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是荷兰第二大城市,欧洲第一大港口,亚欧大陆桥的西桥头堡,位于欧洲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鹿特丹位于荷兰的南荷兰省,Nieuwe Maas河畔。它是欧洲最大的海港,直到近年来甚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港。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距北海约25公里,有新水道与北海相连。港区水域深广,内河航船可通行无阻,外港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

鹿特丹的名字来自于在市中心注入Nieuwe Maas河的小河鹿特河和荷兰词Dam。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城市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港区1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7万,包括周围卫星城共有102.4万。鹿特丹地势平坦,位于荷兰低地区,低于海平面7米左右。

墨尔本威廉斯镇旅游(欧洲旅游指南Rotterdam)(1)

鹿特丹

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市场供应极大丰富,出售的货物大部分是来自欧共体的产品。街道上奔驰的有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除荷兰本国的飞利浦产品外,尚有日本索尼、松下、日立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通讯邮电发达,街道上公用电话亭到处可见,对外联络颇为方便。各国风味的餐馆、酒家、快餐店鳞次栉比,还有华侨餐馆供应地道的中餐。


小孩堤防风车村

小孩堤防位于鹿特丹东南10公里处,至今仍保存着19架建于1740年代的风车,是最集中的风车群。虽说荷兰以前风车曾超过1万座,但如今仍然屹立的不过1000座左右,多数已成为民居或博物馆,在一处能见到那么多风车的,则非小孩堤防莫属。

平时风车是不转的,但在7、8两个月,每逢星期六的下午,19架风车会一起转动,场面煞是壮观。它们是荷兰历史和文化的见证。1997年,小孩堤防风车群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墨尔本威廉斯镇旅游(欧洲旅游指南Rotterdam)(2)

鹿特丹——小孩堤防风车村


立体方块屋

荷兰人皮伊特•布洛姆则把建筑也变成了“魔方”。即使在布拉克地铁周围的现代建筑群中,立体方块屋也是独树一帜的。

布洛姆将自己的设计看作一棵树,将整个建筑群看作一片森林。布洛姆希望在大城市内建造一个村庄,一个功能多样的安全港。

远观立体方块屋,只见一个个巨大的立方体连接在一起,每个立方体呈45度角倾斜,仅靠一个角像单臂倒立似的站立在一个六角形的柱子上。

走近观察,发现每个立方体都是一幢单独的房屋,有三个面朝向地面,另外三个面上朝天空。每个立方体全部首尾相接,圆柱底部为开放的公共空间,比如商业网点和小型工作室。

目前,已建成使用的这片“森林”共有51座立体方块屋,38座为私人住宅,其他的则成为办公场所、服装店、小吃店和咖啡馆乃至学校的一部分。在唯一对游客开放的“示范屋”里,大家可以一探究竟。

墨尔本威廉斯镇旅游(欧洲旅游指南Rotterdam)(3)

鹿特丹——立体方块屋


欧洲桅杆

欧洲桅杆是英文“Euromast”的直接译名。这个名字意蕴丰富:用Euro是因为鹿特丹位于欧洲的心脏区域,被誉为“欧洲门户”;用Mast是因为欧洲许多临海国家的文字里都有“桅杆”这个词,不仅荷兰人认识,而且英国人、法国人甚至日本人都认识它。

桅杆起带动航船乘风破浪的作用,而且也有人就把鹿特丹称为“欧洲的桅杆”。

欧洲桅杆是在鹿特丹举办花卉博览会之际建造的。贝娅特丽克丝女王光临了1960年隆重的揭幕仪式。他是第一位在贵宾簿里签名的贵宾。初建时,“欧洲桅杆”高度是112米,塔身只有101米高。这个高度足以让它在马斯河岸的鹿特丹高高耸立。但是,它被后来到处新建的高楼超过。1970年添加了一个“太空塔”,使总高度达到了185米,直至今日仍是荷兰最高的地标建筑之一。

“桅杆”内部直径9米,墙厚30厘米,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个建筑坐落在一块由131根水泥柱子支撑的、重1900吨的钢筋混凝土板块上,使重心处于地表之下,确保了建筑的稳定。这座外表看来比电视转播塔还要苗条的瘦高尖塔建筑,遇到强风的时候还会左右摇动。11级风时,塔顶来回摇摆可达到1米,但决无倒塌之忧,倒会给身处塔内的游客带来少有的刺激。

墨尔本威廉斯镇旅游(欧洲旅游指南Rotterdam)(4)

鹿特丹——欧洲桅杆


伊拉斯谟桥

伊拉斯谟桥横跨在新马斯河上,将鹿特丹南北两岸连接起来。桥梁的名称是为了纪念伊拉斯谟而命名的,他是中世纪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

由于桥梁的造型有点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它也由此得到了“天鹅桥”的昵称。

墨尔本威廉斯镇旅游(欧洲旅游指南Rotterdam)(5)

鹿特丹——伊拉斯谟桥


老港口

Oude Haven是鹿特丹最古老的港口,建于1350年。现在港口附近布满酒吧、餐馆,这里的夜生活十分丰富。

墨尔本威廉斯镇旅游(欧洲旅游指南Rotterdam)(6)

鹿特丹——老港口


圣劳伦斯大教堂

圣劳伦斯大教堂属于哥特式教堂,动工于14世纪,竣工于17世纪,修建过程历时3个世纪。曾在二战中毁于炮火,后经修复。

沿着圣安东尼街向南走,一路上都是美丽的建筑和宫殿,走到头转到圣劳伦左街,就会看到街角处有一座华丽的大教堂,这就是著名的圣劳伦斯教堂。教堂最早建于中世纪早期,骑士兵团到这里后,使得居民改信天主教,又重修、扩建并使其成为罗马巴洛克建筑艺术的典范。

教堂前是一尊高高的塑像,神台的线条优美流畅,头顶光环的祖像身穿圣衣,手持十字架,似乎在向世人传播着福音,这是伊拉兹马斯的雕像。伊拉兹马斯出生在鹿特丹,是荷兰著名的神学家和人文思想家。鹿特丹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除了他的雕像外还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大学、大桥等。教堂下部是白色的地基,上面则是淡黄色砖砌结构,顶部左右两座钟楼非常华美。

走进教堂,里面绘满了壁画,正面是一座红木雕刻的神龛,将圣劳伦斯的塑像罩在里面。塑像胸前挂着十字架,身着大红色绣金丝的法衣,表情慈祥而平和。

墨尔本威廉斯镇旅游(欧洲旅游指南Rotterdam)(7)

鹿特丹——圣劳伦斯大教堂


万象之都鹿特丹,

一座坚韧不拔的海港城市。

曾在“二战”期间被夷为平地的鹿特丹,

你在这里找不到经典的荷兰中世纪中心,

而是整个欧洲独一无二的建筑美学,

天际线在摩天大楼的挑战下不断变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