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 (外一章)

心帆

南山相遇小院(东湖坪围屋在遇见你之后)(1)

其实,它只是我们祖先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无数个晨昏,当日月透过天井洒下光芒,男人们稻田里耕种劳作,播撒和收获生活。

女人们在天井旁汲水,洗衣,做饭,生儿育女,忙碌日子。

那一块块的青砖互相依偎,组成坚硬的堡垒;那一粒粒的卵石并肩而躺,围绕我们温暖的家。

我尊敬这些砖石,它们寂寞地守候遗忘或者喧嚣,它们见证日月光华,风雨雷电。

那些经历无数枪声的瞭望台和枪孔眼,无声地流淌着岁月的故事。

它们组成的家,叫“围屋”。“围”是围绕的“围”,是国家里的小家,是家国里的大家。

是南迁祖先朝夕共存,誓死保卫的家园。

阳光明媚的清晨或者午后,如果你走进叫围屋的家,请围绕颓旧的木楼梯拾级而上,倾听岁月的风声。

请抬头仰望回形天井上方的日月,云朵烟岚里,有我们祖先生生不息的爱和守护。

在墨江边,在青化河岸,在隘子镇,在东湖坪,在始兴,客家围,如同一块块穿越时光的,古朴的玉,静静镶嵌在田野阡陌旁。

如果你恰好抬头,一定能看见它透出的,质朴沉静的光。

东湖坪

总有一幅画面,常常无端的闪现脑海。

东湖坪围屋,在遇见你之后。

水灵灵的小媳妇,围屋的新嫁娘,水井边汲水。

那双藕白之手,提着小木桶往水井里汲水。旁边的圆木盆里,是染了喜庆颜色的大红衣裳。

这幅画面,在岁月的长河里,一如既往的纤秀,是穿越时光的《诗经》。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走进我的想象,或许,她只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个姐妹。

或许,围屋的某个木房子里,有一个属于她的幸福世界。晨起,她也梳妆打扮,伺候夫君;夜里,蘸着月色,诵诗经,相夫教子,过着日常人家的烟火日子。

闲里听风,拉家常,月下赏星望月,枕边吴侬细语,围屋里的新娘,她们的爱情和人生,在围屋里开花结果生根。

我只是过客,途经她们的青砖围墙,卵石走廊,木楼梯,“走马巷”过道,回型天井,短暂进入她们曾经的生活。

人和天地万物的相融,大抵如此吧。东湖坪客家围,汲水的新娘,给予我的,是一幅画,是一首诗,是厚重的穿越感。

(来源:韶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