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敏 目前,语文教材和古文选本中,对文言诗文都有注释,但注释往往只是解释了字词的字面含义,而很少涉及到字词的形象性、情感性但这些其实是很重要的,讲课时应该讲出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诗词常用字词意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诗词常用字词意象(读古诗文应能在字词里见出意象)

古诗词常用字词意象

唐晓敏

目前,语文教材和古文选本中,对文言诗文都有注释,但注释往往只是解释了字词的字面含义,而很少涉及到字词的形象性、情感性。但这些其实是很重要的,讲课时应该讲出来。

如《庄辛说楚襄王》有这样的话:“不知夫射者,方将脩其碆卢,治其缯缴,将加已乎百仞之上,被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教材中对“折清风而抎矣”这句话的注释是:“在清风中夭折而坠落下来”。把“折”解释为“夭折”,自然也是可以的。不过,就这句话而言,把“折”解释为“折断”更好。这句话,应该是描写了这样的一个画面:黄鹄在天空中飞翔着,正常的飞行时,象是在天空中划一条线,突然,黄鹄中箭了,从天空中掉下来,这就像原来的飞行路线一下子“折断”了。

再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中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有教材对“暧暧”的注释是:“暧暧:昏暗不明的样子”。“暧暧”这个词,确实有“昏暗不明”的意思,但在这里,解释成“昏暗不明”不很确切。应该解释为“隐约”,因为诗句“暧暧远人村”,这是诗人带着欣喜之情看到的情景,所写的情景是远处的村落依稀可见,这是一个很美的画面,因此,解释成“昏暗不明”就不合适了。还有,对“依依墟里烟”的依依,只是注为轻快地上升,但在诗句中,应该是诗人远远望去,看见炊烟并没有消散,而像是不愿离开房舍的样子。“依依”应该是这样理解。

《古代汉语》选了《论语》的一些段落,有一段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教材对句子里的“就有道而正焉”的注释,是:“大意是:在学业上有弄不清楚的地方,向有道德的人请教。就,走向,接近”。这里对“就”的解释,是对的。但又有点不够。《说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徐曰》尤,异也。尤高人所就之处,语曰:就之如日。”《史记》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意思是,接近他如太阳一般,远望他如云霞一样灿烂。由此,《论语》的这句话中的“就”,宜解释为带着尊敬、仰视的心情走向、接近有道者。这样也更具体、形象、生动,读者头脑中会出现一个画面。

《古代汉语》晋灵公不君中,有一句话:“宣子骤谏”,对“骤”字,教材的解释只有两个字:“多次”。实际上,骤还有急速、急切的意思。“宣子骤谏”,似不单是多次进谏,而且,进谏时很急切,情绪比较激动,因此惹恼了灵公,以至于派人去杀他。

朱光潜讲:“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行间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趣来。”(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第248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古诗文教学,至少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见出意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