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纵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有着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称号,相信每一个国人都能感受到,礼仪规范贯穿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风水等来自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经验,它们都以谚语、俗语和歇后语等代代相传,至于是否有科学依据,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很多民间文化都是古代百家争鸣,圣贤圣贤的传世经典。其中,很多民间俗语都是在这些经典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最终实现了一种带有特殊口语化的特殊形式的大众文化。虽然读起来直白简洁,但字里行间的意思都差不多。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话“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和后半句都是从名著《诗经》演变而来的。虽然句式不如《诗经》优美,但其寓意还是一样深刻。两句话原本出自:《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乍一看,其实古人只取了四个字,就是“明哲保身”。本来是想用一种明智的方式保存自己,并不是贬义。但是,现在很多人用这句话来形容那些因为害怕被牵连而刻意逃避的人。但古人在引用这种说法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按照前者的思路来了,自然有积极的意义。
“人穷别说话”其实应该是少说话。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听起来有点失望和失落,但不可否认这是事实。古往今来,穷人的话语权一直微乎其微。即使在今天,他们在参加一些会议或活动或与朋友和亲戚聚会时,也能深有感触。谈笑风生、高谈阔论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即使他们的言行不尽如人意,但身边的人还是很奉承。
其实“位卑莫劝人”和上一句的意思大致相同。虽然现在到处都在提倡平等,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古代绝对不同,但“论资排辈”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这也从侧面纠正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现实中,当你很穷,没有地位的时候,往往需要注意自己说的话。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邻里发生矛盾时,一般会请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效果很明显。得罪德高望重的人,往往会被全村人鄙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换一个没有地位的人去做和事佬,无疑弄巧成拙。
这句话后半句说的是“力微休负重,遭难莫寻亲”。前者说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要量力而行,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帮助他人。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胸怀令人动容,但现实是,杜甫草堂的确是一片废墟,但他“大宅千间”的野心却因能力有限而无法实现。如果杜甫不顾自身安危,卖掉所有茅草屋去救济天下贫民,无疑是杯水车薪。至于“遭难莫寻亲”,我们在困难时。亲戚是我们第二亲近的人。身处逆境不找亲人还能找谁?然而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对于很多所谓的亲人来说也是这样的。平时看起来像兄弟姐妹,关键时刻却变成了陌生人,冷若冰霜。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人在危难的时候,亲人转身离去。反而是社会上的陌生人伸出援手,让人心酸。
总结
我们传承俗语文化更应该坚持科学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民间说法。这些谚语可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关,也可能教会人们如何做人,说出生活的道理。总之,每一个谚语的诞生都有它的社会背景,都有它在当时的价值,但正是因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事件,所以很多说法并不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以科学作为基础,辩证的去分析和理解。
综上所述,古人的几句老话,充分揭示了社会上的各种生活形态。总结起来不外乎八个字:“人贵自知,量力而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在不同的阶段对人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应该被我们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