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版本巨剑流剑宗怎么加点(成妙手还是)(1)

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卷揭晓,作文题目一如既往备受社会关注,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材料作文题,不偏、不怪、不难,大多数考生面对这样的题目应该是有话可说的。

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提到了围棋里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正规下法,妙手是精妙下法,俗手是拙劣下法。三个概念彼此联系,妙手和俗手相对,一高一下,一优一劣,成为妙手还是俗手,关键在于重要的一手,那就是本手。本手是基础,是基本功,本手提高、精进就能成为妙手,反之,则沦落为俗手。

其次审清要求。材料颇具启示意义,写出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既然是写感悟与思考,那自然要写成议论文体。

90版本巨剑流剑宗怎么加点(成妙手还是)(2)

然后确定立意,明确中心论点。找出材料中的关键句,“要从本手学起”“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能提高”“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这些句子反复出现,出题者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提醒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别总想着走捷径,一鸣惊人,还是要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踏踏实实用心做事。所以考生可以就“要打牢基础”“要苦练基本功”“论基本功的重要性”“功到自然妙”“要成‘妙手’先做‘本手’”等话题展开论述。

关于这一方面的素材,学生备考时积累的应该不少,自然界方面:例如,竹子定律,竹子前4年时间只能长3厘米,而且这3厘米还是深埋于地下,到了第5年,竹子破土而出,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仅用半个月时间就能长到15米。竹子前期所有的努力都用在扎根上,深扎根才有大长进。

类似的还有荷花定律、金蝉定律等,都是讲前期默默努力,功夫扎实了,后期方能精进的道理。

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更是不胜枚举,例如“书圣”王羲之;创“板桥体”的郑燮;“梅派”唱腔的创始人梅兰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取青蒿素造福全人类的屠呦呦等等,他们都是在苦练基本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自成一家的,都是先有“本手”,再有“妙手”的典型代表。

此外还有一些名言可以借鉴,例如,“为学作事,忌求近功”“学者之患,在于好谈高妙”“学者功夫,宁下而勿高,宁沉而勿浮”,都是在讲不管学习还是做事,都要脚踏实地,切忌急功近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处着手,苦练基本功,由量变到质变,由“本手”到“妙手”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对2022届的考生而言,语文科目尘埃落定,关于作文的印象深浅已不重要,但是对于今后的师生,关注并分析真题,大有必要。总览今年的7套真题,特别是全国卷四套语文试卷里的作文题目,感慨颇深,那就是语文的学习就是厚积薄发、博观约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妙手”还是“俗手”,全凭重要的一手——“本手”。

有了深厚的基础,才能提高、升华、创造。

90版本巨剑流剑宗怎么加点(成妙手还是)(3)

#2022高考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