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平时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理解孩子的想法,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做“听话”的父母,孩子也会变得懂事听话。

其实,当父母经常“听话”时,如果偶尔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满足孩子的愿望时,你真诚地向他说明,他也会通情达理。

我带儿子去外面,经常路过一条老街道,人行道旁是一排铺面,门前都有两三层台阶,他每次都要我拉着他沿着台阶走,他最喜欢走中间的那层台阶。

家长抱怨不听话的孩子(你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吗)(1)

由于铺面都是私人各自修建的,参差不齐,门前的台阶也是高低各异,并不连续。所以走起来并不顺利,我扶着他小心翼翼地走过一家门前的台阶,遇到中间地带的斜坡或断面,将他抱下来,到另一家的台阶又上去走,又麻烦又费时间,但我每次都依他,其实我心里也有点不耐烦,但我告诉自己,在哪儿都是带孩子,都是一样的麻烦,既然他喜欢这样走,那就耐着性子陪他吧,就跟到了目的地再陪他玩是一样的。

后来有一次周日下午,我要送他回奶奶家,但他睡午觉醒来有点晚了,等喂他吃过东西,收拾好出门时,我着急赶时间了。走到台阶处时,他又要像往常一样在上面走。我对他说:“宝贝,今天时间迟了,咱们要赶紧去坐车,走台阶太慢了,等把你送上去天已经黑了,没有车了,妈妈就回不来了。”

他说:“那就别来了。”

我说:“那不行啊,妈妈明天很早还要去上班呢。今天先不走台阶了,我们赶紧去坐车,好吗?”

他不再坚持,随着我往前走了,又说道:“下次不坐车了,就到那上面走。”我理解他的意思,马上回应道:“好的,好的,下次不赶时间了就走台阶。”

本来预想会很费一番口舌,结果很顺利地解决了。

家长抱怨不听话的孩子(你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吗)(2)

还有一件事,之前出去,每走一小会,他就会说走累了,让妈妈抱,他一要求,我基本都会把他抱起来走。后来到他两岁多,抱着走路已经很吃力了,我抱一小会就会说妈妈也累了,放下他自己走一会儿。但只要他提出让抱,我很少讨价还价,更没有埋怨过他懒呀什么的。

我怀了二宝后,他再要求抱他走路时,我就比较为难了,我说现在妈妈不能抱你,你长大了,要自己走路,他很不情愿,继续缠磨。后来想不如直接告诉他,说不定他能理解。于是对他说:“现在妈妈肚子里有了一个小宝宝,不能再抱你。”

也许是因为前不久他大妈刚生了小宝宝的缘故,他好像明白了。只是有点遗憾似地语气问道:“有了小宝宝妈妈就不能抱我了吗?”我赶紧解释说:“妈妈只是走路的时候抱不动你了,坐在床上、沙发上的时候还是能抱你。”他有点闷闷不乐,但不再提让我抱了。

有一次我要带他出门时,他爸爸叮嘱他说:“下去你要自己走,不能让妈妈抱,现在妈妈不能抱你……”

爸爸话还没说完,他截过去说:“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把我和他爸爸逗笑了。

家长抱怨不听话的孩子(你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吗)(3)

出了门,他问我:“妈妈,你肚子里有了小宝宝再抱我会怎么样?”

我说:“那就把小宝宝压疼了。”

他仰着小脸问:“压疼了小宝宝就会哇哇地哭吗?”

我笑着回答:“是啊,就会像你摔疼了一样哇哇地哭。”

他又问:“妈妈,你的小宝宝(生)出来了我能抱吗?”

我说:“当然能啊,不过你要小心一点抱,可不能摔着了。”

他想了想,伸出两条小胳膊并到一起,并把两只小手朝怀里弯着,问:“我这样抱可以吗?

看着他那可爱的小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欢喜:“可以,小宝宝肯定很喜欢让你那样抱。”

自从给他说过小宝宝的事后,再很少要求我抱了,同样一段路,要是爸爸也在,他肯定说过十次“爸爸抱,我走不动了。”可我单独带他出去的时候,自己一直往前走,不说妈妈抱。

在一次路比较远的时候,走着走着,他抱怨“家怎么这么远啊?怎么还不到啊?”然后我看出他想说“妈妈抱”,但接着声音小下去,最终把那个“抱”字咽回去了,我反而不忍心,背了他一小段。

家长抱怨不听话的孩子(你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吗)(4)

当然了,我的孩子也并不是每时每刻,每个方面都听话,他脾气很大,有时候还会非常固执,而且要是和他小哥哥在一起,或者再多几个小朋友,玩嗨了,更是喊他都不理,非常地不听话。

但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方面,尤其是感受到大人对他理解宽容的时候,真的表现得很不错。我觉得这就很好了,因为我们也并不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能做到对他理解尊重,听他的话。

教育孩子是一项精细复杂而又旷日持久的工作,实在不是一招一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秉性,至于你的孩子需要你以怎样的方式“听话”,需要坚持多长时间才能有所收获,还得各位宝妈自己慢慢实践摸索。

给大家有两个提醒:

第一,“听话”不是纵容,不是百依百顺,大人需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出于自然的天性、内心真实的愿望还是对大人的试探甚至是无理取闹。

家长抱怨不听话的孩子(你经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吗)(5)

第二,父母的“听话”最好能持续稳定,切忌自己心情好了,对孩子宽厚大度,心情不好了对待孩子刻薄暴躁,那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他需要挪用大量本来用于成长的心力来揣测你的情绪,解释你的行为。而当家里营造了稳定持久的宽容理解的气场,孩子心中有安全感,自然会展现出他最好的样子。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到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交流吧!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一对儿女的妈妈,热爱读书,热爱分享儿童教育知识,欢迎关注#糖果妈妈爱孩子# ,一起成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