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和魏延谁武艺最强之争是在三国正式成立之后,诸葛亮北伐时期。

这个时候,前期许多猛将都已凋零。而在前期武艺不是很突出的张郃魏延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绝对王者。

诸葛亮北伐时期,五虎上将都已逝世,蜀汉能完胜张郃的没有,但也并不是说这个时期蜀汉没有能抗衡张郃的。而蜀汉能匹敌张郃的最佳人选其实就是魏延。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1)

但很有意思的是,作者明明给我们的感觉张郃和魏延武艺处于同一水平线。但是就是刻意避免两人正面交锋,即使正面交锋也不是公平交手,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打断。

导致我们根本没法判断张郃和魏延到底谁强。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探讨张郃和魏延,到底谁武艺更胜一筹。


1、魏延和张郃的三次交手

原著中魏延实际和张郃交手一共有三次。

马谡料守不住,驱兵杀下山西。懿放条大路,让过马谡。背后张郃引兵追来。赶到三十余里,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视之,乃前督部、镇北将军、都亭侯魏延也。延挥刀骤马,直取张郃。郃回军便走。延驱兵赶来,复夺街亭。赶到五十余里,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垓心。张郃复来,三路兵合在一处。要擒魏延。

第一次是在马谡失街亭的时候,这个时候张郃杀的正欢,结果碰到了魏延。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2)

结果张郃压根就没和魏延打,直接就撤了。这里就让我感到很奇怪,杀的性起的张郃为什么不去和魏延交手?

有人说张郃是为了诱敌。但这明显不像是诱敌,为了诱敌,把辛辛苦苦打下的街亭又被魏延抢回来了。而且张郃也没法预料到魏延重新夺回街亭之后会不会再追击他。

当时街亭是重中之重,为了诱敌,丢了街亭,简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而且张郃追马谡追了三十里地,遇到魏延。撤退,跑了三十里,魏延又把街亭夺回来了,结果魏延又追了张郃五十理地。

可以看出张郃被魏延足足追了有八十理地!张郃到底怎么回事?为何如此狼狈。

后来我明白了,张郃在遇到魏延之前已经杀了一天一夜,突然遇到魏延这支生力军,战略性撤退也是可以理解的。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3)

第二次是取陈仓。

魏延、姜维受令,引兵径到散关。把关之人果然尽走。二人上关,方欲卸甲,遥见关外尘头大起,魏兵到来。维曰:‘丞相神算也!”二人登楼视之,乃魏将张郃也。二人叹曰:“丞相令我等引兵先取此关,把关之人闻是蜀兵,必早走矣。若去迟,魏兵到也。今果如此!可令兵守住险道。”延即引兵拒之。张郃见蜀兵把住要路,遂令退军。延随后赶来催杀一阵,魏兵死者无数,张郃大败远去。

第二次,张郃来到陈仓,看到蜀军把住要路,于是下令撤军,结果被魏延追杀一阵,魏兵死了不少人,张郃大败。

这里张郃并没有中埋伏也没有士气低迷,就是单纯的撤退。结果能被魏延打成那样。

感觉这次张郃丢人有点丢大。即使看到陈仓已被拿下,再进兵已经没有意义。从容撤退还是能办到的,结果就是被魏延打的那么狼狈。

真搞不懂张郃这迷之操作。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4)

第三次,也就是剑门道那次。

张郃领命,引兵火速望前追赶。行到三十余里,忽然背后一声喊起,树林内闪出一彪军,为首大将,横刀勒马大叫曰:“贼将引兵那里去!”郃回头视之,乃魏延也。郃大怒,回马交锋。不十合,延诈败而走。郃又追赶三十余里,勒马回顾,全无伏兵,又策马前追。方转过山坡,忽喊声大起,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关兴也,横刀勒马大叫曰:“张郃休赶!有吾在此!”郃就拍马交锋。不十合,兴拨马便走。郃随后追之。赶到一密林内,郃心疑,令人四下哨探,并无伏兵;于是放心又赶。不想魏延却抄在前面;郃又与战十余合,延又败走。郃奋怒追来,又被关兴抄在前面,截住去路。郃大怒,拍马交锋,战有十合,蜀兵尽弃衣甲什物等件,塞满道路,魏军皆下马争取。延、兴二将,轮流交战,张郃奋勇追赶。看看天晚,赶到木门道口,魏延拨回马,高声大骂曰:“张郃逆贼!吾不与汝相拒,汝只顾赶来,吾今与汝决一死战!”郃十分忿怒,挺枪骤马,直取魏延。延挥刀来迎。战不十合,延大败,尽弃衣甲、头盔,匹马引败兵望木门道中而走。张郃杀得性起,又见魏延大败而逃,乃骤马赶来。此时天色昏黑,一声炮响,山上火光冲天,大石乱柴滚将下来,阻截去路。

这一次,魏延和关兴一起负责诱敌。魏延一共和张郃打了三次。最多一次十几回合,但是最终魏延都诈败而走。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5)

也就是说这一次张郃魏延确实单挑了,但是没有达到我们很多人想看到的结果,魏延是为了完成诱敌的任务,没有全力去打,而张郃是全力以赴的。

最终张郃被射死在剑阁。

我们再也没机会看魏延和张郃真正意义上的打一回。

看上面魏延和张郃的三次交手记录。基本都是魏延胜利。不过前两次严格意义上来讲,魏延和张郃没有实际交手。

最后一次虽然魏延张郃实际交手,但是魏延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可以说三次交手,都属于乱斗,魏延和张郃没有任何一次公平交手。


2、张郃的一顿操作,改变了诸葛亮和魏延都认知。

有人说看上面魏延和张郃的三次交手记录,张郃完败,那足以证明魏延强于张郃了吧!

我前面说了,张郃和魏延虽然交手三次,但没有一次是真正的公平单挑。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6)

在很长一段时间,诸葛亮认为魏延能匹敌张郃,甚至魏延在一段时间的认知都认为自己武力不输张郃。

但这中间发生了一件事情,颠覆了武侯和魏延的认知。

郃大怒,指孔明而骂曰:‘汝乃山野村夫,侵吾大国境界,如何改发此言!吾若捉住汝时.碎尸万段!”言讫,纵马挺枪,要上山来取孔明。山上矢石如雨。郃不能上山,乃拍马舞枪冲出重围,无人敢当。蜀兵困戴陵在垓心。郃杀出旧路,不见戴陵,即奋勇翻身又杀入重围,救出戴陵而回。孔明在山上见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与左右曰:“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他日必为蜀中之害矣,吾当除之;若不除之,吾心中又添一病也。”遂收军还营。

张郃在后期打出来一场单骑冲阵表现。即使中了埋伏,也能一个人杀出来。杀出来之后发现同伴戴陵还困在里面,又翻身杀入,救出了戴陵走脱了。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7)

张郃这通操作下来,连孔明都发出感慨:“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他日必为蜀中之害矣,吾当除之;若不除之,吾心中又添一病也。

这个时候孔明直接搬出张飞来证明张郃的勇猛。虽然我们知道张郃被张飞打的很惨。

但言外之意,诸葛亮说也只有张飞这个级别的才能和张郃一战。很显然魏延达不到这个级别。

这一下子就把魏延比下去了。那在诸葛亮的认知中,此时从魏延和张郃差不多,估计变成了魏延不如张郃。

后来诸葛亮用计成功使司马懿出战,结果带兵来的又是张郃。

次日,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先进,到半路下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寨,只引五千精兵,随后进发。原来孔明密令人哨探,见魏兵半路而歇。是夜,孔明唤众将商议曰:“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须以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此任。”言毕,以目视魏延。延低头不语。

这个时候诸葛亮知道张郃来,调兵遣将的时候目视魏延,结果魏延都表现是低头不语。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8)

按理说这是一次立头功的机会,而且来者又是张郃。而当时在蜀汉阵营能匹敌张郃的只有魏延。诸葛亮看向魏延也无可厚非。

但结果魏延低头不语。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魏延也开始内心动摇了,前面张郃的那一顿操作魏延不可能不知道。可能平时还觉得自己比张郃不差,但通过此一事发现,自己其实是不如张郃的。

说明这个时候张郃没有信心了。不自信了。

通过这件事,诸葛亮和魏延的认知都发生了转变,都认为张郃更强。

张郃这一战绩,给魏延一辈子也打不出来。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9)

这也是张郃能稳压魏延一头的证据。


3、书中已有地方表明张郃强于魏延

魏延和张郃虽然没有直接对比过,但其实作者也从其他地方间接性的对比,告诉我们张郃魏延谁强了。

这里有一个关键人物,谁呢?文聘文仲业。

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么!”魏延大怒,挺枪跃马,便来交战。

魏延与文聘交战,从已至未,手下兵卒皆已折尽。延乃拨马而逃,却寻不见玄德,自投长沙太守韩玄去了。

魏延第一次出场和文聘打了一场。书中也交代了,从已至未。可以说打的很久了。

那这里其实可以证明,魏延的实力和文聘是旗鼓相当的。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10)

那张郃和文聘比又如何呢?虽然张郃和文聘没有直接打过,但是其实也是直接较量过的。

在曹操大宴铜雀台一回的射箭比赛已经给出了答案。

原著段落较长,这里就不截取了。

大宴铜雀台这一回。出场顺序依次是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

箭法一个比一个秀,一个比一个高。

其实作者通过这场射箭比赛告诉我们,他们的箭法就决定了他们武艺的高低。后出场的比前一个出场的要厉害。

许褚最后出场,他武功最高,其次徐晃,后面依次是夏侯渊、张郃、曹洪、文聘,曹休最后。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11)

可以发现,张郃排在文聘前面。那相当于作者盖棺定论张郃强于文聘,而文聘和魏延实力相当,也证明了张郃强于魏延。

虽然强,但强的有限,差距较小,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

那这样就看出张郃魏延谁强了。魏延和张郃中间还隔着个曹洪呢。


综上,要是让魏延和张郃公平打一场,最后胜利的是张郃。张郃比魏延略强。

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期张郃被称为“前三国第一猛将”。而得到这个称呼的不是魏延。

魏延也是在张郃死后,才发出“天下谁敢敌我”的叫喊,以及“谁敢杀我”的自信。

新三国为什么说诸葛亮不该杀魏延(三国演义中张郃和魏延)(12)

最后想说一句,其实当时蜀汉阵营还有一个人能制服甚至强于张郃,只是他没有参与北伐。要是有他在,诸葛亮或许不用担心张郃勇猛难以对付。这个人就是———李严李正方。

至于为什么,请看原著第65回就能知道答案了。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