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写了不少打酱油的小角色,个个都非常出彩,简短的故事,不仅把小人物刻画得形象丰满、栩栩如生,更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洪教头就是这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人物:一出场咋咋呼呼,高调得不行,在柴进和林冲面前摆足了谱,让读者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真以为他是“世外高人”,想必他的武功奇高,连林冲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最后的结果却令读者大跌眼镜,被林冲一招就打趴下了,而且爬都爬不起来,引来众庄客一阵哄笑!这落差也实在是太大了,实在就是个笑话!

水浒里的洪教头是谁(水浒传里的洪教头告诉我们三条做人的道理)(1)

洪教头

第一条道理:滥竽充数,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

小旋风柴进蒙祖上有让位于宋太祖的恩德,柴家子孙都得到了赵姓皇族的关照,世世代代享受着类似于赵姓皇族的优待,因而柴进一出生便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或许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这些富贵来得太容易了,柴进压根不知道珍惜,居然拿着这些皇家赐予的富贵去豢养江湖人士,尤其是大肆豢养朝廷刺配的犯人。柴进的广告做得太好了,结果,真好汉没豢养到几个,却是吸引了一大批江湖混混来到柴进庄上打秋风!其中就包括了这位枪棒教师洪教头。比起那些在柴进庄上打秋风的混混,洪教头或许还算有几下本事的,否则柴进也不会让他做自己的枪棒教师。可问题是,其他没啥真本事的混混,也就满足于在柴进庄上混吃混喝,而没有像洪教头这般跳出来逞英雄。洪教头明明是三流武师的本事,偏偏把自己当作了一流高手,结果遇到真正的高手林冲,一下子就被检验出来,证明他只是个劣质产品而已!洪教头打脸了,证明:滥竽充数,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

水浒里的洪教头是谁(水浒传里的洪教头告诉我们三条做人的道理)(2)

柴进

第二条道理:谱摆得越足,真相被戳破,脸丢得越大!

《水浒传》里谱摆得最大、作得最厉害的,应该非洪教头莫属了!我们看看洪教头自出场开始,是如何一步一步升级他的“摆谱大法”的——形象是“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举止要多傲慢有多傲慢:林冲谦卑地跟他唱喏,他居然视若无物,压根不还礼。接着柴进向洪教头隆重介绍林冲,林冲赶紧过来便拜,洪教头像是长辈对后辈说话,休拜,起来!仍不答礼。林冲继续谦卑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他便毫不谦让,一屁股坐了下去。言语要多冲就有多冲:在柴进面前,洪教头倒好像才是这个庄上的主子,居然开口质问柴进今天为何厚待配军?柴进说这位林冲的确是为了不起的人物。洪教头一张口,便说出来更难听的话了:意思说听说你好习枪棒,一批的小混混便以枪棒教师的名义跑来蹭吃蹭喝了!言下之意说林冲就是这样的小混混。事情就这样被洪教头自己推波助澜发展到要和林冲比武了。谁知道,真的一动手,被林冲一棒打趴下,现出了原形,只得让人搀扶起来灰溜溜跑了。

水浒里的洪教头是谁(水浒传里的洪教头告诉我们三条做人的道理)(3)

林冲

第三条道理:本事低微,就应该低调做人。

有点生活阅历的人都知道,但凡本事大的人,他高调一点,大家都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因为人家有高调的这个资本;可怕的是,没啥真本事,偏偏做人还喜欢高调,这种人不但令人嫌恶,更会分分钟自己打脸!洪教头在这方面就犯了严重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对自己的本事没有个准确的判断,自己明明只是个三流角色,偏偏把自己当成了一流高手,连自己是吃几碗饭的都弄不清楚,也真的是个悲剧;第二个错误是反客为主、颠倒主仆。明明是他投奔到柴进庄上,只不过是柴进豢养的一个门客而已,他却屡屡在外人面前对柴进盛气凌人,动辄一副教训柴进的样子,丝毫不考虑柴进的心理感受。门客能做到打压主人的地步,也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了!第三个错误是压根不知道识人。洪教头江湖上的三流混混,没听过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头,是因为他孤陋寡闻,这倒也罢了。更严重的是,他居然压根看不出来林冲是有真本事的。结果,高估自己、低估别人的洪教头,马上当场就被教育该怎么做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