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6期文化产业评论

剧本杀,这个起源于欧美的聚会游戏,在过去的两年里,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整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不仅占领线下桌游市场,也在线上社交游戏中“出尽风头”。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剧本杀的红火之路。与线上剧本杀的“高光时刻”相对应的是,线下实体店迎来了“至暗时刻”。疫情对剧本杀行业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复工在即,线上剧本杀又面临怎样的挑战?

作者| 钟瑗瑗(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编辑| 韦文学

来源|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389字 |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今夜暴风雪封路,欢迎大家来到凤凰山庄寄宿,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请各位按照顺序介绍自己的身份。”

“一号: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二号:山庄主人,醉心学术常年秃顶。”

......

不同的声音从设备中传出,他们谈论着死亡与犯罪,装作不经意的透露自己的信息,又小心翼翼地隐瞒事情的真相,每个人都渴望从细微之处获得灵感,每个人都怀疑对方的陈述,有时甚至会咄咄逼人的对其他人进行质问,这幅场景若被不明所以的人听了去,他可能会以为自己撞破了什么大型违法事件。

实际上,这有些神神叨叨的场景是玩家在进行一场线上的剧本杀游戏。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

在2016年综艺《明星大侦探》播出后,剧本杀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超强的体验感和社交属性使它迅速被年轻人接受,成为继唱歌、电影后的又一休闲娱乐消费方式。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2)

目前剧本杀分为线上应用和线下实体店两种形式。一开始,剧本杀的根据地主要是在线下,然而,受到疫情的影响,无法出门活动的人们迅速将目光聚集到了线上,以至于在大年初一的时候,剧本杀APP《我是谜》一度陷入崩溃。

一场疫情改变了剧本杀的格局,线上剧本杀迎来一波用户增长,线下则陷入暂停营业的困境。

角色扮演 逻辑推理

社交游戏新体验

剧本杀作为一种真人角色扮演类游戏,最早的名字叫“谋杀之谜”,起源于1935年国外的一款桌游。传入国内后,接棒狼人杀、密室逃脱等社交游戏,圈粉无数。2016年3月,《明星大侦探第一季》节目的热播,让它为大众所熟悉。2017年以《我是谜》为首的线上游戏平台出现。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3)

而真正的爆发和高峰是在2018年,这一年被称为剧本杀产品的“融资元年”。独立剧本杀APP大量涌现,它们从公众号、H5、小程序等线上的辅助平台变成了独立的APP。2018年4月,《戏多多》获得由险峰长青投资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5月,《戏精大侦探》获得由经纬中国独家投资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10月,《百变大侦探》获得电竞女神小苍等人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我是谜》则在八个月完成了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魔量资本等。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4)

而另一方面,线下的剧本杀也从桌游吧单独脱离出来,“摇身一变”成为专业的剧本推理馆,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从诞生于重庆的第一家剧本杀门店开始,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剧本杀实体店在2019年迎来了爆发期,从年初的近3000家增长至年末的1.2万家。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5)

“年仅三岁”的剧本杀能突出重围,持续占领大众的心智,并且逐渐获得主流市场的认可,与它本身的特性息息相关。

轻学习成本

目前,剧本杀的玩法基本为4-12个玩家共同开启一个剧本,玩家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阅读故事背景和相应的任务剧本,随后以游戏中的身份互相做自我介绍,将自己剧本中的信息以发问、闲聊等方式透露给其它玩家,围绕故事发展侦探剧情,搜取案件线索。每个剧本中都会隐藏着一个秘密或一个凶手,玩家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抽取到凶手本的玩家应自圆其说,掩盖其所作所为,而其他玩家则要努力洗清嫌疑,解开秘密或指认凶手。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6)

相比“王者荣耀”等需要付出练习时间和金钱来养号的游戏,剧本杀几乎没有学习成本,熟人的带领就能让新玩家快速入局,既没有复杂的操作技巧,也不存在养号的压力。虽然有对抗和输赢,但不存在拥有绝对优势的一方。

社交属性

在这个万物皆可社交的时代,剧本杀的社交属性表现出纯粹、自然的特点。

素不相识的玩家在特定剧本中扮演感情互有交集的人物,随着故事的推进,剧情的迭代,玩家之间能够产生更近一步的了解。与密室逃脱里齐心协力闯关的伙伴感相同,剧本杀的玩家共同体验一段全新的经历,这种自我展现对推进情感发挥着正向作用。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7)

△剧本杀中的好友资料卡

而且,线上与线下两个场景解决了不同的需求,前者是通过长时间语音和文字的交流来“邂逅”新的社交关系,后者则通过真人角色扮演来加深既有关系。

丰富的游戏体验

剧本杀在拥有大量内容作为基础的同时,还有源源不断的新剧本补充入内。丰富多彩的剧本内容和随机组队的玩家,让剧本杀千变万化,每一局游戏都充满不确定性。在剧本营造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你可以是不死之身的天外仙人,她是生生世世遗忘你的凡胎肉体;你或是作为科学家探索外太空的奥秘,或是梦回民国纠结于儿女情长与家国大义。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8)

在这一方面,线下剧本杀更趋向“沉浸式体验”,尤其是各大实体店往往在剧本的基础上结合变装、主题环境、NPC互动等多元素。这种实景剧本杀帮助玩家投入角色,激发其戏精本质,带来更佳的体验感。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9)

所以,剧本杀线下业态的的优势更为明显。

然而,一场疫情的降临将入局者打的措手不及。

剧本杀的两极分化

线上繁荣,线下停摆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节格外的“惨淡”,网络成为连接每座“孤岛”的唯一方式,社交类游戏在全民隔离期间迎来爆发式增长。天风证券的研报显示,春节期间,各类社交游戏(如《玩吧》《狼人杀》《谁是卧底》等)关注度跃升,其中《我是谜》和网易出品的《狼人杀》在1月30日分别登上了社交类APP免费榜的第三名和第四名。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0)

△1月27日,《我是谜》登上App Store社交榜第三名

大年初一,也就是疫情的初期,就有网友反映线上剧本杀APP《我是谜》因大量用户涌入而出现卡顿现象,《我是谜》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单。起初,还夸下海口说“我们是可以承载住流量回涌”的《我是谜》CEO林世豪不得不两次召唤程序员应对紧急情况。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1)

林世豪表示,在完全零投放广告的情况下,《我是谜》相比疫情爆发前用户增长了5倍左右,总体用户上涨了20%~30%。

实际上,游戏类产品在寒暑假和其它节假日出现用户回流及增长的状况并不奇怪,但社交类游戏的这波增长显然出乎预料。但这并不是无迹可寻,剧本杀作为小众爱好,线上端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还解决了组队难的问题,而且简化了游戏机制和故事背景,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脑细胞。迎合了闲赋在家的网友“杀时间”的心理需求,与电饭煲蒸蛋糕等烹饪“游戏”并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与线上剧本杀的繁荣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线下剧本杀在一片“西风凋碧树”中等待寒冬过去。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2)

△知名动漫博主“DC-非凡大陆”在微博上

长帖叙述剧本杀行业遭遇寒冬

几乎所有剧本杀从业者都曾相信2020年将会是剧本杀行业的黄金爆发时期。在春节前一周,多家剧本杀馆就被预订完毕了,但随着疫情的爆发,店家不得不取消订单,关闭店铺,面临长时间的停摆。

截止4月13日,大众点评上显示的北京136家五星剧本杀馆仍有部分尚未复工。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3)

尽管剧本杀馆的收入和支出较为稳定和单一,但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仍然让店家需要咬牙坚持。而一些2019年底开业的店铺则没有那么好运了,背负前期投入资金没有收回,又面临用户消费增长动力不足,几乎只能另寻“生路”。

虽然预料的剧本杀火爆之年并没有出现,但不少从业者仍然心存希望地继续等待,在他们看来,剧本杀线下店的旺盛生命力不会因一次疫情而熄灭,线上流量的增长正折射出消费者对推理游戏的需求。

线上线下道阻且艰仍需上下求索

线上剧本杀虽然在疫情期间席卷游戏市场,收获了一波流量红利,但在流量变现方面,它的商业模式并不明朗。

线上剧本杀大多是免费APP,它们通常通过道具、VIP会员等方式收费。以《我是谜》为例,它主要的营收来自于付费剧本,虽然有些剧本需要付费才能玩,但解锁一个本的价格在几块到十几块不等,与实体馆100-600不等的人均消费相比,并不算高。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4)

尽管《我是谜》表示他们并没有借此盈利的打算,而是希望将线上的品牌认知力导流到线下,打造国内第一个剧本杀品牌,但盈利才是游戏公司的终极目的,显然,当前的线上剧本杀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

更让人绝望的是,鉴于狼人杀的先例,或许剧本杀还需面临大厂的“围追堵截”。过去,狼人杀模式成熟后,腾讯推出《假面狼人游戏》,网易推出《网易狼人游戏》,市场迅速被大厂分割,用户被夺走。若在行业洗牌来临前,品牌和商家仍没能站稳脚跟,那只能沦落为“时代的眼泪”了。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5)

△整体来看,中国的手机游戏行业仍然被

腾讯、网易所占据

反观线下剧本杀,同样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剧本杀本质上是消费内容的产品,剧本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核心的地位。高质量的剧本能够吸引玩家,而“一个剧本一生只能玩一次”的属性,促使商家围绕玩家需求,不断更新剧本来维持玩家的黏着度。

由于监管的缺失,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不少缺乏自律的创造者和店家纷纷游走在违法犯罪的边缘。一方面,他们大量炮制以色情和暴力等低俗内容作为噱头的剧本。另一方面,行业内盗版的现象泛滥成灾,不良商家甚至在购买剧本后,直接制作成电子版放在网上售卖。“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让不少优秀创作者不愿意参与剧本杀行业的创作。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6)

△APP《百变大侦探》举办征稿活动

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主持人代表着店铺,影响着顾客的感受,主持人的业务能力关系着整场游戏的体验。另外,店铺的装修风格、服务情况以及NPC的专业程度等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一时的快钱或许容易赚,但口碑一旦崩坏就难以修补。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7)

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学校即将开学,涌入线上剧本杀的流量正在缓慢溜走,沉寂了三个月之久的剧本杀馆重新营业。线上的火爆是否只能当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线下剧本杀又能否延续“前缘”,继续点燃人们的热情?这值得我们继续观望。

结语

相比其他行业,剧本杀在这场疫情中还算是幸运儿,虽然线下遭受损失,但线上却意外的火热起来。然而,疫情过后,才是真正考验剧本杀的关键时期。面对庞大的桌游市场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无论线上线下,剧本杀市场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克服行业内明显的痛点,寻找到差异化发展的路线,提供更好的体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需要资本、消费者、企业的共同推动。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8)

你对剧本杀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19)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20)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21)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业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请加主编7759813

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

请加小助理whcy006

欢迎给钟瑗瑗打赏,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广州剧本杀行业探索新模式(线上火爆线下至暗)(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