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奔着尔冬升导演的犀利点评看的热搜,结果,没想到第二期播出后,争议最大的竟然是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

两人争议的原因在于,郭敬明导演为了鼓励新人,给了表现一致差评的演员何昶希一张S卡,这一操作引起了李诚儒老师的不满,说不喜欢郭敬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年纪轻轻不尊重人。

因为全场有40个演员,但是一共只有8张S卡,有S卡的人,意味着拥有优先挑选剧本的权力。

选剧本有多重要呢?在第一期中演员唐一菲解释得很清楚:

好演员为什么会更好,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就更多,他可以选择他想塑造的角色,跟好的团队合作,这是个良性循环。

像我们B级,放在你面前的,只有一盘花生米,你要么选择吃,要么选择饿着肚子离开。”

李诚儒老师认为,S卡就应该发给真正有演技的演员,这样不按常理给出S卡的举动,对于其它39位的演员不公平。

说到到这里,我很想讨论一个话题:什么是公平?

01

提到竞争,选拨,很多人最容易联想到的是高考。

高考有很大一部分因为长得好看或者有一技之长选择参加艺考,然后就可以通过较低的分数进入心仪的高校,这对那些埋头努力学习的人来说,公平吗?

我认为不公平,因为有的人的确是老天爷赏饭吃,你没办法有意见。

我们从出生,就遭遇不公平,有的人生在富人家,起点和资源都高人一等,有的人出生就自带缺陷,一生都要跟自己的缺陷做艰苦的斗争。

很多时候,你努力一辈子的终点才能达到他人的起点。

而在我们成长的一生中,更是会遭遇各种不公平,从生活、工作到家庭、事业,这些不公平都需要我们一一去面对。

而参与《演员的诞生》开始的评级,演员们就已经很清楚了,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演技选拔的节目,因为在制片人为代表的市场一方眼中,“好演员”的标准是:

年轻,人红,没有负面、戏好。

所以,即使演了20几年戏的三料视后马苏,广告女王倪虹洁,以及被媒体称未来可继承巩俐衣钵的温峥嵘,都被分到了B组。

在制片人的标准中,“年轻人红”可以秒杀一切,角色并不一定有多高评价,但一定在大热剧中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三十而已》里面被频频骂上热搜的小三林有有,演员张月,虽然只有两年的演戏经验,就拿到了S的初评级。

S、A、B的评级,不单单只看你拿了多少奖,你演了多少戏,而是你的市场价值有多高。

这也跟我们职场相似,并不是你的工作经验越多,你就能拿更多的工资,当上管理层。

而是看你的能力跟公司业务发展是否匹配,特别在我们新媒体行业,20几岁管30岁、40岁的人,比比皆是,觉得憋屈也没用啊,你还得干,不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等着你开锅,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郭敬明的做法可以接受,因为节目规则给了他这个权力,他有权力把票投给自己喜欢的演员,也就是郭敬明有权按自己逻辑选演员。

这个何昶希长得好看,是自己作为演员的优势,也可以算做是一种先天优势,符合郭敬明的选角要求,没毛病。想想郭敬明的《小时代》都怎么选人的,不是很好理解了吗?

虽然我对郭敬明的作品和电影一点也不感冒,但我也认同他的说法:你可以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还是要允许他的存在。

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平无处不在。

李成儒老朋友说郭敬明一席之地(演员请就位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谈谈什么是公平)(1)

02

那这些选拔就不具备公平性了吗?

恰恰相反,对很多人来说,这样的选拔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很公平,因为整个节目对所有的观众来说,是透明的,你无法黑箱操作让演技不好的演员走到最后。虽然也会有种种内幕,但是对有实力的演员来说,抓住这个舞台给予的机会,概率会远远大于没有实力的演员。

就好像没有人想到最后拿下《乐队的夏天2》亚军的是五条人乐队,但他们的确有实力。

又比如高考也有很多弊端,但高考也很公平。只有高考让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有机会跟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在同一个平台去竞争,而且规则是一样的。抓住这个机会,很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好大学的孩子,视野格局都会被打开,从而可能会过上相对更好的生活,我觉得我自己也是一个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受益者。

这跟综艺节目一样,会给真正努力且有实力的人一个好的结果,比如:

《歌手》让曾经的小透明邓紫棋变成一线明星

《新说唱》让gai从一个地下rapper走上台面

《偶像练习生》让蔡徐坤从全网群嘲到口碑转好

《乐队的夏天》让五条人成功出圈走红

而在《演员请就位》的两期节目中,我们也看见,演技好的演员是有机会获得一致的认可的,比如任敏、马苏、倪虹洁、胡杏儿、辣目洋子。

而那些因为市场估值高,但是演技还有待提升的演员,即使在开始的初评级成绩较好,也会被降级。

比如第一期初评级S演员陈宥维,在表演过后降级到A,李诚儒老师连用三个“味”字开头的成语表达心中的不满。

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

李成儒老朋友说郭敬明一席之地(演员请就位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谈谈什么是公平)(2)

尔冬升也丝毫不留情面的评价到:

“你那个哭很尴尬,像是在嚼口香糖,会很可笑的。要想办法,上进修班,或者找一些好的老师,你要找那个老师直接跟你说,你是没有演技天分的。”

李成儒老朋友说郭敬明一席之地(演员请就位郭敬明和李诚儒的battle:谈谈什么是公平)(3)

《演员请就位2》节目也公开表示的一样:会在规则约束下,为演员的演技正名。

03

最后想说,公平其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如果社会真的处处讲绝对公平,也不一定现实。我认为大部分人以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其实不过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

比如做了好事,却被人以为居心不良

比如尽心尽力,却被人误解为出工不出力;

比如忍辱负重,却被当作尸位素餐。

比如同样是上班,同样的工作,为什么有人待遇高,有人待遇低?在职场,这种事情最容易被误解,你首先要确定你受的不公平待遇是真的不公平,而不是你以为不公平。

在职场,我倒觉得最大的公平往往是,那些超级牛逼的工作,都是超级牛逼的人完成的,你就是想让超级牛人得一个不公平的待遇,都没人敢给,大家怕牛人跑了,而他去哪里都能闪闪发光。

如果你在工作中还总在计较不公平的待遇,也许说明一点,你在职场的阶层,还相当低。

所以,如果你下次还因为一件事情公不公平懊恼,不妨把它当作一种前进的动力,去了解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别人需要的,好好打磨一下自己,然后等待机会或者平台的到来。

有一流的能力,自然有机会拿一流的资源。只要这个舞台规则是透明的,是给所有人可以监督的,那么这里一定是相对能提供最多公平机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