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道德经学不争的智慧(27.善与不善的学问)(1)

《道德经》第27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其字面意思是: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跟道德经学不争的智慧(27.善与不善的学问)(2)

这一章的关键词是“善”,这里不能解读为善良,当然不善也不能解读为邪恶,而应该理解为善长、善于,只与悟性、智慧有关,与道德无关。

“善行,无辙迹。”以平常人的思维,令人费解,有没有辙迹有啥关系呢?但在老子看来,不留辙迹是道家“无私”“无我”“不彰”的精神追求,与第8章“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等等所要表达的意思类似。道家追求的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善言,无瑕谪。”如果要深入理解这句话,应该与其它章节中“大音希声”“希言自然”“不言之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等观点相对照。可知这里的善言,并不是平常我们所理解的会说话、说好话,或者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也不是吃瓜群众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老子的观念里,这里的“善言”,一定是指从实际出发,特别是顺应道的要求,谨慎地说实话,少说话,说该说的话,不说假话、过头话。当然,如此之后,自然不会有瑕疵。

“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三句话可以放在一起理解,可以笼统地解释为有智慧的人,做任何事都能如“疱丁解牛”,或“卖油翁”一样,只要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性,然后顺势而为,便能熟能生巧。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这里圣人即指的是有道之人,自然比“善人”更高一个层次。如果理解为同一种意思,好像也说得过去,但治学也未免太粗放了。仔细揣摩,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圣人是《道德经》里常用词,通常理解为有道之人或得道高人,而善人只是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类似于今天我们的某个领域的专家。这句说的大体意思是在圣人的眼里,人或物没有废弃的,只要善于利用,都能发挥他们的功用。而这一点,是普通人无法察觉的,隐藏着的大智慧。

跟道德经学不争的智慧(27.善与不善的学问)(3)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人与不善人都是有用的,也是相对的,善人可为师,而不善人可为资,即同样也有借鉴、利用的价值。“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这句话则从反面来论证,如果在认识上或者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发挥“善人”与“不善人”的优长,虽然在外人看起来或者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个迷糊蛋。

费了大半天的劲,至此我们应该明白这一章的核心是讲善与不善的关系。先说“善人”总是善于掌握规律,把事情办得很精妙、很妥帖、很漂亮。然后论述人也好、物也罢,在有道之人的眼里,都是有用的。最后论述如何处理好善与不善的关系,使善与不善相得益彰,各得其妙。

,