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

一、字形演变

虫,虺(huǐ)的本字,原为毒蛇。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的字形像一条头向上昂,身体蜿蜒,尾巴翘起来的蛇,有的字形还特意画出尖尖的蛇头,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是一条毒蛇。本为象形字,意思为较小的毒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4)

金文延续甲骨文的象形,更加逼真地描绘出一条蛇的形象。西周曶(hū)鼎上的“虫”字还在头部画出了蛇的眼睛,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5)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6)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7)

小篆笔画线条更加弯曲,有虫(huǐ)和蟲(chóng)两种字形,已经看不出原来蛇的象形。现在简体虫(chóng)字的繁体蟲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8)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9)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0)

隶书则将小篆的线条拉成平直,其头部逐渐变成方形,完全丧失了原来的象形,变成了会意字。下面分别为虫(huǐ)和蟲(chóng)两种字形: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1)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2)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4)

楷书字形延续隶书,头部为方形,身子和尾巴用竖、横、点三笔写成,形成简体“虫”字。 繁体三个虫(蟲)有两种写法。字形分别为: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5)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6)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7)

二、含义

“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是一种毒蛇。战国后有了“蟲”(chóng)字,汉字简化时以“虫(huǐ)”为“蟲”的简化字,而本字“虫( huǐ)”,又另造了“虺”字。原为毒蛇,后指一般的虫类。

《说文解字》:“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zhì)。”有脚的昆虫叫做“虫”,比如蜈蚣;没有脚的昆虫叫做“豸”,比如蚯蚓。

“虫(chóng)”是会意字。繁体字形由三个“虫(huǐ)”组成,是因为大多数昆虫的幼虫都是弯弯曲曲蠕动的,与蛇相似。古时三表示多的含义,“虫”字的本义就是各种虫子的总称。“虫”也是常用的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 蛇等有关。

但在古代“虫子”的含义更加广泛,并不仅限于指昆虫、蛇类等。因此有人认为“虫”的本义应该是动物的总称。现在称蛇为长虫、老虎为大虫、鱼虾为虫虾等。

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读汉字写汉字(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