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化病患者由于不能见阳光,因此被称为“月球来的孩子”;

患上苯丙酮尿症的孩子一生不能正常进食,只能吃定制的食物,被称为“不食人间烟火”;

成骨不全症的孩子由于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因此被称为“瓷娃娃”;

马凡综合征的孩子则被称为“蜘蛛人”,因为病人身高往往高出常人,手指和脚趾特别长,就像蜘蛛的腿又细又长。

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

罕见病(rare disease)是发病率低、病种繁多、症状严重的一类疾病,是近年来国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

伴随着罕见病的筛查和诊断率不断提升,部分可治性罕见病可通过药物或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获得长期缓解。而脐带血内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因含量丰富,易于获得,实物储存、配型要求低,移植物体抗宿主病发生率低等多重优势,备受临床治疗的青睐。

这些孩子因脐血受益

2015年出生的凯凯(化名)患有十分罕见的“丙酮酸激酶缺陷症”,从出生起每月依靠全身输血来维持生命。2018年初,凯凯的主治医师、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孙媛通过脐血库为其找到一份10/10位点吻合的脐带血,并于7月9日给他进行了移植,移植后凯凯情况良好,8月14日顺利出仓。据孙媛介绍,凯凯目前恢复不错,从植活那天开始,就再也不需要输血,皮肤也恢复到正常颜色。

脐带血可以用于基因类疾病治疗(脐带血将帮助罕见病患儿走向新生)(1)

湖北通城的男婴千千(化名)出生仅半月就出现反复发热、腹泻等症状,经儿科医院多位专家会诊诊断,方确诊其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原发免疫缺陷病——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需要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血液科移植团队向脐血库发出配型申请,并找到了一份合适的脐带血。血液科翟晓文教授领衔的罕见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学科团队联合血液科、免疫科、外科、营养科、医务部和社工部等多学科的专家讨论制定了千千的移植方案。在大家的期盼下,千千顺利接受了脐带血移植手术。 除上述的案例外,脐带血在治疗粘多糖病、脑瘫、自闭症等多种罕见病上也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脐带血前景广阔

在2019年第七届脐带血大会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江华表示,脐带血的研究已经经历了至少二三十年的尝试,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粘多糖病的研究上,做了很多的利用脐带血治疗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脐带血可以用于基因类疾病治疗(脐带血将帮助罕见病患儿走向新生)(2)

脐带血本身的优点表现在,第一,它的细胞增殖活性很强。第二,它的配型要求相对比较低,所以容易找到。实际上,国外的研究都已经证明,相对外周干和骨髓来讲,脐带血恢复患者的酶的活性能力可能更强。因此在临床中脐带血在这种疾病的应用更好,对粘多糖这一类罕见病来讲非常有广阔的前景。

脐带血干细胞在医疗领域的价值已经得到高度认可,应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罕见病已被很多医院和医生所接受,得到了临床的肯定。未来医疗是干细胞的时代,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一直被关注。为孩子保留脐带血成为一种健康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