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形金刚系列

烂尾原因:变形镜头减少、敷衍

2007年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第一部上映,每一个机器人角色,无论是汽车人还是霸天虎,其外形都具有明显的机器人特征,机械感强烈,身上的零件清晰可见,让观众信服这些机器人就是由汽车、坦克、飞机变化而来。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剧中的变形场景。

结局意外的系列电影 那些烂尾的系列电影(1)

变1中有大量的机器人变形镜头,光擎天柱就有3个变形场景,每一帧画面都酷炫不已,令人惊叹、激动、尖叫。

然而7年后变形金刚4上映时,彻底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首先是霸天虎阵营,车辆转化成流体金属颗粒,流体再汇聚成机器人,这是变形么?明明是异形好不好。赏金猎人变形时,就是一辆兰博基尼变成一坨,之后一个机器人就有了,变形镜头少得可怜不说,还是远景镜头,与变1中变形过程的细致刻画,简直天壤之别。

到变5时,擎天柱一个变形镜头都没有,彻底沦为圈钱之作,一个优质的IP就这样被资本榨干了。

2、木乃伊系列

烂尾原因:故事场景切换

木乃伊系列在全球拥有众多粉丝。前两部的故事设定均在埃及,围绕木乃伊伊莫顿被复活,与人类探险家之间的斗争推进戏剧冲突。

而一提到埃及,观众就会把金字塔、木乃伊与之联系在一起,木乃伊也成了埃及特有的历史符号,亡灵黑经、太阳金经、虫噬酷刑等埃及元素的运用让剧情合情合理。

结局意外的系列电影 那些烂尾的系列电影(2)

但到了第三部,故事场景搬到了中国,将西方故事套用在中国帝王身上,便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不仅引起电影口味的变化,且角色忽中忽西,失去了木乃伊系列的精髓。

3、唐人街系列

烂尾原因:悬疑情节减弱

2015年唐人街探案第一部上映,精彩烧脑的破案环节,王宝强、肖央、陈赫的搞笑耍宝,影片结尾处的剧情反转,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是以破案为核心,破案的曲折性和精彩度决定了电影的整体水平。

结局意外的系列电影 那些烂尾的系列电影(3)

而到了第三部,过度注重商业化,导致悬疑情节大大减少,悬念设置水平严重下降,整体质量与前两部相距甚远,将前两部的红利吃得干干净近,最终走向末途。

4、狄仁杰系列

烂尾原因:过度重视特效,故事性减弱

该系列首部作品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于2010年上映,讲述狄仁杰破获焚尸案的故事,破案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与唐人街探案类似,该系列也是以破案为核心的一部电影。首部作品由刘德华、梁家辉、刘嘉玲、李冰冰等明星出演,评价不错。

结局意外的系列电影 那些烂尾的系列电影(4)

而到了第三部,影片就偏离了方向,徐老怪引进大量特效,各种怪兽、飞禽、金龙、幻术看得人眼花缭乱,甚至连金刚都出来了(只不过毛色是白的), 破案情节一再被削弱,看完后满脸疑问:我到底看得是什么。这也导致该系列没有后续。

5、囧系列

烂尾原因:核心角色被换

囧系列电影是一部公路旅行片。首部作品上映于2010年,片名为人在囧途,影片以春运为背景,讲述了玩具集团老板李成功(徐峥饰演)和讨债的挤奶工牛耿(王宝强饰演)前往长沙的旅程故事。徐峥的精明与王宝强的憨厚,通过途中遭遇形成的反差,很难忍不住不笑,但故事情节又合情合理。

结局意外的系列电影 那些烂尾的系列电影(5)

而到了第三部,核心角色之一的王宝强退出,包贝尔上阵。很明显,徐、包组合的化学反应连1 1=2都未能达成,感受到的只是满屏的尴尬。这也导致囧系列失去了观众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