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韶山网讯(记者 郭千千)7月23日,“韶山下的思政课——2021党史博士研学季”进入第八天,博士们前往湘乡,走进东山学校和陈赓故居,追寻青年毛泽东的求学足迹,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

参观陈嘉庚故居和学校的感谢 博士研学记录第八天(1)

参观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

  湘乡东山学校,始建于1895年,废科举、兴新学,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是毛泽东的母校。1910年秋,少年毛泽东来此求学,东山学校成为他走出韶山冲,踏上革命征途的第一站。学校历经“东山书院”“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等名称的更迭。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为母校题写校名“东山学校”沿用至今。

参观陈嘉庚故居和学校的感谢 博士研学记录第八天(2)

在校中石桥边,了解毛泽东作《咏蛙》的故事。

参观陈嘉庚故居和学校的感谢 博士研学记录第八天(3)

在毛泽东学习过的教室里感受当年氛围

  大家首先来到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详细了解了毛泽东在东山学校的求学经历及学校发展历史。随后,踱步于古香古色的校园内,坐在少年毛泽东求学时的教室里,切身感受当年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毛泽东从一个普通的乡下少年,成长为一个‘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伟人,东山学校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这个时期,正是他成长的启蒙阶段。”参观结束后,清华大学博士董宇轩说。

参观陈嘉庚故居和学校的感谢 博士研学记录第八天(4)

参观陈赓故居

  随后,博士们前往陈赓故居。学习了解陈赓大将在这里成长及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和为国为民的情怀。

  走进故居,大门上挂着的对联格外醒目,引起大家的关注。讲解员介绍道,对联的内容为“德循羊祜,源绍吉安”,意思是品德要学习西晋名将羊祜,博学能文、清廉正直,且不要忘记陈家的祖居地在江西吉安。故居内,还设有几间收留屋,里面配置了床铺、被褥及衣物,专供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一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居住。陈家有着良好的家风,因乐善好施,深为乡人敬重。

  “今天有幸参观了东山学校和陈赓故居,了解了伟人故事、大将家风。我告诉自己,一定要不忘初心,进一步深入学习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返程时,湖南大学博士生赖明珠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