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许浑《途经秦始皇墓》,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何秦始皇陵在2000年内没有被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为何秦始皇陵在2000年内没有被挖(秦始皇陵发现十多年)

为何秦始皇陵在2000年内没有被挖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许浑《途经秦始皇墓》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做到统一六国的皇帝,他这一生功绩无数,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奠定了基础,可惜一代明君最后却因追求长生不老而丧命。

当年考古学家第一次发现了振奋人心的古墓,就是秦始皇陵,从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光阴,为何秦始皇陵至今无人敢打开?

按理来说如此振奋人心的古墓,不应该在发现的第一时间就打开吗?外一哪天被人盗了怎么办,这一晃十多年过去都没人敢开,此事必有蹊跷。

而考古学家给出的理由便是,在秦始皇的墓里面出现了大量的水银,而且超标严重。

所以就算他再有研究价值,专家也不敢断然打开,但秦始皇陵一直都是专家向往研究的对象,所以就算打不开,也要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中国地质学家曾对此地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经过两次化验,结果均显示为“汞异常”,别的地方的土壤就没有这种显示,因此专家判断,正史中记载的秦始皇陵里有大量的水银这一说法绝对可信。

而且,当年在长沙出土过的马王堆汉墓“女尸”,就是因为棺材里有水银,才得以使尸体保持完好,此事还引起了一时轰动。

所以专家推测,秦始皇的遗体应该也是完好保存的,秦代时期对于遗体防腐技术颇有研究,因此秦始皇遗体应当也会有防腐处理。

虽然有人这样推测,但秦始皇驾崩的时候正值夏季,而且他是在出巡途中死的,夏日炎炎尸体可能没运多远就腐臭了,为了防止这味道扩散而走漏了“风声”,赵高和胡亥竟然想到用鲍鱼跟“尸体”放在一起,以此来掩盖尸臭气味。

据记载,秦始皇的遗体与这些腥臭的鲍鱼一起在路上颠簸了五十多天,才到达目的地,从他驾崩到下葬费时了两个月时间。

这期间尸体的腐烂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按照这样的说法来看,秦始皇的遗体应该在运送途中就已经开始腐烂了,这样看来,秦始皇的尸体不可能完好的保存下来。

根据专家对秦始皇陵地宫的探测来看:“此地宫,东西长260米,南北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

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一个地宫,规模相当于五个足球场那么大,深度让人无法想象。

有专家根据资料对秦始皇陵的地宫深度进行了推测,他们认为秦始皇陵的深度应该在500至1500米左右,这个数字听起来简直难以置信。

为了得到确切的深度,专家利用科技手段对秦始皇陵的地宫进行了探测,经过多次实验,专家得出结论,地宫坑口的地方实际深度大概在26米左右,最深的地方有37米。

虽然不能打开一探究竟,但这是目前为止最准确的一个数据,如果想要得出真正的答案,唯一的途径就是打开这地宫。

秦始皇陵深不可测,相信此地吸引了很多想要窥探里面文物的到访者,还有秦陵地宫墓门的数量,也是考古学者们热议的话题。

据《史记》记载:秦陵中有内羡门、中羡门、外羡门,这说明地宫里有三道门,从俯瞰图来看,秦始皇陵是一个正方形锥体,西方人称此为“黄土金字塔”。

确切地说,秦始皇陵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倒金字塔”,如此庞大的古墓,里面到底有多少奇珍异宝?

关于这一点《史记》中也有明确的记载,秦始皇陵里的宝贝包含了:“金雁”、“珠玉”、“翡翠”等物品。

考古学家曾在地宫西侧挖出过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造型精美无比,堪称稀世珍宝,不难看出秦始皇地宫里的宝贝肯定更加罕见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