抢抓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坚持以“道地、绿色、生态”为核心,以全产业链开发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狠抓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三大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优质种子种苗生产、道地药材绿色种植和精深加工、交易市场规范提升、药农种植技术培训、地产品种品牌保护、产品研发科技支撑等工作,中医药产业呈现出种植基地稳步扩大,精深加工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产业效益日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单打独斗成不了气候,抱团发展才能实现共赢。”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3年后,邱富文意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2019年3月,在邱富文的牵头下,当地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岷县茶埠益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了合作社抱团发展。

48岁的陈金芳是茶埠镇大竜村村民,世世代代以种植中药材为生。“以前种药材都是农户自己单打独斗,手里握着好药材却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有了合作社,我们的药材不愁销路,还能卖个好价钱。2018年,我家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和陈金芳一样,在岷县很多人因为种植药材致了富,过上了幸福生活。截至目前,岷县茶埠益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共带动周边两个乡镇11个行政村456户农户,其中贫困户286户。2019年合作社销售中药材160吨,销售收入共560万元,为带动贫困户共分红15.092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分红1.08万元。

邱富文介绍说:“未来,岷县茶埠益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着力打破区域限制,延伸服务区域,吸纳更多合作社加盟,不断发展壮大,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带动岷县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牧草产业 “马上扶贫”奔小康

“以前我常到内蒙古、新疆打工,钱倒是挣下了,就是把家里人照顾不上,老人和孩子不放心。现在牧草产业扶贫车间建到我的家门口,不仅把老人和孩子能照顾上,家里的地也能种上,钱也能挣下,而且这里的活轻松,干起来比外出打工要好得多。”岷县寺沟镇巴仁村村民赵文彩乐呵呵地说。

赵文彩是巴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猫尾草加工扶贫车间上班,每天她骑着电动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工作的地方。他的工作让亲戚朋友很是羡慕。

岷县岷山猫尾草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强,是赛马、奶牛和草食宠物最理想的长纤维饲草,尤其对延长高产奶牛的使用年限及赛马的耐力有独特的功效作用,开发价值极大。现在国外除了加拿大生产外,国内只有岷县生产。去年全县以岷县猫尾草为主的特色优质牧草面积累计达到20万亩,带动贫困户7000户左右。

“岷县种植的猫尾草属特中特、独一味,当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中国草协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岷县发展草产业过程中,尤其是在编制规划、种子种苗培育、草品质优化提升、草产品精细加工、中国猫尾草之乡申报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前来岷县考察草产业发展的中国草业协会副会长陈谷先生表示。

岷县寺沟镇立林村是岷县猫尾草的种植大村之一,从2003年种植猫尾草以来,全村大多数群众都尝到了甜头,在种植方面不断摸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种养模式。2014年该村顺势成立了岷县绿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培育出一大批种植能手,通过立林村的先行试点推广,有效带动了全镇草牧业的发展。农户不仅在牧草种植方面获得良好的收入,还能依托种植资源,发展特色养殖,吸收附近的村民到村上就近务工,发展劲头十足。

2019年2月,岷县草产业联合总社和草产业协会正式成立,同时在14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乡镇分社,吹响草产业发展冲锋号。同年3月,岷县县政府与中国马业协会、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草产业发展“马上扶贫”合作项目三方协议在北京签约,中国马业协会“马上扶贫”示范基地落户岷县,为助力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岷县猫尾草干草售价由2004年的每吨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吨8000元。主要畅销湖南、湖北、四川、上海、北京、香港等地。牧草业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把“金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